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加强医疗科(ICU)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ICU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不少综合性医院相继建起了规模不等、模式不同的ICU.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ICU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按现行的收费标准,收回建立ICU所投入的大量资金应不成问题.然而,收回成本并不意味着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对于ICU这样一个特殊的医疗科室来说,要合理地利用其医疗资源,须提高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又应当将这些数量有限而又先进的医疗设备用在真正需要的、具有抢救和治疗价值的病人身上.目前国内的状况并非如此.较大的综合性医院病员充足,其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较高,但在合理使用上尚有不足.中小医院因技术力量薄弱,病员来源有限等因素的限制,不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而且很难做到  相似文献   

2.
产品点播     
《医疗设备信息》2011,(4):125-125
谊安麻醉塔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技术,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amirera医疗悬吊系统,为医院量身定制专业的医疗悬吊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工作帮助,从而提高手术室、ICU、急诊室、检查室等科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军队医院ICU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是为急重症病人康复提供的一种专门设施,几十年的实践证明,ICU实能使不少濒于死亡的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大大降低了病死率,成为现代医院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在许多大、中型医院设置了ICU病房。但是ICU昂贵的医疗费用却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对ICU病人医疗费用分析和医疗效果评价成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突破口。本研究应用患者治疗措施计分法(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 TISS),对三所医院胸心外科ICU进行费用分析,找出影响ICU高医疗费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技术,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amirera医疗悬吊系统,为医院量身定制专业的医疗悬吊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工作帮助,从而提高手术室、ICU、急诊室、检查室等科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认为对ICU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日常操作不规范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引起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病房环境控制、严格消毒管理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提高ICU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ICU医疗废物处置与院感监控工作,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我国第一个“危重病加强医疗科”即(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以来,全国许多城市的大医院及医学院附属医院都建立了ICU,并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根据工作实践,现将ICU  相似文献   

7.
北京谊安医疗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技术,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amirera医疗悬吊系统,为医院量身定制专业的医疗悬吊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工作帮助,从而提高手术室、ICU、急诊室、检查室等科室的工作效率。Pamirera帕米尔医用吊塔系列产品是应用于医院手术室、ICU、急诊室、检查室等科室的塔式悬吊系统。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旋转臂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必备的医用气体、吸引、强弱电、网络输出终端集中在供应柱上,托盘可承载一定重量的医疗仪器,是医护人员理想的供气、供电、信息传输、设备承载工作站。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我国第一个“危重病加强医疗科”即(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以来,全国许多城市的大医院及医学院附属医院都建立了ICU,并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根据工作实践,现将ICU病房的设置在此探讨一下。 一、ICU病房的必要设备  相似文献   

9.
实施过程控制持续改进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为了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探索ICU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的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以ICU感染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质控点,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早期目标干预.结果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过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持续改进了ICU医院感染管理内涵质量,使ICU综合目标质量管理合格率由2004年的87.2%上升至2006年的95.3%,降低了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过程管理模式是预防为主的、科学的、先进的、现代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医院综合ICU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具有雄厚的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担负临沂市北部600万人口的医疗、急救、保健任务。近几年,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收效显著。2005年,医院重症监护中心(ICU)建成使用,由于建筑理念超前,设施设备先进,运营管理科学,受到了专家同行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  相似文献   

11.
浙江医院始建于1954年,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5万5千余平方米,开放床位800张,开设有35个临床专科,21个病区(包括ICU、CCU),10个临床诊疗中心,11个医技科室。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0人,中级职称335人,卫技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85%以上。医院拥有双源CT、宝石CT、全数字化乳腺机、3.0T磁共振仪、平板减影X线诊断系统(DSA)、双能X线骨密度仪、全套ICU、CCU中央监护系统、新型心腹多功能彩色超声仪、消化道电子内镜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年来医院中收治的危重患者明显增加,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可以使患者存活的更长久,但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持续、高强度和积极的治疗并不都是有益的.尽管重症监护病房(ICU)拯救生命,但仍有很多严重损伤和疾病的患者死于医院,其中20%死于ICU.对危重患者如何实施临终医疗一直是重症医学需要思考的伦理问题.现将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实施临终医疗的研究综述如下,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浅谈综合医院的ICU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医院设立ICU不仅可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使危重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但是,ICU也带来一些问题:ICU管理、病人救治、与其它科室的协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观点:有多个专科ICU的医院,综合ICU可由麻醉科管理;医院只有ICU的由胸外科管理;ICU医疗管理人员最好由有关科室共同培养,特别是在胸心外科及麻醉科达到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ICU)既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的多发科室,一旦出现问题,将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采取了以下的感染管理措施并加以持续改进,确保了ICU的医疗安全. 1 ICU现状分析 ICU是各种急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的集中区域,无明确的病种分区,病区布局不合理,病区流程有待改善;ICU作为医院控制感染的重点科室,因其环境特殊,治疗对象往往病种繁多、病情危重、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免疫力低下以及多药耐药菌的产生,均可导致医院感染;同时经常接受有创性检查等多种因素,所以ICU是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区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医疗条件和设施的改善,在较大的综合性医院相继建立起重症监护病房(ICU),这无疑为抢救重危患者提供了条件和机会.然而,在ICU中各种病原菌感染发生率也越来越高.ICU患者呼吸道感染居医院获得性肺炎(nosocomia pneumonia,NP)之首,其死亡率可高达50%.造成高额医疗费用使社会、家庭愈加不堪负担.下面就ICU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施做扼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ICU是各种先进医疗设备最集中的地方,但由于这些设备价格昂贵、精密性高、操作复杂,如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势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延误病人抢救和治疗,增加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ICU医疗设备的正确维护和安全管理对确保ICU工作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医院ICU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医疗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列>实施以后,易引起医患纠纷等.同时ICU里都是病情非常危重的病人,很多都是神志不清的,有的病人就算头脑清楚也还戴着呼吸机的罩,不能够说话,这就需要加强ICU护理安全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8.
ICU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玲  陈功 《医疗装备》2008,21(12):29-30
ICU(重症监护病房)中各类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医生、护士获取信息更加直接简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医疗护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由于价格昂贵、精密性高、操作复杂,这些设备的正确维护和安全管理对确保ICU工作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讨论ICU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64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设置与管理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北京市重症监护病房的种类、床位、人员配备和管理模式。方法对64家医院的126个ICU,就床位设置、人员配备及管理模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家医院平均拥有1.97个ICU;平均每个ICU拥有病床8.7张;综合性ICU与专科ICU的数量及病床数相当;医生:护士:总床位=O.70:1.71:1.00;综合性ICU、呼吸ICU和儿科ICU人员配备相对其他专科ICU充足;57.9%的ICU有专职主任。结论北京市大中型医院基本均设有ICU病房,其性质为综合性与专科性并存,ICU管理模式多样,床位及人员配备既相对不足,又存在低水平重复配置的浪费。ICU应严格“进出”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控制费用,避免过度医疗和高额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重症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现况。方法采用结构化抽样方法,对全国3 425家不同级别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质量与服务结构指标(床位数、医护人员配备)、控制指标(ICU患者收治率、病死率等)及其完成率等。结果不同级别医院的重症医学专业质量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重症医学科资源配置尚不合理,重症医学质量安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结论建立完善的激励和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而壮大和稳定ICU医护队伍。建设远程医疗中心网络,完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等智慧医疗设施,探索远程ICU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