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日波  李源  潘彩芳 《护理研究》2013,27(17):1738-1739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能自主进食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按病人意愿进食;观察组进行饮食干预,由营养师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配餐,在责任护士指导下进食。[结果]1个月后两组病人体重、血清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能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达标理论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能自主进食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按意愿自行进食,观察组由营养师、责任护士、病人、家属共同制定食谱及达标方案。采用自制的营养状况记录表收集相关资料。[结果]两组病人体重、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达标理论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进行饮食干预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达标理论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能自主进食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按意愿自行进食,观察组由营养师、责任护士、病人、家属共同制定食谱及达标方案.采用自制的营养状况记录表收集相关资料.[结果]两组病人体重、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达标理论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进行饮食干预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翟翠红  石柳春 《全科护理》2013,11(4):353-354
[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病人行腰椎穿刺置管术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腰椎穿刺置管术。观察两组病人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0.0%,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病人行腰椎穿刺置管术可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  相似文献   

5.
覃勇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73-627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病情好转出院34例,死亡15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护理要点: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颅内高压,做好健康教育,用药护理及腰穿术护理。  相似文献   

6.
黄柳英 《全科护理》2016,(13):1328-1329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方法]对29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加强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安全护理、功能锻炼等。[结果]22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加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7.
钟成丽 《全科护理》2013,(24):2256-2256
[目的]研究经Ommaya囊植入侧脑室给药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护理的讨论。[方法]对本科收治的12例行Om-maya囊植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护理,4例行Ommaya囊植入治疗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治愈,7例病人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1例病人转院治疗。[结论]有效、科学、规范化的护理,使Ommaya囊植入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疗程,同时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KAP护理模式对提高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腰椎穿刺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0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进行IKAP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情况及对腰椎穿刺术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认知、配合腰椎穿刺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IKAP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有利于患者腰椎穿刺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病原治疗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三向瓣膜式4Fr PICC,对照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观察两组病原治疗3个月后输液相关并发症.[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输液渗出、静脉通道堵塞、静脉炎、肢体肿胀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全程治疗,可有效降低输液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5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分析,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0年8月—2006年2月收治的25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为艾滋病晚期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11例:CD4<50/mm39例,CD450~100/mm32例;平均26.18/mm3。在确诊时已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高颅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手术前后症状缓解进行总结,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30例病人,26例手术后经治疗护理达到预期目的,颅内压得到控制,缩短病程,降低原发病复发率。[结论]脑室腹腔分流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病人对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症,为抗病原治疗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饮食健康教育对终末期肾病病人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肾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及血钾、血磷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病人的饮食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饮食健康教育可提高终末期肾病病人的饮食依从性,改善病人的饮食行为,有助于血钾、血磷维持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治疗8例,好转55例。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头痛的原因、特点、颅内压的评估及处理、病情观察,综述头痛的护理措施,包括评估、干预措施、腰椎穿刺相关头痛的护理、腰大池引流的护理、脑脊液脑室腹腔分流术相关头痛的护理、心理护理等,以期为护理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头痛提供临床实践的参考和借鉴,提升护理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刚 《浙江临床医学》2003,5(11):822-822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 ,多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并常致深部感染。其中新型隐球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 ,亦可侵犯骨髓、皮肤、粘膜和其他内脏 ,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最为多见 ,也最为严重[1]。新型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 (AIDS)病人的一种机会性感染 ,已成为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作者于2000年8月~2002年8月在中国援中非共和国医疗队友谊医院内科工作期间 ,确诊AIDS125例 ,其中合并隐脑者26例 ,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合并隐脑的26例 ,占AIDS总病例的20.8 %。患者均为当地的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3例患者住院时间4~137d,中位住院时间78.6d;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11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病情未愈主动要求出院,转外院继续治疗。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病程较长,治疗难度大,护士应配合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下的饮食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饮食教育管理,观察组病人实施行为转变理论下的饮食教育管理。实施6个月的干预措施后比较两组病人饮食依从性、血钾及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饮食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血钾和血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饮食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病人饮食依从性,有效控制血液中血钾和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莉  王燕  王梅新 《全科护理》2012,10(10):888-88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护理中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7月23例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化疗病人为对照组,2009年8月—2010年12月24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口腔炎、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口腔炎和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预防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亦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真菌在艾滋病患者中感染率逐年增加,新型隐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经血液传播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1].我院感染科2008-07-2010-06共收治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现将其临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措施对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治疗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10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护理3周后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生命体征及相关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3.47%,P0.05)。观察组病人发热、神经系统受累时间、口腔疱疹、手足皮疹愈合时间及口腔疼痛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DBP)等生命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等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2.44%,P0.05)。[结论]循证护理措施应用于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