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于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注射,并且注射的时间长短控制在15 min之内,随后再开始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液流变学的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均高于用药前,且观察组患者在血液流变学情况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均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麻醉后给予定量的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体外循环前血压的稳定,并且减轻术后心肌损伤的情况,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行心脏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前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中30min、术毕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结果 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IMA、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min、术毕研究组患者IMA、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应用可有效抑制肾上腺素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保障心肌血液供应,降低患者IMA、cTnⅠ水平,对心肌有较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a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科镇静,也广泛应用于围术期镇静镇痛,不仅有镇静镇痛作用,其在炎症抑制、免疫调节、器官保护作用方面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笔者就右美托咪定最近几年的的文献,对其器官保护作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36):5087-509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肝癌根治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肝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术前,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负荷剂量0.7μg/kg,10 min内输注完成,后以0.4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与观察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麻醉方案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24、72 h时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1(IL-1)、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AST、ALT、IL-1、IL-6、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ST、ALT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AST、ALT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患者术后4、24、72 h IL-1、IL-6水平,术后4、24 h TNF-α水平及24、72 h 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72 h 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IL-6、TNF-α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减轻肝癌根治术患者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内毒素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6只。C组持续泵注生理盐水;L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 5 mg/kg;D组静脉注射LPS 5 mg/kg后,先给予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7μg/kg,15 min后以5μg/(kg·h)持续泵注。各组均观察6 h,取外周血和肾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含量变化;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L组和D组的血清TNF-α、IL-1β、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D组的血清TNF-α、IL-1β、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L组(P<0.05);D组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较L组有所减轻。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减轻脓毒血症引起的肾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择期进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手术的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麻醉诱导前(T0)、升主动脉开放时(T1)、CPB结束后10 min(T2)以及术后6 h时(T3)4个时间点的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以及脑氧摄取率(CERO2)、血浆髓鞘碱性蛋白(MBP)、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手术前及手术后5 d的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T0和T3时,两组的SjvO2、Da-jvO2和CER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时,两组的SjvO2较T0时升高(P<0.05),Da-jvO2和CERO2较T0时降低(P<0.05);T1和T2时,观察组的SjvO2高于对照组,Da-jvO2和CERO2低于对照组(P<0.05);T2、T3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BP水平均高于T0时(P<0.05),且观察组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SE和S100β水平均较T0时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NSE水平在T1、T2、T3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S-100β水平在T2、T3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观察组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脑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drenergic receptor,α2-AR)激动剂,具有中枢性抗交感作用,能产生近似自然睡眠的镇静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镇痛、利尿和抗焦虑作用,对呼吸无抑制,在临床麻醉镇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发现其对人体脑部、心肌组织、肾脏、肝脏以及肺脏等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现对其在肺保护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辅助应用右美托嘧啶,5 min内给予负荷剂量0.5μg/kg,术中再以0.02μg/(kg·h)的速率由静脉泵注维持;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LC术后麻醉苏醒质量指标及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LC术后实验组的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LC术后10 h与术后24 h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值比麻醉前均明显升高(P0.05),但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复多次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无创肢体预适应(LPC)组、反复无创后肢缺血预适应(RLPC)组各8只,观察重复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通过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肢体Ⅱ导联记录心电图以分析心率、心律失常情况。实验结束后采血测定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留取心脏染色测定各组梗死面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C组和RLPC组可以减小梗死面积,减轻心律失常情况,血清MDA浓度降低,SOD,GSH-PX的活性增加。但LPC组和RL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LP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LPC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300μmol/L氯化钴预处理大鼠海马神经元2 h,然后更换正常的培养基培养24 h,之后用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建立预适应的细胞模型.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心脏和肾脏短暂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观察AMI组(A组)、心脏缺血预处理(MIP)组(B组)和肾脏缺血预处理(RIP)组(C组)新西兰兔在AMI前后的心律失常情况及QT间期离散度(QTd) ,并行心内电生理诱发室性心动过速(VT) ,对三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设置假手术组(D组)作对照。结果 四组在手术前心律失常及QTd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 0 5 ) ;D组手术前后心律失常及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 0 5 ) ;在AMI后,B、C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及QTd明显小于A组(P <0 . 0 5 ) ,而B、C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及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MIP和RIP均可减少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两者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保护作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52~74(62.78±4.77)岁;B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51~73(61.48±4.59)岁。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梗死灶体积、血清S100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新喋呤(Npt)、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治疗3个月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B组的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39);治疗3个月后,A组NIHSS评分为(9.74±1.83)分,低于B组的(12.25±2.82)分,BI评分为(75.26±5.38)分,高于B组的(62.47±6.0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96、11.748,均P<0.001);治疗3个月后,A组梗死灶体积为(3.35±1.02)cm3,缩小幅度优于B组[(3.79±1.1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全血低切黏度为(5.08±0.79)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22±0.51)mPa·s、血浆黏度为(1.17±0.34)mPa·s、纤维蛋白原为(2.86±0.34)g/L,均低于B组的(6.63±1.02)mPa·s、(4.85±0.62)mPa·s、(1.36±0.40)mPa·s、(3.53±0.42)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A组血清S100β为(1.37±0.38)μg/L、NSE为(15.28±3.37)μg/L、Npt为(6.95±1.78)nmol/L、GAL3为(9.68±2.27)g/L,均低于B组的(1.74±0.46)μg/L、(19.72±4.73)μg/L、(9.07±2.24)nmol/L、(11.94±3.04)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缺血预适应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缩小梗死灶体积,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痛发病6 h内并确诊为ST段抬高的AMI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发病前48 h内有无心绞痛史,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溶栓后,测定CK、CK-MB、EF以及住院期间发生左心衰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梗死前48 h内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有较低的CK、CK-MB峰值活性,住院期间泵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且EF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室间隔修补患儿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需要手术纠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D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先静脉给予负荷量0.5μg/kg,10min内泵注完毕,继以0.5μg/(kg·h)的速率泵注维持直至体外循环开始;C组则给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结束后即刻(T1),体外循环后4h(T2),手术后12h(T3)经中心静脉抽血测定TNF-α、IL-6、IL-8、丙二醛(MDA)浓度和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CK-MB、cTnI值,并记录患儿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T0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在T1、T2、T3时D组和C组的TNF-α、IL-6、IL-8、MDA、CK-MB、cTnI较T0时增高,而SOD较T0时降低(P<0.05);组间比较,D组的TNF-α、IL-6、IL-8、MDA、CK-MB、cTnI在 T1、T2、T3时较C组低,SOD较C组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以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炎性反应,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适应对体外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冷停搏液与缺血预适应(IPC)加冷停搏液联合应用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病人20例,随机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C,n=10)和对照组(n=10)。IPC组在阻断升主动脉前实施缺血预适应(即3分钟缺血5分钟再灌注),阻断升主动脉,灌注(4℃)St Thomas‘停搏液,心脏完全停跳后开始心内手术;对照组则不进行缺血预适应方案。两组均于并循前、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复跳后300min、60min时经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各项备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心肌功能恢复情况、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变化。结果:CPB后IPC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快(P<0.05),心肌收缩有力,血压维持良好,需辅用多巴胺等强心药维持血压的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加冷停搏液联合应用能促进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血流动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开始时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1·h-1泵注,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CPB开始前1 min(T1)、CPB结束后1 min(T2)和气管拔管后即刻(T3)抽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CD16+/CD56+)水平.结果 与T0时相比,两组T1-T3时CD3+、CD4+、CD8+、CD16+/CD56+水平降低(P<0.05);与C组相比,D组T1-T3时CD3+、CD4+、CD8+、CD4+/CD8+及CD16+/CD56+水平增高(P<0.05).结论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肝组织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将4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SO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再依3个不同时限(40、50、60min)各分IR40、IR50、IR60及IPC+IR40、IPC+IR50、IPC+IR60亚组。检测各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并行肝组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SOD水平低于SO组,TNF-α、ALT及MDA水平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T、MDA水平和IPC+IR60亚组TNF-α水平均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IPC+IR60亚组TNF-α、MDA水平与IR60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IR组其余亚组SOD、TNF-α、ALT及MD水平与IR组各相应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预处理后肝门阻断50min可能是SD大鼠肝组织能耐受缺血的较安全时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