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院前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于救治患者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救护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在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在救护成功率、有效救护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给予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院前护理后,观察组在有效救治时间以及成功救治率上明显优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在院前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于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缩短其救治时间可起到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院前救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院于2019年12月开始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2019年12月前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2月开始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院前救护(呼车反应、患者入院接诊处理)时间、急救效果及家属对院前急救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呼车反应时间、入院接诊处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效果中显著率、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残疾率、植物生存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院前急救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有效增强院前救护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文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4例,其中56例由120急救车接回并经过院前救护处理(作为救护组),其发病开始到救护时间为7~25min;另外38例由家人直接送入医院急诊科到达医院后才接受救护(作为对照组),其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为26~180min。结果:两组比较,救护组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及时院前救护,从发病到开始救护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由于救护组及时得到院前救护处理,昏迷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救护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具有重大意义,有效降低了病残率、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理和舒适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98例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做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采用临床心理和舒适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特征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更高,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稳定患者情绪,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积极有效的院前处置措施对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对比经院前急救处置的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例(院前组)和未经院前急救处置病例(非院前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院前组70例患者经院前紧急救护后,无一例死亡。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有差异。结论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要有规范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并加强院前救护能力,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较为合理的救护,为院内救护创造条件,对提高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中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均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反应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心理情绪反应,并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情绪反应,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心身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King目标实现理论对急性创伤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 10月本科室急性创伤患者200例,按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编号,单号100例为实验组,双号10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急性创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King目标实现理论为指导制定标准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以King目标实现理论为指导对急性创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应激状态,使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情绪改善明显,可帮助患者恢复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对策,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通过院前的现场急救和转运护理,缩短从症状到救治的时间,有效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直接由急诊120出车接回我科,观察组由我科专科护士及医生经过院前指导、现场急救、建立静脉通道、镇静止痛、严密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心理护理、安全转运回我科。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由心血管专科医护人员进行转运,实施相应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加强监护、正确交接班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创伤性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进行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53例.常规组5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心理护理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观察组护理后(23.9±6.5)分,对照组护理后(47.9±8.9)分,对照组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2%(P<0.05).结论 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50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7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698,P<0.001)。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莫凤珍 《华夏医学》2011,24(1):47-49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作用.方法:对广西柳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2010年1~12月紧急救护60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析,总结其紧急救护效果.结果:60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院前抢救无效死亡,58例成功救治和转运,抢救成功率96.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规范院前救护流程对提高...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丽华 《当代医学》2011,17(11):132-13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对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复合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严重复合伤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救护,观察组则实施全面院前救护处理,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死亡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更高,死亡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开展院前救护有利于提高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安全保障,降低死亡率,值得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院前心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志清醒急性创伤患者80例(2016年7月~2018年7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院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了解疾病、治疗、配合治疗、治疗信心、家属支持)、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 两组配合治疗、家属支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了解疾病、治疗及治疗信心方面强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FAV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常规组80.00%(P<0.05)。结论 院前心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创伤患者能提升对疾病认知,增强治疗信心,缓解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刘娟妹  彭伏梅  周鹃 《当代医学》2013,(34):132-133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的有效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院前阶段指导患者家属对中毒环境实施通风、使患者及时脱离中毒环境、给予患者保暖、医护人员现场救护、心理护理等方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救治措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增加,无效率和死亡率下降,P〈0.05。结论提前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现场急救指导、及时的做好通风和保暖的工作、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是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50例急性胰腺炎伴焦虑情绪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护理后S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焦虑状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