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在老年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观察组实施每搏量变异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治疗后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及肺水指数和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30 d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慢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每搏量变异指导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能更好地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提高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休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常规液体复苏组27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30例,对复苏后2组患者的血乳酸、血气剩余碱值(BE)、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限制组患者复苏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乳酸、BE值与常规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改善全身灌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脓毒症诊断标准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患者40例,按液体复苏时患者的EVLWI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低EVLWI组和高EVLWI组,分别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及治疗达标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液体复苏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和EVLWI差异显著(P0.05),治疗达标后的EVLWI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液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急性肾衰竭发生率和28 d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导致脓毒症休克,住院死亡率超过40%。尽管《拯救脓毒症运动:2016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国际指南》推荐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65 mmHg以上和乳酸正常化作为复苏目标,但并不能完全反映休克状态下的组织灌注情况,临床医生可通过结合其他大循环和微循环复苏指标来优化脓毒症患者的液体治疗策略,从而更充分地反映组织灌注情况。本文将总结可用于指导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大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微循环灌注指标。  相似文献   

5.
液体治疗(fluid therapy,FT)在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近来多译为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SS)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液体治疗在严重脓毒症的不同阶段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截然不同。本文就近年来对严重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老年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86例老年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液体复苏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液体输入量、输血量及复苏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4 h后,观察组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乳酸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有效提高了老年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减少了ARDS、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在创伤患者致死原因中,失血性休克是一个主要原因。液体复苏是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方法,但近年研究表明在有效止血前实施大量液体复苏会引发各类临床不良事件,因此,限制性液体复苏应运而生,是指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出血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通过限制补液速度或补液量等方式维持血压处于机体耐受范围,确保其在彻底止血前不会因过量补液而引发各类临床不良事件。本文就限制性液体复苏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补液速度及补液途径、复苏液体种类的选择、复苏监测指标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解放军105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积极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液体使用量、胶体溶液使用量、复苏6 h后pH值和碱剩余(BE),入院72 h、2周病死率,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胶体溶液使用量、复苏6 h后pH值和B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72 h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2周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复苏液体使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复苏前血清乳酸、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气剩余碱值(BE),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血清乳酸、HCT、Hb、BE、PT和APT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输液量、MAP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vs 37.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补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氧合指数Pa O2/Fi O2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格拉斯哥预后评估量表(G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发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60. 00%vs 33. 33%,P 0. 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9. 58±2. 58) d vs (7. 58±2. 88) d,P 0. 01],机械通气时间减少[(8. 57±2. 27) d vs (6. 12±3. 18) d,P 0. 01],持续血液滤过时间减少[(10. 58±3. 27) d vs (8. 75±2. 92) d,P 0. 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升高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降低凝血酶原时间,较常规液体复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指导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0例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指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乳酸值(LAC)、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中心静脉压(CVP)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液体量、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HR、RR和LAC均低于治疗前,Sp O2、CVP和Scv O2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4 h和48 h内观察组液体输入量、输出量和正平衡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 d死亡率及28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指导治疗可减少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液体量,缩短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对指导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例SAP患者,分为开放性液体复苏组(开放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各20例。开放组采用重症胰腺炎常规治疗并实施开放性液体复苏治疗方案,限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措施。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为复苏终点,监测2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12、24、48、72 h患者血乳酸值、胃肠功能改善情况,并计算复苏达标时使用液体总量及需手术减压病例数。结果:2组患者实施液体复苏前及12h血乳酸值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8、72 h限制组患者血乳酸值与开放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限制组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有效率与开放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液体量开放组为(8950±450)mL,限制组为(4550±260)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转普外科行手术减压患者4例,限制组转普外科行手术减压1例。结论:对于SAP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调节患者胃肠道内环境稳态、防治胃肠功能障碍、降低手术减压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牛晓蓉  顾勤  刘宁 《山东医药》2013,(38):102-105
脓毒性休克因全身血管广泛舒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渗漏至第三间隙等出现有效循环容量不足、组织器官低灌注,液体复苏是基本的治疗手段.随着近期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对液体复苏的时机、容量及液体反应性的评估、复苏终点、液体种类的选择和液体管理策略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本文拟结合病理生理对脓毒性休克时复苏时机、液体种类选择及液体管理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制作休克模型;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成功后,实验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给予大量液体复苏;在休克前(T0)、休克模型建立后(T1)与复苏后(T2)测定血液中炎症因子变化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空白组与实验组大鼠生存率都为100.0%,对照组大鼠死亡3只,生存率为70.0%,空白组与实验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抽样失血量都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的输液量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三组T0时间点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与T2时间点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0、T1、T2时间点CD4~+/CD8~+比值分别为1.98±0.42、2.00±0.56与1.92±0.63,对照组分别为1.92±0.45、1.54±0.42和1.11±0.32,实验组T1、T2时间点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促进IL-4、IL-10释放,纠正免疫功能紊乱,降低大鼠死亡率,减少输液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入院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将患者根据入院NT-proBNP水平分为A组(NT-proBNP〉2 500 ng/L)35例和B组(NT-proBNP〈2 500 ng/L)28例。统计患者液体复苏6 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达标率和乳酸清除率,并记录液体复苏时间、液体用量以及多巴胺用量。结果①重症脓毒症患者入院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组和B组比较,液体复苏6 h后CVP达标率、MAP达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ScvO2达标率、乳酸清除率低于B组(P〈0.01);③与B组比较,A组复苏6 h液体用量和多巴胺用量较多,复苏达标时间较长(P〈0.05或〈0.01)。结论入院即刻NT-proBNP水平可能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创伤患者人数日益增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选择低血压性液体复苏〔1〕,然而这是否适用于老年病人,尤其是否适用于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值得商榷。本文主要探讨有高血压病史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的影响。方法选择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行液体复苏成功患者84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A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B组)各42例,两组均在接诊第一时间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评估伤情,吸氧,固定骨折肢体、止开放性出血、止痛及开放静脉通道等基础抢救措施。A组在基础抢救的同时行限制性液体复苏,以维持收缩压在70-90 mm Hg、平均动脉压在50-60mm Hg;B组在基础抢救的同时行常规液体复苏,维持血压120/80 mm Hg。两组在液体复苏的同时并分时(30、60、90、120min)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结果 A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在液体复苏中的30、60、90、120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液体复苏120 min时,比较两组的总输液量、失血量、输血量、肝肾功能以及心肌耗氧量,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期间,能够降低患者的心肌损害,并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及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复苏在产后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大量输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输液复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液量、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率、动脉压、血红蛋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复苏在治疗产后出血性休克时的疗效明显优于大量输液,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抢救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LFR)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HTS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应用积极液体复苏(AFR),观察组采用LFR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输液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愈率比较上,观察组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76%和1.47%,均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25.37%和8.96%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抢救HTS患者的过程中实施LFR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推荐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脓毒性休克是指在严重脓毒症基础上给予足量液体复苏仍无法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状态,它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循环功能紊乱是脓毒症的基本表现,也是脓毒症休克发生和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进行有效的循环系统支持治疗是脓毒症休克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