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5例(98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随访2~83(37±11.9)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58例(67髋)获得门诊随访;各型患者术后改良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P〈0.05);影像学显示:关节假体在位,金属臼杯、股骨假体与宿主骨嵌合良好,无明显松动,优良率97%。结论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有效方法,根据髋臼及股骨的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袁永集 《中国医师杂志》2011,(11):1505-1507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7例成人FicatⅢ-IV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24例,年龄29~88(56±5.5)岁;生物型全髋置换16例,混合型全髋置换19例,骨水泥型全髋置换32例;前外侧入路22例,后外侧入路45例。结果随访6—48(24±1.6)个月,术前Harrisi评分(48.9±6.5)分,术后Harrisi评分(90.0±0.6)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术前平均改善41.7分。优(≥90分)46例(68.7%),良(80~89分)13例(19.4%),可(60~79分)6例(8.9%),差(〈60分)2例(3%),优良率88%;术后深静脉栓塞2例,深部感染1例,术后脱位1例。结论全髋置换术对于成人股骨头坏死Ⅲ-Ⅳ期患者是一种良好选择,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假体选择和手术操作技巧、系统的康复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远期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8髋,全髋关节置换术13髋,对其术后并发症随访5年 ̄11年,平均7.25年。结果:深部感染1髋(1.6%),异位骨化17髋(27.9%),假体脱位6髋(9.8%),假体松动16髋(26.2%)。结论:并发症的预防应把握术前、术中、术后多个环节。假体脱位及松动下沉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并发症,应提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4.
李广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061-306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199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82例(87髋),首次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87髋),术前及第一、第二次术后(末次随访时)行Harris评分,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有10例(11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无疼痛组(72例)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5.2±4.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90.5±2.4)分,效果满意。疼痛组(10例)保守治疗4例,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5±2.1),与治疗前(55.3±3.6)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5.
雷剑文 《药物与人》2014,(10):171-17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股骨头坏死患者计123例(136碗),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冶疗,观察并记录手术前后ARCO分期、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等,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术后随访2至4年不等,均约2.8年,出院后半年Harris评分68至95分,平均91.5分,术中并发症计3例,术后并发症2例,给予相应处理后均纠正。结论:对于股骨头塌陷严重、关节功能受损严重或疼痛难忍的患者推荐使用全髋关节置换,但应完善术前评估厦术中处理。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2003年10月~2007年3月,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44髋,后外侧入路手术25例27髋,前外侧入路入路手术17髋,骨水泥型髋臼假体31髋,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13髋,骨水泥型股骨假体33髋,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11髋。结果手术切口长8~10.5(9.14-0.7)cm。手术时间70~100(82±7.2)min。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量210~450(285±26.1)ml,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无明显差异,无感染、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6~51(32.33±6.67)月,Harris评分(91.12±4.12)分。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其适应范围应根据术者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30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Harris评分25~58分,平均52.8分.结果 随访8个月至5年,平均2.9年,术后Harris评分75 ~ 96分,平均88.9分,优20例,良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达86.7%(26/30),术后无股神经麻痹,髋臼植骨均骨性愈合,未见感染、无菌性松动和假体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尤其伴股骨头高位脱位的患者,术前如能制定严密的计划,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0年1月~2006年1月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的2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27例患者平均为62岁,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为28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按Harris评分由手术前的(35.30±7.91)分增加至术后(82.30±11.21)分(P〈0.05),其中2例发生脱位,手法复位后未再复发,其余患者髋臼及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未出现假体松动和下沉,也未出现截骨处骨不愈合。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选择方法并分析疗效。方法对16例(24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了2~10年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Gruen等和DeeleandCharnley分区法对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进行影像学评定分析。结果16例(24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9~64分,平均32.0分,术后Harris评分提高到51~89分,平均81.6分。优4例(6髋),良7例(12髋),中3例(4髋),差2例(2髋),优良率为75.0%。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的0°~58°,平均34.8°提高到了术后的73°~105°,平均85.5°。X线片示9髋假体松动,有疼痛症状2髋。结论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方法、切口和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重建髋关节、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2000年8月至2005年3月,对10例(20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6例12髋,女2例4髋;年龄26—60岁,病程1-28年(平均5年),术前镜关节Harris评分15—45分.平均28分.其中5例采用Smith—Peterson切口,3例采用后路Moore切口。手术时间为3.5-5.5h,平均4.sh.术中输血60-160mL,平均100mL。结果8例均获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随访,髋关节术后Hams评分70-10分,平均85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7分(27—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肺栓塞、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结论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充分的术前;隹备,慎重选择病例,严格的假体安装标准,有效地风险防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头径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炎性疾病、股骨头坏死等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113例(121肢)中行大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置换58肢,金属对聚乙烯假体置换63肢,均取改良Gibson入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下床时间、并发症、Harris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均随访时间2.5~4.5年,平均3.6年,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X线示所有置换假体植入位置满意,没有假体松动、移位现象出现.金属对金属较金属对聚乙烯全髋置换术后下床时间早(P<0.05).Harris评分:金属对金属全髋置换为(94.4±10.5)分,优良率93.1%,金属对聚乙烯全髋置换为(89.4±814)分,优良宰87.3%.[结论]选择大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炎性疾病、殷骨头坏死等,在关节稳定性、关节功能等方面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周昭群 《现代保健》2013,(6):122-123
目的:探讨Zweymüller假体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因移位性股骨颈骨折采用Zweymüller假体实施THA治疗的75例(75髋)老年患者资料.在随访中,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X线影像学观察患者的假体固定及骨溶解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8.2±12.6)分和(7.5±1.8)分改善为术后末次随访时的(98.5±6.8)分和(1.2±0.9)分(P〈0.05).除了1例髋臼假体之外,所有股骨假体及其余髋臼假体至末次随访时均固定良好.所有病例均未见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及骨溶解等情况出现.结论:Zweymüller假体THA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早期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析在髓芯减压基础上行自体松质骨植入和同种异体骨植入两种方法治疗早期(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4例(27髋),按病床单双号随机分为自体松质骨组14例(15髋),同种异体骨组10例(12髋);自体松质骨组在髓芯减压基础上行自体松质骨植入治疗,同种异体骨组在髓芯减压基础上行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术后对症治疗、定期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2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自体松质骨组15髋均稳定,同种异体骨组12髋中10髋稳定.自体松质骨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44.7±6.5)、(50.2±7.4)、(92.2±6.3)、(96.8±3.5)分,同种异体骨组分别为(45.6±5.7)、(65.3±6.5)、(91.5±7.6)、(92.3±4.4)分,两组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髓芯减压基础上与同种异体骨植入相比,自体松质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稳定程度好、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6例(3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22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6.7±10.5)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0.5±7.5)分,(t=19.72,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7(22.6±2.0)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向秀根 《健康必读》2008,7(3):51-5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78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其中43例股骨颈骨折,34例股骨头坏死,1例股骨头坏死并假臼形成)(Marous分期Ⅳ~Ⅴ期)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治疗(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骨化1例,3例脱位手法复位;3例假体松动。71例Harris评分优良,优良率91%。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晚期股骨头坏死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的翻修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28例患者进行随访,用Harris评分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随访6~48(34.0±8.6)个月.27例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翻修术后发生感染,给予清创灌洗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术前Harris评分(45.0±14.9)分,术后(89.0±10.2)分,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P=0.0042).结论 疼痛性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的翻修原因,术中应根据患者年龄、骨缺损的类型等选择不同的假体类型,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功能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10月,髓芯减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25例患者(28髋),其中Ficat I期6髋,II期22髋。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4例(27髋)随访平均17个月,1例症状加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余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减轻,髋关节功能改善。术后3月VAS及Harris评分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12个月时VAS评分及Harris评分与术前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肯定,能够缓解疼痛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将8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诊断后行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0例,诊断后行延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其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度、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提高幅度更大,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髋关节活动度:175.25°±15.52°比122.95°±16.26°;髋关节屈曲度:85.65°±5.33°比70.78°±4.97°;Harris评分:(86.08±5.41)分比(73.92±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脱位0例,假体松动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术后出现感染5例,脱位2例,假体松动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11/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34,P< 0.01).观察组术后1,3年生存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8%(38/42)比70.00% (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57,P<0.01).结论 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髋关节强直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早期手术疗效优于延迟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和干预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24例(30髋)。治疗组17例(22髋),对照组7例(8髋)。治疗组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后,先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入股骨头病灶内,再把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和骨条混合植入。对照组只行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0~26个月的随访,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①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组由(54.82±9.62)分升至(82.36±8.06)分,优良率为86.36%。对照组由(55.12±7.95)分升至(63.84±8.77)分,优良率为50.00%。②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仅2例(2髋)发展为Ⅲ期塌陷。对照组3例(4髋)发展为Ⅲ期塌陷。结论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8年3月行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mith-Peterson切口.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2±1.2)h,术中平均输血(620±120)ml.术后3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0±6.0)个月.其中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肢体不等长达1.5 cm,其余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肺栓塞、假体脱位、松动、下沉等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88.0±3.6)分,较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的(28.0±4.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严格病例选择、充分术前准备、重视手术操作、防治术后并发症及积极的术后康复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