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移位腓骨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7月对有腓骨骨折移位的踝关节骨折136例,按Werbr和Danis踝关节骨折分型:B型79例,C型57例。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100例行髓内针内固定;另外36例用小型加压钢板内固定,腓骨尽量要求解剖复位。结果随访7~39个月,36例小型加压钢板内固定者腓骨达到了解剖复位,其功能恢复满意率为100%;100例髓内针内固定者腓骨有短缩者45例,其功能恢复满意率为55%。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中移位腓骨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部位、复位程度与距骨无菌性坏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距骨骨折脱位36例,其中Hawkins Ⅰ型6例,Ⅱ型12例,Ⅲ型14例,Ⅳ型4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36例中,共发生距骨无菌性坏死6例,根据Hawkins评分标准,除2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外,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 距骨骨折脱位后移位程度和坏死率成正比;良好复位后即使发生距骨坏死,踝关节功能恢复仍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治疗上对精确复位的要求很高,如果治疗后不能达到解剖复位和早期功能锻炼,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明显影响关节功能恢复。因此在处理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时,常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我科自2002年4月到2007年6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62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9%,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戍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上,当发生骨折、脱位或韧带损伤时,如果治疗不当,都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踝部骨折均是关节内骨折,需要完全复位。踝关节骨折复位后的x线片应满足下列要求:(1)必须恢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2)踝关节负重面必须与小腿纵轴线垂直;(3)踝关节面的轮廓应尽可能光滑。三踝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目前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骨折解剖复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我院自2003年5月~2005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踝关节损伤可以由直接暴力引起,但更常见的是间接的旋转、传导及轴向暴力所致。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为早期活动提供充分稳定性。稳定的无移位骨折可保守治疗,而不稳定的移位骨折最好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从而得到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固定,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因此,踝关节骨折若处理不当,易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我科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治疗53例踝关节损伤患,现将治疗方法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上骨折四种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比较四种不同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94例肱骨髁上骨折,34例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22例采用闭合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18例采用切开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2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并随访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肘内翻的发生率。结果: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3.5%。但避免了手术的再次创伤及手术并发症,经济负担低;闭合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组优良率81.8%;切开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3.3%;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优良率95%。结论: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可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对于移位严重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内侧采用前弧形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经腓骨的Gatrllier—chastang手术入路同时切开显露内、外及后踝。整复固定顺序是后、外、内和下胫腓联合。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踝部正侧位及踝榫位x线检查。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治疗各种原因所致pilon骨折28例。根据病情及临床分型分别进行牵引或石膏外固定3例,有限切开加外固定支架8例,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5年零5个月,平均3.8年。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术后合并切口皮肤表浅感染1例,1例术后切口周缘皮瓣坏死,2倒继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pilon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pilon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可获得最佳临床结果,以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等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复位失误原因分析。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71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开放性骨折38例,闭合性骨折33例。根据骨折不同的形态和软组织损伤情况,26例采取了钢板固定,32例采取带锁髓内针内固定,13例采取外固定架固定。结果1例出现外旋畸形,4例骨折远端向内成角移位未完全矫正,导致踝关节面向腓侧外上方倾斜。结论胫腓骨中下段复杂骨折术后功能范围内的成角移位会影响到踝关节轴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4—01/2008—12收治的19例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3个月~1a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局部无畸形,功能恢复满意,治愈率为100%,未见致残或其他后遗症发生。结论:手法复位并给予石膏外固定,是治疗踝关节骨折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方便、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56例踝关节骨折冶疗,总结踝关节骨折治疗经验,方法 内外踝骨折解剖复位后分别以螺丝钉或者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或者用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及伴有胫腓关节分离者以螺丝钉固定,手术的重点放在外踝的治疗上,结果 手术治疗后,经12-18个月的随访,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96.4%.结论 踝关节骨折治疗后的解剖复位是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手术复位内固定是实现解剖复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闭合钢针撬拨术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06/2007-06我们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45例,术后石膏托辅助固定3周。45例全部为新鲜闭合骨折,均获随访。结果:用M 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判,优33例,良10例,可2例,无差。优良率95.6%。结论:克氏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具有优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可塑型夹板治疗80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制作、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预制可塑型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后,上夹板固定,置前臂于屈肘功能位。结果:全部骨折三月内临床愈合。骨折无再移位,随访6月至4年,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塑型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塑型性好,结合纸压垫。固定可靠,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方案的选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功能。方法:通过手术治疗Pilon骨折患者56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1~3a随访,Ⅰ型16例,包括4例开放性骨折全部优良;Ⅱ型30例,包括5例开放性骨折优良27例,可3例;m型10例,包括4例开放性骨折优良6例,可2例,差2例。本组优良率86%。结论: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应用正确的手术复位固定方式,Pilon骨折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踝关节骨折脱位28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不稳定及手法整复失败的踝部骨折脱位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至3.5年,优17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9%。结论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整复达不到复位要求者,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重视骨折脱位的精准复位、可靠固定的同时,重视韧带损伤的存在并予以合理修复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可吸收螺钉、棒治疗踝关节骨折2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棒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踝关节骨折24例,按Philhps复位标准为最低复位标准复位,应用芬兰产百优(BIOFIX)可吸收螺钉、棒固定。结果:随访4个月-3年,踝关节功能,优15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结论:Dams-weber B、C型踝关节骨折可采用可吸收螺钉、棒内固定达到满意的骨折复位效果,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手术关键是恢复腓骨的长度、下胫腓韧带的复位及踝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初期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根据复位失败后的X光片,对骨折线的走行及骨端移位的解剖学特征,进行分型,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结果:83例经初期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73例经再次手法复位达到满意效果。结论:经初次复位失败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只要正确分型,正确的再次手法复位,大部分病例能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尽可能避免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创伤更大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胫腓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2002年12月年2007年12月用单臂外固定架立体交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120例,采用有利于稳定骨折端的措施:固定钉与骨干垂直且两平行立体交叉约70置入,靠骨折端的两枚固定钉尽量靠近骨折端,远端的两枚固定钉尽量靠近外固定架两端,架体与骨尽量靠近,外固定架与骨干组成三棱柱式框架式结构。结果26例27肢在3个月内愈合;78例79肢在3~6个月愈合;16例在6~9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一期愈合率99.1%。解剖复位88肢,功能复位34肢。有2例胫骨端粉碎性骨折,踝关节活动受限,背伸0°,跖屈20~30°。其余关节活动在正常范围。结论单臂外固定架立体交叉固定是较好的胫腓骨骨折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骨折内固定术可使手法不能整复的骨折移位和关节脱位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以防止骨折断端的再移位,避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功能得以良好的恢复。笔者临床护理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永 《临床急诊杂志》2014,(11):672-675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单髁锁定板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3-12我院骨科采用股骨远端单髁锁定板复位固定的Hoffa骨折患者8例,根据Letenneur股骨髁冠状面骨折分类方法:Ⅰ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Ⅲ型2例,分别采用膝关节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开放复位、股骨远端单髁锁定板固定治疗。结果:经过5~34个月,平均18.2个月的随访,8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Letenneur等的Hoffa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标准:优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Hoffa骨折是一种少见的股骨髁部骨折,属关节内不稳定骨折,不论是否存在移位,均应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手术时膝关节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最常用,固定方式较多,临床效果不一。解剖型股骨远端单髁锁定板为临床治疗Hoffa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固定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