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错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PICC术肿瘤化疗病人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为6.25%,对照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为17.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有助于减少置管并发症,并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邵春燕 《全科护理》2013,(25):2366-236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8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43例行PICC置管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出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减轻PICC置管病人焦虑、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张艳红  王笑碧  潘三江 《全科护理》2013,(33):3140-3141
[目的]探讨肿瘤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时间分段法将200例PICC置管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PICC置管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人对PICC置管输液化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科PICC置管病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PICC置管输液化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黄敏清  黄蝶卿  方奕  宋文强 《护理研究》2013,27(21):2228-2230
[目的]探讨PICC置管病人改良置管体位对导管异位的影响。[方法]选择PICC置管病人196例,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根据PICC置管行经静脉的解剖位置,观察组PICC置管时采用改良体位,改变传统置管上肢摆放的体位,使穿刺侧上肢与躯干成钝角(90°~180°),对照组PICC置管时使用常规体位(常规手臂外展90°),比较两组病人的导管末端位置、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两组导管末端位置、导管异位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ICC置管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导管异位,解决因导管异位带来的并发症,确保导管安全留置,为预防导管异位提供临床实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拒绝接受PICC置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行化疗的90例恶性肿瘤病人根据化疗置管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浅静脉化疗,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应用PICC置管方式,对两组治疗后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化疗置管方式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P0.05);PICC导致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导管维护不当、封管液选择不当、病人手臂过度运动、长时间置管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导管阻塞等。[结论]PICC置管方式成功率高,但是由于置管后易出现渗血、感染、静脉血栓以及静脉炎并发症,导致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拒绝接受PICC置管,从而影响化疗进程。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PICC置管治疗依从性,以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专科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对消化内科病人置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专科PICC护理小组成立之前136例置管病人为对照组,专科PICC护理小组成立后128例置管病人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穿刺时间、置管出血量、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置管穿刺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置管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专科PICC护理小组模式可提高置管技术水平、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使消化内科病人PICC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龄病人常规阻断颈内静脉与未阻断颈内静脉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在置管过程中使用B超探头阻断颈内静脉,观察组置管过程中不阻断颈内静脉。两组置管后均采取B超探查联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判断是否发生颈内静脉异位。观察两组病人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置管后X线检查PICC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结果]观察组PICC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10%。观察组置管时间25.5min±6.96min,低于对照组的35.5min±3.15min。置管后两组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为100%。[结论]老年高龄病人PICC置管过程中可以不常规阻断颈内静脉,且可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性健康宣教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将274例PICC置管维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导管外移、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PICC治疗的109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置管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区管理、操作熟练度、文书记录、消毒隔离、导管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疗考核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56例神经外科病人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另外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的病人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统计两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导管留置时间,并在护理结束后对病人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2.1%;观察组留置时间153.0d±38.9d,对照组为112.0d±21.6d;观察组满意率为92.9%,对照组满意率为73.2%。上述三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应用PDCA护理能显著减少病人的置管相关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处理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870例行PICC置管且无置管禁忌证的病人,其中420例为观察组,4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改良塞丁格技术;观察组开展腔内心电图技术引导下插管。比较两组发生异位后处理时间、费用、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尖端异位率为23.09%,对照组尖端异位率为24.44%,两组尖端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导管尖端异位时,护士根据监护仪P波变化当场调管耗时为(7.0±2.5)min,对照组调管耗时(40.0±3.6)min,两组调管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导管尖端异位调管所需费用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腔内心电图技术处理PICC置管尖端异位较传统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率高、经济实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王楠  翁莉 《全科护理》2014,(14):1261-1262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85例行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患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王艳辉  蔡盈  李婉丽 《全科护理》2016,(35):3764-3766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白血病PICC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置管并发症、置管风险事件、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PICC导管维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家属对PICC维护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教育信息支持、导管维护操作、沟通/情感支持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白血病PICC患儿置管依从性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的认识,减少患儿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家属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赵密桃 《全科护理》2011,(4):366-367
[目的]系统性健康宣教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将274例PICC置管维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导管外移、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在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接受化疗的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PICC置管化疗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对两组病人PICC导管留置时间、PICC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导管维护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PICC导管留置时间[(132. 36±8. 49)d]长于对照组[(94. 25±7. 49)d],护理满意度(92. 00%)及导管维护依从性(93. 33%)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 00%;导管维护依从率81. 33%),不良事件发生率(8. 00%)低于对照组(34. 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应用于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病人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导管维护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延续护理手册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PICC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ICC延续护理手册。比较两组病人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带管满意度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带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延续护理手册能为PICC带管病人的自我管理提供持续指导,记录和传递病人带管及维护的相关信息,保障病人带管安全,提高PICC延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肿瘤病人在B超引导下行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肿瘤化疗病人选取100例需行PICC置管的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盲穿置管,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行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结果]观察组50例病人穿刺成功率达100%,操作完成时间平均为40min,对照组成功率为70%,操作完成时间平均为60min。[结论]肿瘤病人在B超引导下行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较盲穿置管术成功率高,费时少,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重代谢手术病人静脉穿刺方式的选择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减重代谢手术并接受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治疗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ICC),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CVC),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导管留时间、置管导致的不良反应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35%,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2.33%,对照组为1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留管时间为(17.56±4.51)d,对照组为(10.86±2.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置管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3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减重代谢手术置管穿刺治疗的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减重代谢手术病人的治疗中观察组病人的置管穿刺治疗一次性成功率、导管留置治疗时间、对置管穿刺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置管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肿瘤PICC置管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肿瘤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干预后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对照组为72%,观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3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PICC置管病人应用全程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及对提高PICC置管病人导管维护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胸部X线片定位法在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置管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西安交通大学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消化系统肿瘤病人及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住院的消化肿瘤病人需要PICC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340例,采取非同期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观察组采取胸部X线片定位法得出PICC置管长度,对照组采取体表测量公式计算PICC置管长度,比较两组置管长度调整率、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胸部X线片定位法观察组置管长度调整率为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99.41%,高于对照组的9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59%,低于对照组的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率为97.65%,高于对照组(9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X线片定位法能提升肿瘤病人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长度调整率,使消化系统肿瘤病人PICC置管成功率有效提高,进而获得病人更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