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大于70岁的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管理经验。方法从2004年09月至2008年12月,共对71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081岁)施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浅-中低温、中-高流量CPB,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90 mmHg,血红细胞比容(Hct)0.250.30。结果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单瓣置换38例,双瓣置换16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17例。其中11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3例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3例行带瓣管道升主动脉置换术。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在合理的CPB管理下,对老年重症瓣膜病患者患者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积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柳尧林 《西部医学》2010,22(5):845-846,848
目的观察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7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25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32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辩+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10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结果死亡3例(低心排血量2例、心室颤动1例)死亡率3.84%。随访65例,平均随访4.5年,死亡5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组织,选择合适瓣膜,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72例,79例行二尖瓣置换,2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47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2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置换,60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共置换人工机械瓣203枚。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1.97%;余随访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严格的围术期处理及恰当的瓣膜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自2002年1月~2009年1月,对5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二尖瓣置换30例,二尖瓣carptetier成形环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1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2例,左房折叠11例,左房血栓清除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5.17%),低心排综合症、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死亡1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注重术中心肌保护,术中合理纠正瓣膜病变,加强术后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胸心外科共收治28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进行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AVR+MVR10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3例同时行改良三尖瓣DEVEGA法环缩。结果死亡1例(3.8%),死亡原因为心包填塞。随诊患者2月~2年,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注重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避免手术不当引起并发症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6.
褚衍林 《北京医学》2013,35(7):492-494
随着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水平、外科技术、麻醉及体外循环技术、围手术期监护及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工瓣膜不断改进,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手术早期死亡率已降至在3.23%~5.98%[1,2].但国内外报告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的早期死亡率仍达6.5%~13.6%[3~5],如何进一步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总结笔者曾施行的心脏瓣膜替换2000余例,其中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400余例,现结合文献,谈谈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诊治体会,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浅低温心脏不停跳重症瓣膜病换瓣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1例重症瓣膜病患者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换瓣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0例,三尖瓣置换1例,9例为重危患者,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换瓣术,有利于心肌保护,结合围术期的心功能维护,术中正确处理瓣膜病变,重症瓣膜病换瓣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要点及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5年10月,63例15岁以下儿童心脏瓣膜病患者置换机械瓣,全组均采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3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膜置换6例.结果:本组手术死亡5例,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随访4月~204月,晚期死亡6例,晚期死亡率为10.34%.结论:儿童瓣膜置换手术死亡率相对较高,但仍是治疗儿童瓣膜病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浅低温心脏跳动中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4例,换瓣时采用连续缝合;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2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术后6个月复查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有利于心肌保护,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效果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重症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呼吸、循环系统护理,泌尿系统、电解质的监测,抗凝治疗的护理、管道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结果与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可促进患者的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3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等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低心排15例,严重心律失常7例,肺部感染9例,肾功能衰竭3例,死亡3例,死因低心排2例,肾功能衰竭1例。29例术后随访,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症多,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是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外科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俊安  黄小龙  吴西林  林小刚 《医学争鸣》2008,29(19):F0003-F0003
0 引言 巨大左心室是重症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标准之一,也是影响心瓣膜手术后近、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1],自2003-02/2006-02,我院为68例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 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8月~2004年8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死亡2例,死亡率10%,余18例术后恢复好,心功能分别恢复至I-II级。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李廷武 《中外医疗》2013,(29):96-97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2例给予以瓣膜置换为主的综合处理.门诊或电话随访1~6个月.结果 住院死亡4例(5.5%),出院2周死亡1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8例、Ⅱ级32例、Ⅲ级28例.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面评估手术风险,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及营养状况,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联合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参照组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联合组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手术并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LVEF、LVD与LVDd指数均优于参照组;联合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2年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0%、15.00%,死亡率均为2.5%,其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术同期联合房颤双击射频消融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红卫  张润生  杨营军  杨恒 《医学综述》2008,14(17):2706-2707
目的探讨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1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20例患者术后随访6~38个月,均无心绞痛发作,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选择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进行冠脉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现普  杨康  廖克龙  张伟  刘鸿翔  张世新 《重庆医学》2011,40(12):1177-1178,118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77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2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9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5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三尖瓣置换2例,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3例。结果死亡7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左心室破裂2例)死亡率3.39%。电话、门诊随访185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47例、Ⅱ级128例、Ⅲ级10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调整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注意保留瓣下组织,术后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围术期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旨在提高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86例需要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护理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氧疗护理,并且在术后对患者的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进行监护,同时做好引流管、术后抗凝与术后饮食等方面的护理。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只有1例死亡,其余8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手术的成功,并帮助患者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相应的手术之后,多数心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围手术期间,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5例,呼吸衰竭8例,低心排综合征5例,需要再一次开胸止血2例,3例死亡。随访2个月没有发现死亡的病例。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采取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并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