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血少板减少症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疾病,常由于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持发性所致。由于存在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风险,且有时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临床处理较棘手,尤其重度板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分娩期处理更为重要,作者对近年收治的10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讨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GT)3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HDCP)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在治疗上对GT组不需要特殊处理。HDCP组以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ITP组以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为主。血小板计数〈50×10^9/L伴有出血倾向者输注血小板并考虑剖宫产分娩。50例中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23例。发生产后出血3例。产后出血率为6.0%。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建卡并定期产检的GT患者5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产检及分娩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t检验比较并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晚期凝血功能的差异,以及GT患者分娩前后凝血功能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分娩前,观察组的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184、-17.277、3.083、3.671,P <0.05);分娩前,观察组的PT明显短于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D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60、-3.331、3.412,P <0.05);两组的APTT...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上对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GT)不需要特殊处理,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HDCP)以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为主。血小板计数50×109/L伴有出血倾向者输注血小板并考虑剖宫产分娩,同时有效的进行各种护理措施,可使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产前做好各种化验,积极有效的观察护理,产时避免大出血,减少诱发因素,及时成功的治疗和主动的医护配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由于凝血机能障碍而存在严重的产时出血风险及硬膜外血肿的可能,这是产科及麻醉的难题。如何使这类产妇既安全元痛,顺利接受手术,又使胎儿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值得探讨。本文对近年10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由于凝血机能障碍而存在严重的产时出血风险及硬膜外血肿的可能。这是产科及麻醉的难题。如何使这类产妇既安全无痛,顺利接受手术,又使胎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动态观察和分析1例分娩后母亲体内携带的遗传性父本抗原(IPA)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关系。检测患者自妊娠至分娩后2年以及新生儿至1岁时的血小板数变化,常规检测患者幽门螺旋杆菌、CMV、EBV、微小病毒及其他疱疹病毒感染。IPA检测是从基因文库选择8个在中国人群中多态性强的插入/缺失(InDel)多态性位点,设计引物,用巢式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54对健康的母子对,获得平均值作为对照,利用母子间两个有InDel多态性的位点来确定母子之间微嵌合状态,分别检测患者4个时间段携带IPA情况。结果表明,患者从妊娠20周开始血小板减少,最低10×109/L,用丙种球蛋白可使血小板数短期恢复,停药后又迅速减少。未检测到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4例母体内IPA平均值10-5—10-4,该患者产后67 d IPA为3.45×10-3(此时血小板数为14×109/L),明显高于正常值30倍以上,1个月后为1.3×10-4(血小板数256×109/L),5个月为1.2×10-4(血小板数158×109/L),6个月1.5×10-4(血小板数325×109/L),达到正常母体水平,血小板恢复正常。新生儿出生1个月血小板减少(4×109/L),经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恢复。结论:母体存在异常高IPA可能导致妊娠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某女,24岁,因"孕37周,发现血小板减少1天"人院.孕前未行血常规检查.患者因牙龈肿痛、刷牙后时有齿龈出血1周,至口腔科门诊,诊断为"牙龈炎",门诊查出凝血时间未见异常,血小板(血细胞分析仪EDTA抗凝)1×109/L,遂来我科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1.1例 孕妇,36岁,停经37+2周,不规下腹阵痛4小时入院。孕32周时查PLT75×10^9/L,晚孕有牙龈出血现象。入院后复查:PLT50×10^9/L,HB101g/L,WBC8.1×10^9/L,RBC4.05×10^12/L,GR%76.9%,L%19.1%,血凝PT14s、APTT42s。内诊:宫口开大2cm。经产妇头盆评6分,充分各新鲜血及凝血因子的前提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女性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引起,有自发性出血的倾向,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低于100×109/L,因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导致的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除孕妇自身内科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外,还可以由妊娠并发症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产后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P)是新生儿常见的出 血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新生儿的 1%~5%,但在早产儿中发病率可高达 20%~35%[1].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血小板减少症的早产儿和足月新 生儿 很 常见,高 达 三 分 之 一 的 患 儿 血 小 板 计 数 < 150 × 109/L[2].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倾向的...  相似文献   

13.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血小板在体内主要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会指导临床医师抽骨髓检查或输入血小板治疗,鉴别血小板减少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如未被及时发现,会给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及时发现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17例占47.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例占33.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2例占5.5%,其他病因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者2例,Evans综合征1例。血小板减少出现最早孕周为3周,<12周出现5例(13.9%),12~28周出现6例(16.7%),>28周出现25例(69.4%);对血小板减少严重的病例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输注浓缩血小板或IVIgG治疗。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应依据不同病情进行处理。对血小板减少严重的病例,根据不同病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输注浓缩血小板或IVIgG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类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罕见疾病。近几十年来,尽管该疾病的分子发病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发现大部分患者存在异常表达的基因,然而,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诊断也较为困难。本文结合文献和我们的实践经验,对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分类、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学的特点作一综述,以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吕世藩 《新医学》1991,22(4):210-211
80年代以前治疗ITP一般是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如无效则采取切脾2或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80年代以后该病的治疗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应用HD—Ig、环孢菌素、干扰素、达那唑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等。现将其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胎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AIT)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引起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残疾,因而对患病胎儿的产前处理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就这一领域向各位专家提出如下问题并请专家们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衢州市妇幼保健院2000~2005年间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75%(45例)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15%(9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5%(3例)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为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为妊娠胆汁郁积症(ICP).其中GT组不需特别处理,PIH组以糖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ITP组以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IVIG)为主,血小板<50×109/L时输注浓缩血小板.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或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应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