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聪  吴彦民  黄谦 《西南军医》2009,11(6):1050-1051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1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以同时期120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检测血清尿酸水平(采用尿酸酶法)。结果高原慢性肺心病心衰组的HUA(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高原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UA发病率升高,且血清尿酸水平随心衰加重而明显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在高原慢性肺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A组)、缓解期患者47例(B组),健康对照组40例(C组),分别测血清和诱导痰中IL-6、肺功能和血气。结果:A、B组血清和诱导痰中IL-6、PaCO2水平显著高于C组(P均〈0.01),FEV,%、FEV1/FVC、PaO2水平显著低于C组(P均〈0.01);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A、B组诱导痰中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清(P均〈0.01)。A、B组血清和诱导痰中IL-6与FEVl%、FEVl/FVC、PaO2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IL-6参与了高原慢性肺心病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发光法测定46例肺心病心衰患者治疗前、后T3、T4、TSH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心病心衰治疗前血清T3明显低于肺心病心衰治疗后及对照组。结论:西宁地区肺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与疾病的严重性有关,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评价心电图对该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世居海拔(2 700~3 200)m的78例肺心病患者(高原组)及世居平原海拔400m的80例肺心病患者(平原组)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心电图改变对比。结果:1肺心病患者心电图有典型改变特征;2平原组与高原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改变相比较,仅右心室肥厚,肢导联低电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肺心病与心电图异常改变具有明显相关性,是临床诊断、治疗肺心病的重要指标之一;2高原肺心病患者与平原肺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有相似性,但部分改变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加强营养支持对高原地区肺心病缓解期营养不良患者呼吸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C地30例高原慢性肺心病缓期营养不良(ND)患者在加强营养支持前后作了肺功能、吸气肌功能、动脉血气、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测定,并与本地肺心病营养正常NN患者对比;结果:ND组三头肌皮肤缺皱褶厚度(TSF)、上臂中部周径(MAMC)、口腔最大吸气大、最大跨膈压、PaO2、igA、C3、C4均明显低于NN组,膈肌张力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形成慢性肺心病,其肺动脉高压(PAH)是关键的病理环节,PAH是慢性肺心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降低肺动脉压(PAP),遏制或逆转肺血管的病理变化是目前肺心病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不同海拔高度下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与血清ET-1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肺心病患者根据海拔分为高原组和平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前壁厚度、右室流出道宽度等指标进行测量比较。血清ET含量利用放射免疫技术进行测定。结果:高原组肺动脉瓣a波消失、右室前壁增厚和左右肺动脉宽度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平原组(P〈0.01);右室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增宽率高原组高于平原组(P〈0.05);平均肺动脉压也高于平原组(P〈0.05);高原组血清ET-1含量也显著高于平原组,并与肺动脉压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结论:高原肺心病右心病变较平原组严重,其与血清ET-1的水平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高原低氧寒冷特殊环境下,20例慢性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应用呼吸兴奋剂尼可镡米并用面(鼻)罩支持人工通气的临床疗效。慢性肺心病伴CO2潴留时,尼可刹米可兴奋呼吸中枢,提高通气量,呼吸形态变浅速而通气效率改善不够理想,加至慢性肺心病患者气道阻力高、PaCO2下降趋势缓慢,并用面(鼻)罩无创性人工通气,可克服慢阻肺患者气道阻力高的特点。采用自主呼吸模式(S模式)、逐渐增大吸气相正1.569 ̄1.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8(IL-8)在高原慢性肺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高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6例、缓解期患者61例,健康对照组35例,分别测血清IL-4、IL-8、肺功能和血气。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IL-4、IL-8、PaCO2高于缓解期,缓解期高于对照组(P均〈0.01),急性加重期FEV1%、FEV1/FVC、PaO2低于缓解期,缓解期低于对照组(P均〈0.01)。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IL-4、IL-8与FEV1%、FEV1/FVC、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IL-4、IL-8参与了高原肺心病的气道炎症反应。检测血清IL-4、IL-8浓度变化可作为高原肺心病患者病情和疗效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中度高原地区(海拔2260m)肺心病患者血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并与正常同龄人作对照。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血中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提示中度高原地区肺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自由基代谢失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周围性水肿的发生机理。方法:对高原(2260~3200m)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重度周围性水肿(A组,33例),轻、中度周围性水肿(B组,49例)患者作了无创血流动力学、血气、血清蛋白、肾功能和血钠测定,并与75例病情相似而无水肿的患者(C组)对比。结果:A组Qb间期、Qb/by比值、mPAP、PVR、PaCO2、BUN、Cr及Na+明显高于、by间期、CI、SI、PaO2明显低于B组(P均<0.01);B组除PaO2明显低于、PaCO2和Na+明显高于C组(P均<0.01)外,余各项指标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肺心病重度水肿的发生除与右心功能不全有关外,还与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钠水潴留有关。轻、中度水肿的发生与右心功能关系不明显,可能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钠水潴留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与肺心病之间关系。方法:应用GC-1200型放射免疫γ计数仪,对120例肺心病患者在病程发展过程的含量变化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中ET含量升高CGRP含量降低,尤以急性期为著。结论:肺心病患者血中ET-1和CGRP水平与肺心病病情密切相关,是反映肺心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周围性水肿发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周围水肿的发生机理,方法:对高原(2260m~3200m)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重度周围性水肿(A组33例),轻,中度周围性水肿(B组,49例)患者作了无创血流动力学,血气,血清蛋白,肾功能和血钠测定,并与75例病情相似而无水肿的患者(C组)对比。结果:A组Q-b间期,Q-b/b-y比值mPA-P,PVR,PaCO2,BUN,Cr及Na^+明显高于b-y间期,CI,  相似文献   

14.
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吸气肌功能失调与高碳酸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高原肺心病患者吸气肌功能失调与高碳酸血症的关系。对48例高原(海拔2260~3200m)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测定了肺功能、血气、口腔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跨膈压(Pdimax)和漏肌张力—时间指数(TTdi),并与42例当地同龄健康人对比。结果:①肺心病组PLmax、Pdimax明显低于健康组(P均<0.01),TTdi较健康组明显延长(P<0.01);②将肺心病分为正常碳酸血症(A组)、轻度高碳酸血症(B组)和重度高碳酸血症(C组)。三组均有低氧血症,以C组最低,三组比较P均<0.01。一秒种用力呼气容积(PEV1)、PImax、Pdimax均明显降低,以C组最低.三组比较P<0.01或<0.05。TTdi均延长,以C组最明显,三组比较P,0.01;③PaCO2与VD/VT比率和TTdi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0.52,P均<0.01;与FEV1、PIamx、Pdimax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0.51、-0.58,P均<0.01。结论:高原肺心病患者吸气肌疲劳和膈肌储备力下降在其高碳酸血症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型心钠素测定在青南地区海拔3 000m以上藏族人群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血浆B型心钠素水平,给予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等,心衰纠正后再次测定血浆B型心钠素。结果:青南高海拔地区藏族肺心病心衰患者外周静脉血B型心钠素含量(173.46±28.14)Pg/mL明显高于治疗后(94.50±21.43)Pg/mL,(P〈0.001)。结论:心钠素有助于判断高海拔地区肺心病心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蛋白结构改变在高原肺心病致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计技术对41例高原肺心病、42例平原肺心病、38例正常人进行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Fg)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免疫荧光测定;结果:高原肺心病和平原肺心病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高原肺心病组也不同程度高于平原对照组,呼衰和心衰愈重,上述指标升市高愈明显;结论:血小板膜蛋白结构改变可能在高原肺心病致病作用中有加重作用,也是肺心病的早期病变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加强营养支持对高原地区肺心病缓解期营养不良患者呼吸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对30例高原(海拔2260~3200m)慢性肺心病缓解期营养不良(ND)患者在加强营养支持前后作了肺功能、吸气肌功能、动脉血气、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测定,并与本地肺心病营养正常(NN)患者对比;结果:ND组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上臂中部周径(MAMC)、口腔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跨膈压(Pdimax)、PaO2、IgA、C3、C4均明显低于NN组(P均<0.01),膈肌张力—时间指数(TTdi)和PaCO2明显高于NN组(P均<0.01),两组FEV1.0、IgG、IgM无差异性。ND组加强营养支持6周后,体重明显增加,TSF、MAMC、PImax、Pdimax、PaO2、IgA、C3、C4明显提高(P<0.01或<0.05),TTdi,PaCO2明显下降(P<0.01);结论: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高原地区肺心病营养不良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增强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心衰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7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CHF组,根据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80例)、Ⅲ级组(91例)、Ⅳ级组(105例),随机抽取8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功能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CHF组治疗前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中随心功能下降,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心功能Ⅱ、Ⅲ、Ⅳ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慢性心衰控制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NT-proBNP水平变化对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评价、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清酶活性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肺心病血清酶活性变化与病情、血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6例高原(2260~3200m)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测定了血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结发期4种血清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缓解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呼吸衰竭组4种血清酶活性显著高于无呼衰组(P〈0.01或〈0.05)。呼  相似文献   

20.
王红霞 《武警医学》1998,9(7):422-422
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9例体会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职工总医院内科王红霞(垣曲043700)关键词酚妥拉明多巴胺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病例选择本组39例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40~75岁。39例慢性肺心病均符合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均系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