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伸筋草石松三萜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伸筋草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色谱技术结合薄层色谱法对伸筋草正丁醇层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法对结构进行解析和鉴定.结果:从伸筋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serrat-1 4-en-3β,21α-diol(1),serrat-14-en-3β,21β-diol(2),lyeoclaninol(3),lycoclavanol(4),α-onocerin(5),16-oxo-3α-hydroxyserrat-1 4-en-21α-ol (6)β-胡萝卜苷(7).结论:其中16-oxo-3α-hydroxyserrat-14-en-21α-ol(6)、β-胡萝卜苷(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桑科植物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的干燥叶是民间常用中草药,也是中成药咳特灵片(胶囊)的主要原料。具清热祛湿、止咳化痰、活血散瘀作用,用于治疗感冒高热、湿热泻痢、痰多咳嗽、跌打损伤等。最近在收验药材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属植物垂叶榕Ficus beniamina L.的叶混用,为区别两者,特作如 相似文献
7.
<正> 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或赤豆(饭赤豆)pangularis wight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性善下行。内能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胖,昧甘能补为滋养性的利水消肿药,外可清血分热毒,为常用中药。笔者近年采在湖北、湖南、河南地区曾先后发现将其同科植物相思豆Abrus precatorius L·的种子与赤小豆误用或混淆情况,而导致中毒。为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无误,现将赤小豆与相思子的植物来源、药材性状进行对比鉴别研究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10.
11.
12.
秦皮为较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收载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 Fraxinus chinensisRoxb.var.acuminat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我们在药品质量检查中发现混淆品,经鉴定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 相似文献
15.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常见防己混淆品有汉中防己(马兜铃科植物汉中防己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的干燥根。)、木防己[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S.的干燥根1、大叶马兜铃(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的干燥根茎)、华防己[防己科植物华防己Diploclisia affinls(Oliv)Diels的干燥茎及根茎。]、耳叶马兜铃(马兜铃科植物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Cham.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16.
肉苁蓉及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Y.C.Ma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 ,加上寄生植物繁殖困难 ,药源紧缺 ,市场上时有混淆品出现。因它们的性状与正品极为相似 ,使用中极易混淆。现将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 ,盐生肉苁蓉、草苁蓉、新疆莎东肉苁蓉的性状加以比较 ,以供鉴别。1 肉苁蓉呈扁圆柱形 ,稍弯曲 ,长 3~ 5 cm,直径 2~ 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 ,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 ,通常鳞叶先端已断。体重 ,质硬 ,微有柔性 ,不易折断 ,断面棕褐色 ,… 相似文献
17.
周慕莲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7,(2)
<正> 香薷为常用中药,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的功能,现时药用香薷主要有香薷属Elsholtzia植物香薷E.ciliata和海州香薷E.splendens;石荠苧属Mosla植物石香薷M.chinensis(又名:华荠苧,药材通常称青香薷),和江香薷M.chinensis cv.jiang xianru(为石香薷的栽培变种)。其中后两种产销量较大,并成为主流药用香薷品种。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时有发现以穗状香薷 相似文献
18.
<正> 禹余粮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之功效,主治久泻、久痢、崩漏、白带等症。《中国药典》九○年版收载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禹余粮产区较多。由于过去研究尚少,药源比较混乱,据实地调查,发现商品药材中44%为混淆品,即粘土岩和褐铁矿化蚀变岩,外观上与正品禹余粮不易区分,为此,我们用显微化学反应及红外光谱对禹余粮及其混淆晶进行了鉴别研究,为商品药材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亦为江苏禹余粮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9.
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具有补骨强肾、续伤止痛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等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发现有中华槲蕨、光叶槲蕨、崖姜、大叶骨碎补混充骨碎补供药用,给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带来了困难,现将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海螵蛸具有收敛、制酸、止血等功效,是一味常用的动物药。《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规定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oni 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e esculentaHoyle的干燥内壳。但浙江曾多批次出现同科动物白斑乌贼Sepie hercules Pilsbry的干燥内壳混充海螵蛸。为了便于鉴别,现将海螵蛸及其混淆品加以简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