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对2007年1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的HIV/AIDS患者资料3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护人员的预防措施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对314例患者实施手术,共发生职业暴露5例,采用紧急的局部处理联合抗病毒药物,未发生HIV感染。对HIV/AIDS患者手术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职业暴露的主要方法,在发生职业暴露后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2004-02/2008—06我县发生的23例次HIV/AIDS职业暴露案例综合评估和处理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传染病院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情况,为制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某收治艾滋病患者定点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56例HIV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64.29%;针刺伤30例,破损皮肤、黏膜暴露26例;来源于确诊艾滋病的53例,不详3例;暴露级别1级(轻度)30例,2级(中度)18例,3级(重度)8例;暴露后均做了紧急处理并定期监测,无一例发生HIV感染。结论重视职业安全防护培训,HIV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置,进行暴露后预防和给予心理、社会支持,减轻职业暴露者的心理压力,使暴露后感染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目标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HIV/AIDS患者诊疗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情况和防护措施。方法: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使用统一的表格,对每位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医务人员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7例,职业暴露百分率为0.86%,感染率为0,职业暴露后监测率为100%。讨论:提高医务人员整体防护能力,重视医疗职业安全教育,牢固掌握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方法,准确监测,加强医院防护基础建设,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防护流程,是避免医务人员在HIV/AIDS患者诊疗工作中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处置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医务人员HIV-1职业暴露
HIV-1的职业暴露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组织或其他体液等接触而具有感染HIV的危险。
医务人员在为普通病人和艾滋病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发生职业暴露也成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因此控制医院交叉感染,预防职业暴露感染已经成为预防HIV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小慧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5):478-479
目的增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调查12例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HIV的途径,暴露后进行应急处理和随访监测1年。结果12例医务人员暴露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随访1年,HIV抗体仍为阴性。结论医务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皮肤性病门诊医务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探讨如何在皮肤性病门诊工作中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知识培训,以及进行有效的干预,提高其职业防护能力.方法 对某皮肤性病门诊128名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认知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对职业暴露的认识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知识认识不足,只有13.3%的医务人员知道普遍性防护原则,21.9%知道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护士的认知率低于医生.结论 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对HIV职业暴露认识不足,防护意识淡薄,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较多.管理者应根据皮肤性病门诊的特点,完善有关制度,提供防护设备和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情况及普遍性防护原则认知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慧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57-58
由于职业的关系,护理人员有时会因暴露于具有传染性的污染物而被感染传染性疾病,其概率取决于疾病的感染率以及暴露的种类和频率。普遍性防护原则是预防和降低这些疾病医源性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措施[1]。为了解护理人员HIV/AIDS的职业暴露以及遵守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情况,本研究对1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职业暴露资料的分析,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为提出工作中的改进措施、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和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医源性院内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3年7月发生的31例职业暴露的案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职业暴露一般因素、感染源分布情况、暴露时操作环节的情况、暴露后处理情况。结果我院2009年6月。2013年7月间发生职业暴露的临床医务人员中护理人员占77.42%,工作年限2~5年占67.74%,暴露中手术科室占70.97%,锐器伤93.55%。感染源中乙肝占74.19%,丙肝、梅毒感染各占6.45%,混合感染占12.9%。我院登记职业暴露伤害31例以轻、中度为主(轻度占77.42%,中度占22.58%)。31例暴露案例未发现感染。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尤其是新进人员的培训),认真落实职业防护制度,规范操作和及时落实暴露后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和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齐鲁护理杂志》2016,(1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为减少职业暴露的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职业暴露登记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时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94名职业暴露工作人员中,护士40名(42.55%)、医生28名(29.79%)、实习生10名(10.64%)、麻醉师8名(8.51%)、后勤人员4名(4.26%)、检验人员4名(4.26%)。造成职业暴露的主要器具是注射针头、缝合针、采血针、刀片、骨片;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是操作中及操作完毕处理物品时被刺伤或锐器掉在地上、水管内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结论:各种针头、手术刀片是造成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强化执行力,加强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能有效避免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其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和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本院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暴露源、预防用药、定期检查和随访情况,以及职业防护培训后与职业暴露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13-2015年,职业暴露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护士多于医生,30岁以下者居多。职业暴露主要发生环节是拔针时,其次是手术缝合时和医疗废物处置时;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上午,其次是下午,晚上最少。防护培训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防护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源依次为乙型肝炎、梅毒、艾滋、丙型肝炎,经过6~12个月的血清学和病毒学定期检查和随访,均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的防护意识,能够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有利于控制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援外医务人员HIV暴露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非洲博茨瓦纳公主玛丽娜医院和仰加奎转诊医院的84名援外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HIV暴露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年龄、从业年限、学历是导致援外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知识差异的影响因素,血(体)液飞溅(41.3%)为援外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行为最常见类型,分娩环境下的HIV职业暴露发生比例最高(24.4%)。结论援外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认知存在一定不足,医务人员经常与患者的体液和血液接触,尤其产科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机会增多,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黏膜 ,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而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1] 。目前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我国自 1995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 ,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机会显著增加。据湖北省卫生行政部门资料显示 ,该省 80 %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在农村 ,这就意味着基层医务工作者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接触的机会多。我们随湖北省医疗队在下乡巡回医疗期… 相似文献
15.
16.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黏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目前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心《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全院共发生职业暴露30名,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概率最大,占90%;引起锐器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由操作者不小心刺伤自己,占93.33%;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医院共30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后经过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了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生1例感染。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易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应加强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按照操作常规进行规范安全的操作,可有效防范控制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 相似文献
18.
19.
20.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保障职业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共上报职业暴露320例,职业暴露发生人群主要是护士和医生,分别占61.88%和34.38%;主要发生在<30岁人群中,占60%;职业暴露的主要发生场所为病房和治疗室/处置室,占45.63 %和27.81%;引起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主要是医疗废物处置和补液/输注等操作中,分别占25.31%和21.56%;暴露源中有37.19%的患者未做相关病原体检测,其次是单独乙肝和梅毒患者,分别占33.75%和9.69%,另有1.88%的患者同时患有乙肝和梅毒两种传染病。结论 应根据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高危环节做好预防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