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肝硬化患者500~700万,晚期肝硬化可并发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较差,是肝硬化致命的并发症之一,且一旦发生,往往加重肝功能损害,诱发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肝肾综合征(HRS)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功能本身无器质性损害,故又称功能性肾衰竭。临床上常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和血肌酐升高、稀释性低钠血症、低尿钠。若为急进性肾功能不全称为I型。若为稳定或者缓慢进展的肾功能损害称为Ⅱ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发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寻找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是否并发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意识障碍、少尿、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以及肌酸激酶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84例患者中,男73例,女11例;年龄30~81(52.0±12.7)岁.结果 总体病死率为9.5%(8/84).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病死率为33.3%(1/3),胸腔积液患者病死率为35.7%(5/14),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为50.0%(2/4),少尿患者病死率为100.0%(2/2),意识障碍患者病死率为100.0%(1/1),肌酸激酶升高者病死率为36.4%(4/11).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病死率均较总体高,出现胸腔积液、消化道出血、少尿、意识障碍和肌酸激酶升高的患者与无相应并发症的患者相比病死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胸腔积液是独立预测死亡的指标.结论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胸腔积液、消化道出血、少尿、意识障碍或肌酸激酶升高时病死率增加,胸腔积液是独立的预测死亡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文秀保 《现代保健》2011,(2):139-140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0年6月30例肝硬化伴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肝硬化并发胸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经内科综合治疗后,22例患者胸水随腹水控制而逐步吸收,8例胸水吸收不明显,其中3例经多次胸腔穿刺抽液胸水明显减少,2例胸水增多,3例死亡。病死率10%。死亡原因分别为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结论肝性胸水患者早诊断,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肝疗效。方法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0)。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黄疸、肝性脑病及死亡等指标。结果 经丹参治疗患者,ALT、TBIII、PT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腹水、黄疸、肝性脑病及死亡病例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结论 丹参可提高机体的抗肝损害能力,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朱长权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0):1374-1375
目的探讨3种类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程度差异和主要原因。方法收集21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类型腹水发生低钠血症的程度和原因。结果发生低钠血症的程度和原因Ⅰ型腹水和Ⅲ型腹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形成低钠血症的原因和程度差异主要与病情轻重有关,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病情进展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干预效果,以避免出血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方法对97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诱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进行心理、饮食、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出血的主要诱因为饮食不当54.64%(53/97)、劳累21.65%(21/97)、腹压增加9.28%(9/97)、情绪激动6.19%(6/97)、呼吸道感染4.12%(4/97),无明显诱因4.12%(4/97)。全部患者治愈出院94例,1例好转要求出院,2例因并发肝性脑病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针对诱因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出血的发生,重视饮食、心理及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控制出血是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我科2005年3月收治1例肝硬化并发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肝)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疗程14d;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150rn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疗程14d。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1、3、5、7d晨以pH试纸测定空腹胃液pH值,观察两组患者胃液的pH值及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胃液的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消化道出血率1.96%(1/51)低于对照组17.65%(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泮托拉唑能提高慢性乙肝重度患者胃内的pH值,预防或减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胆石症外科处理的危险性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发胆石症外科处理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37例,死亡2例。并发症12例,依次为胆囊床出血、切口感染、腹水、败血症和肝功能衰竭。结论 充分认识肝硬化并发胆石症手术的危险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刘兴  张利凤  高峰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69-1671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7—2009年间住院的19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测定血钠水平,以血钠大于135mmol/L小于155mmol/L为正常血钠组,血钠大于130mmol/L小于135mmol/L为轻度低钠组,血钠小于130mmol/L为中重度低钠组;同时进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并分析与肝硬化的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中低钠血症发病率为47.4%,其中轻度低钠血症26.5%,中重度低钠血症20.9%;低钠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死亡率、及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低钠组在死亡率上显著低于中重度低钠组(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低钠血症,且死亡率增加。低血钠的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发生率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39例肝硬化并发胆石症的外科处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胆石症外科处理的危险性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发胆石症外科处理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7例,死亡2例。并发症12例,依次为胆囊床出血、切口感染、腹水、败血症和肝功能衰竭。结论充分认识肝硬化并发胆石症手术的危险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胡孟谋  陈忠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82-1583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09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合并消化道出血组42例,无消化道出血组67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血小板参数(PLT,PDW,PCT,MPV)作对照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PLT、PCT、MPV均显著降低(P〈0.05),PDW显著升高(P〈0.01);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组PLT、PCT、MPV均较无上消化道出血组显著降低(P〈0.05),而PDW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0例乙肝后肝硬化并腹水患者,在护肝、利尿等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5例,普萘洛尔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2组尿量变化、腹水消退情况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浆PRA、AⅡ、ALD水平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h尿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0.05),腹水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促进腹水消退,缩短腹水治疗时间。同时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避免因利尿诱发RAAS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并发腹膜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患者选自某院收入的肝硬化患者12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90例以及SBP死亡病例34例。患者入院后进行治疗,并详细记录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SBP史、腹水常规、各种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及血培养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史、血小板、C-反应蛋白、既往SBP史以及血清总胆红素是影响患者致病的危险因素;上消化道出血史、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既往SBP史以及血清总胆红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史、既往SBP史以及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变为患者致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预后因素,临床预防及治疗上需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10例急性妊娠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FLP多见于初产妇、多胎妊娠,主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黄疸、出血、短期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白细胞升高,血小板下降,低血糖及DIC指标异常,尿胆红素阴性,母婴死亡率高。孕产妇死亡2例,病死率20.0%,围生儿存活9例,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死亡1例,围生儿病死率25.0%。结论急性妊娠脂肪肝是发生在妊娠晚期的一种罕见危重疾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尽早终止妊娠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母婴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桂珍 《职业与健康》2008,24(7):698-698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死因,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运用到临床之后,明显降低了晚期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最初用于预测肝硬化患者多点食道静脉结扎术(TIPS)术后3个月的病死率。故本文应用MELD对晚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套扎术后3个月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该模型的EVL术后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08,8(5):120-120
1慢加急性肝衰竭定义 ①在慢性肝病(先前诊断或未诊断)基础上,因急性诱因作用,临床表现为黄疸和凝血障碍,4周内并发腹水和(或)肝性脑病。②ACLF的临床亚型包括:1型ACLF:在发展为肝衰竭之前,虽有慢性肝病但肝功能代偿良好;2型ACLF:在发展为肝衰竭之前,已经存在失代偿肝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和低剂量兰索拉唑长期维持治疗对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1 1 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Ⅰ组 :给予口服普萘洛尔加上护肝治疗。Ⅱ组 :联合给予低剂量兰索拉唑和普萘洛尔。Ⅲ组 :仅给予护肝治疗。兰索拉唑维持服药 6个月 ,普萘洛尔及一般对症治疗维持 1年。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所伴发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急性胃黏膜病变 (AGML)情况 (发生率 ) ,各组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门静脉直径 (PVD)、脾静脉直径 (SVD)的变化。结果 经 1年观察 ,结果显示 ,普萘洛尔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出血的复发率分别为 1 5 0 %、2 2 %、48 5 % ,组Ⅰ、组Ⅱ复发率显著低于组Ⅲ ,同时 ,组Ⅰ与组Ⅱ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可见组Ⅰ、组Ⅱ患者所伴发的溃疡、PHG、AGML明显改善 ,PVD、SVD缩小。结论 普萘洛尔组联合抑制酸维持治疗 ,可预防引起消化道出血多种病因 ,较单用普萘洛尔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陈洪芒  鲁春妮 《工企医刊》1999,12(6):106-107
我科于1995年~1998年共收治肝硬化患者66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8例,除6名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1 及时发现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常较多,常易诱发肝性脑病、出血性休克,甚至猝死,早期发现有无出血征兆,对患者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