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工作倦怠程度与共情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降低护士工作倦怠、提高共情服务能力制订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共情能力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对22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共情能力现状及其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临床护士工作倦怠表现为中度的情绪衰竭、工作无成就感和低度的去个性化,去个性化得分为(36.54±7.34)分,与Maslach常模(5.37±5.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2,P〈0.01);共情能力总得分(85.00±6.32)分,属中等水平;随着护龄的增长,心理感知、情绪体验呈上升趋势。结论护士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倦怠感,提高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护士共情能力、自我同情和同情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数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和中文版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对天津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258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的二次创伤应激、工作倦怠与自我同情呈负相关(P0.01),工作倦怠与共情中的个体忧伤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观点采择维度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二次创伤应激为应变量,自我同情为自变量,解释了13.4%的变异量;工作倦怠作为应变量时,自我同情和个体忧伤共同解释了变异量的32.2%。[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ICU护士的共情能力及自我同情水平,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以预防或改善ICU护士的同情疲劳。  相似文献   

5.
邱玉芳  杨辉  宋丽萍 《护理研究》2007,21(21):1890-1892
共情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本文综述了共情,护士共情能力的概念、意义、作用,以及国内外护士共情能力培养的方法、效果,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护士共情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护士共情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共情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本文综述了共情,护士共情能力的概念、意义、作用,以及国内外护士共情能力培养的方法、效果,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护士共情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焦虑、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探讨共情能力在死亡焦虑与临终关怀态度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CT-DAS)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对大连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为(97.3±10.4)分,死亡焦虑为(8.5±2.9)分,共情能力为(53.8±10.4)分;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r=﹣0.226,P<0.01),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r=0.232,P<0.01);共情能力在死亡焦虑对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和共情能力偏低,死亡焦虑较高;改善死亡焦虑和提高共情能力能有效的促进临终关怀态度,提升临终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共情能力与人格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选拔和培养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医护人员版)和大五人格量表(简版)对34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共情能力总分为(100.35±13.69)分;其人格特质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谨慎性、外向性、亲和性、开放性和神经质。神经质与共情能力总分呈负相关(P0.01);开放性、亲和性和谨慎性与共情能力总分呈正相关(P0.01)。谨慎性是影响临床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共情能力与人格具有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在选拔护理人才和培养护士共情能力应考虑其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国琴  张岩 《全科护理》2016,(10):973-975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提高急诊护士共情能力、降低其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北京市4所三级医院的14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共情能力总分54.20分±9.80分;身心忧急属低水平,同情关怀、幻想力、观点取替3个维度均属中度水平;职业倦怠中情绪枯竭和个人成就感均属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属中度倦怠;共情能力中观点取替、同情关怀与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共情能力有待提高;提高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可以降低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富川华 《全科护理》2013,11(11):966-968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的综合培养对改善急诊护士职业倦怠及护患关系的效果。[方法]改善急诊科工作环境、对10名护士进行6个月共情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培训,使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参加共情能力培养后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与病人就诊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护士职业倦怠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共情能力的提升需要综合培养,环境的改善与专业的培训可以增强共情能力,通过培训能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缓解护士职业倦怠,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培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 通过共情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对21名参加共情能力培训的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参加共情能力培训后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与患者就诊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通过培训,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的增强和技能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共情能力在ICU护士死亡焦虑与临终关怀态度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11月就职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CU护士165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CT-DAS)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为(97.3±10.4)分,死亡焦虑为(8.5±2.9)分,共情能力为(53.8±10.4)分。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共情能力在死亡焦虑对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和共情能力偏低,死亡焦虑较高;改善死亡焦虑和提高共情能力可有效促进临终关怀态度,提升临终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郑州市内科护士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角色认知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问卷以及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5所医院205名护士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各维度比较,护士的角色模糊与去人格化等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角色冲突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等呈正相关(P0.05),继续承诺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和角色认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郑州市部分医院护士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应该关注护士的角色认知中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的影响,明确角色职责;其次,对护士增加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提高她们的责任感。另外还需要关注护士的心理素质,改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安宁疗护护士灵性照顾能力、伦理敏感性及共情能力现状,分析护士伦理敏感性、共情能力对其灵性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灵性照顾能力量表、伦理敏感性调查问卷、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对230名安宁疗护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230名安宁疗护护士灵性照顾能力、伦理敏感性及共情能力得分分别为(70.59±13.35)分、(35.78±6.34)分、(105.06±14.95)分,三者两两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灵性教育、伦理敏感性、共情能力是安宁疗护护士灵性照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解释总变异的88.2%。结论 安宁疗护护士灵性照顾能力与伦理敏感性及共情能力关系密切,加大灵性教育,提高护士伦理敏感性和共情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灵性照顾能力,进而提升安宁疗护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共情倾向与关怀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关怀能力量表调查147名精神科护士的共情倾向、关怀能力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精神科护士共情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共情性关心、幻想、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关怀能力总分为(180.99±19.48)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精神科护士共情倾向的各维度(共情性关心、观点采择、幻想、个人痛苦)以及护士的职称、护龄是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共情倾向影响护士实施关怀照护行为,建议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改善护士对病人的关怀,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倾向与关怀能力的关系,为培养护士共情能力、提高其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关怀能力量表对120名急诊科护士的共情倾向、关怀能力及其二者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共情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同情关怀、幻想力、观点取替、身心忧急;关怀能力总分为(177.52±18.26)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外常模(P0.01);急诊科护士共情倾向中的观点取替、同情关怀、幻想力与关怀能力之间呈正相关(P0.01),身心忧急与关怀能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共情倾向影响护士实施关怀照护行为,建议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以改善护士对患者的关怀,进而提高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金凤  蒋维连  孙兰英 《护理研究》2014,(14):1713-17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共情倾向与关怀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对护士进行共情能力培养、提高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关怀能力量表对100名手术室护士的共情倾向、关怀能力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共情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同情关怀、幻想力、观点取替、身心忧急;关怀能力总分为(177.40±18.09)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外常模(P0.01);手术室护士共情倾向中的观点取替、同情关怀、幻想力与关怀能力总分之间呈正相关(P0.01),身心忧急与关怀能力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共情倾向影响护士实施关怀照护行为,建议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改善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关怀,进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工作环境和护士人格、人口社会学因素对于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20名肿瘤科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与其他科室的护士相比,肿瘤科护士的共情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环境总分及医护关系等7个维度及"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维度均与共情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与共情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工作环境中的医护关系维度、团队合作维度,人格中的宜人性维度、开放性维度等4个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肿瘤科护士的共情能力与普通科室相比相对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工作环境和护士自身人格中的多种因素对于共情能力的影响,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引导护士发展健康的人格,以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科室间护士共情能力现状。方法随机抽样选取7个科室的279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医院护理人员的共情得分为(104.16±17.41)分,得分率为74.4%。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的共情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是影响护理人员共情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事关系的护士共情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血管专科医院的护士共情能力相对较差,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并注重对在岗护士的心理引导,提高其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与隐性缺勤的现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对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5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总分为(86.27±10.38)分,隐性缺勤得分为(17.33±5.07)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工作年限、人事关系、婚姻状况、每月加班数、同情满意、继发性创伤应激是急诊科护士隐性缺勤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隐性缺勤较为严重,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自身特点,采取降低共情疲劳的相关措施,降低护士的隐性缺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