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性坏疽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性坏疽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肌肉坏死或肌炎,因其发展急剧、预后严重,此类感染为一种严重大特异性感染。已知梭状芽胞杆菌有多种,引起本病主要的有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等。这类细菌在人畜粪便与周围环境中(特别是泥土中)广泛存在,故伤后污染此菌的机会很多,但发生感染者不多,因为这类细菌战人体内生长繁殖需具备缺氧环境。如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损失、挤压伤伴有深部肌肉损失、扎止血带时间过长或者石膏包扎过紧,邻近肛周、会阴部位的严重创伤等,继发此类感染的几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患部肿胀,产气,肌肉皮肤由红肿到发紫发黑以致坏死,蔓延快,腐肉恶臭,极易引起严重大毒血症,危机生命。本院于2005年7月,收治1例右第一楔骨开放性骨折、第Ⅱ跖骨骨折、跖跗关节脱位并产气荚膜梭菌性坏死性筋膜炎。经过医护人员细致观察和精心治疗护理,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3.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抗生素滥用使得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其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也不断增加,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使病死率增加,引起医疗界广泛重视。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出现,以下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1):32-32
概述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通常发生于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广泛性挫伤,伤口内有死腔和异物存在或伴有血管损伤以至局部组织血供不良的伤病员。患者在各种气性坏疽杆菌侵入伤口后,产气夹膜杆菌产生α毒素、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酶和脱氧核糖 相似文献
6.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多发生在下肢和臀部肌肉丰富部位。气性坏疽杆菌在伤口的肌肉中繁殖,产生多种酶和毒素,引起肌糖原发酵产生气体,分解蛋白质产生硫化氢。气体在组织间隙不断增多,使伤口局部胀裂样疼痛,进行性肿胀。伤口有腐肉样气味,全身出现毒血症,危及生命。极易引起严重毒血症,是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常见多种感染疾病,如腹部感染、口腔感染、妇科感染、外科感染等.这些感染是由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我院应用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厌氧菌感染,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均能迅速改善,治愈率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体虚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仅为4%,表现为头痛、头晕及腹部不适反应),明显轻于甲硝唑及替硝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侵人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病例虽不多见,但该病发展迅猛,致残致死率极高[1].手术患者都有较深的手术伤口,易形成厌氧环境而受到感染,故在做气性坏疽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以保护其他手术病员和工作人员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9.
10.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相关性腹泻(CDAD)主要由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而引起,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引起CDAD的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CDAD大多发生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5~10d。住院患者发生CDAD占抗菌药相关性腹泻(AAD)的15%~25%,病死率约为6%~30%。其发病机制为应用抗菌药后肠道正常菌群被抑制,使CD繁殖并产生毒素A(肠毒素)及毒素B(细胞毒素),引起肠黏膜损伤,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素渗出而导致腹泻及其他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水样便)、发热、腹痛、结肠炎、伪膜性肠炎(PMC)、中毒性巨结肠、脓毒血症甚至死亡。老年、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住院、应用广谱抗菌药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是感染CD的危险因素。CDAD确诊后应停用可疑抗菌药物,可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CDAD复发者可增加10~14d疗程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治疗,多次复发者可应用考来烯胺、益生菌及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1.
酪酸菌与庆大霉素治疗小儿腹泻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3):181-181
目的:观察酪酸菌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患腹泻病儿400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用酪酸菌po,3mo~1a者0.2g/次,2~5a者0.4g/次,6a者0.6g/次,皆tid。对照组用多酶片0.3~0.9g,po,tid,急性腹泻伴粪检中有脓细胞10~20个/HP者,2组均加用庆大霉素2~3万U/(kg·d),分2次po,总疗程为急性腹泻3~5d,迁延性腹泻6~9d。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80.5%,P<0.01。结论:利用微生态制剂酪酸菌治疗小儿腹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肠毒素A(TcdA)和肠毒素B(TcdB)是艰难芽孢梭状杆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我们对已经获得的纯化的重组蛋白TcdA和TcdB与对应的天然肠毒素蛋白的活性和功能进行了比较。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重组肠毒素和对应的天然肠毒素对肠上皮细胞的细胞病变作用、蛋白印迹实验观察对Rac1蛋白的糖基化作用,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肠毒素对肠上皮细胞骨架的破坏作用。结果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肠毒素TcdA和rTcdB其分子量与天然的TcdA和TcdB蛋白大小接近,生物活性与天然的TcdB蛋白相似,TcdA和极微量TcdB具有使肠上皮细胞病变、Rac1蛋白的糖基、细胞骨架塌陷。结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肠毒素A和B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对应天然肠毒素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根据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雷莫拉宁(Ramoplanin)(Ⅰ)治疗艰难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可能与万古霉素同样有效。在这一多中心、公开标记的研究中,86名艰难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患者口服(Ⅰ)200mg(28例)或400mg(29例)每日2次治疗,或万古霉素125mg每日4次治疗,共治疗10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