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10月以来,我们在本病发热期应用出血热合剂,对于防其后备期的出现,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西药组20例与中药组24例治疗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按我国1981年(西安会议)全国出血热防治会议拟定的诊断分型标准。中药组男15例,女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7岁。西药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33~64岁。两组均为发热期病人,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如表一,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不同地区(江苏、安徽、河南、吉林、江西、福建、四川、山东等省)和朝鲜分离到的10株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经适应乳鼠后,发现其中分离自黑线姬鼠(A_9、A_(216)、A_(537)、76/118)和急性期病人血液(陈株、H_(8206)、B_(75)的7株病毒,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血凝活性,而分离自褐家鼠(R_(22)、R_(27))、罗赛鼠(L_(99))的3株病毒,未能直接检出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有较好疗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属中医的温病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基本病机是毒盛血瘀、损肾伤阴。主张以卫气营血为辨证纲领,参照三焦、脏腑等辨证法则,结合本病的五期经过进行辨证。治疗上主张急证急攻,尽早驱邪,运用“清解”“三通”之品,灵活选加温病“三宝”,始终以护养阴津为要务。在用药剂量及方法上不墨守陈规,以“预其护虚”、“先安未受邪之地”。  相似文献   

4.
<正>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病原迄今尚未分离成功,其发病机理及治疗都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发现一些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有免疫机理参与,为了探讨出血热免疫功能的改变与发病机理的关系,我们对37例出血热住院病人进行了各期E—玫瑰花结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总补体的测定。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检查对象和方法一、检检对象:对临床确诊的出血热住院患者37例作了免疫功能检测,并以健康输血员作对照,其中轻型5例,中型8例,重型16例,危重型8例。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细胞免疫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中的作用,作者以汉坦病毒76/118株感染NIH品系无胸腺裸鼠,对其致病情况,进行初步研究。 NIH系裸鼠(nu/nu)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系1983年9月引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属SPF级动物。裸鼠及其同窝表型正常鼠(PNLM)共31只(其中裸鼠21只),21d龄,雌雄  相似文献   

6.
<正> 运铁蛋白(Transerrln)是血浆中β_1球蛋白与铁结合的一种复合物,1分子的蛋白和两个Fe~(+++)结合,1mg 的蛋白最多可以结合1.3μg 的铁,正常血清含量为260mg/100ml。运铁蛋白在肝脏合成,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铁的载体将铁运至骨髓的幼红细胞,与膜受体结合,使铁进入幼红细胞作为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笔者于1983年与1984年用单项免疫扩散法检测了72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共87例次,低于正常者65例次,占74.7%,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病原体可能为病毒,病理基础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低血压、出血现象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中医属温病范畴、温病夹斑。本病病情重,转变快,病死率高,主要侵犯青壮年,以4—7月及10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特提出以下参考意见,希望大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地区1984~1985年确诊流行性出血热167例,重型和危重型60例,占35.93%。调查表明,平原发病区域褐家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出率为6.23~6.82%,小家鼠为4.05%。鼠带毒率与当地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野鼠中未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9.
报道小剂量白细胞干扰素(IFN-α)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步观察。结果表明,IFN-α对轻症组有一定疗效,表现在PHA 皮试反应迅速转阳,肾损减轻,越期率较对照组为高.但重症组似无明显疗效。对IFN 的抗病毒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981~1985年我院在发病率较高地区收治儿童流行性出血热70例,其中18例在门诊或入院初期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误诊原因初步探讨如下。一般资料本组70例中男49例,女21例,均符合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其误诊18例中男10例,女8例。误诊率为25.7%。病程2~3天8例,4~5天5例,6~11天5例。18例中轻中型8例,重危型4例,非典型6例。误诊病种:上感6例,急性胃肠炎、伤寒各2例,败血症、胰腺炎、肾盂肾炎、急性肾炎、急性扁桃体炎、上消化道出血、钩体、肝炎各1例。  相似文献   

11.
观察45例流行性出血热脑电图,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异常率分别为80.77%、100%、85%、72.73%、50%;轻、中、重、危重四型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62.5%、91.3%、100%、100%脑电图变化和流行性出血热各期、各型的病理变化程度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 出血热是一组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本病各地命名不一,在我国称为流行性出血热(EHF),朝鲜称为朝鲜出血热(KHF),苏联称为出血性肾病肾炎(HNN),北欧称为流行性肾病(NE)等。自从1978年有了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方法后,发现本病实际上是由相应病原引起的一大组疾病,但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各不一致,病原相互间有抗原关系,而又有所不同,并各有其不同的啮齿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热(EPidemic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血压下降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为临床主要特征。临床过程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根据出血热的临床及病理上的损害特点,可分为有肾损综合征型和无肾损综合征型两种类型。流行性出血热即为有肾损综合征型;我国新疆地区所发现的出血热则为无肾损综合征型,也称新疆出血热、由蜱传播,国内已分离出病毒。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安宫牛黄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热期病人4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选自1991年8月~1992年1月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动过缓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病人56人分血清进行了免疫学检测。结果证明免疫功能有较明显改变。淋巴细胞PHA转化试验、E花环形成率均低于正常人;发热期、少尿期IgM上升,IgG偏低,至多尿期IgM随IgG开始上升而逐渐下降,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显著;血清中C_3含量发热期降低,少尿期下降最显著,至多尿期始随IgM下降,IgG升高而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从而提示流热的免疫学反应特点符合病毒初次感染反应规律,并且免疫复合物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寄生虫学教研室深入疫区,用间接荧光抗体法,对赣榆、武进县两个出血热疫区的野鼠进行了鼠肺带毒检查。黑线姬鼠的阳性率分别为4.41%和8.0%,进一步证明是我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还发现赣榆县黑线仓鼠的阳性率为2.7%,为我省首次报告。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进一步协作,对阳性标本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病毒学研究中,虽黑线姬鼠、Wastar大鼠、长爪沙鼠已被作为敏感动物,但上述动物感染后不出现症状,亦无明显的病理改变,不能满足防治研究工作的需要。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以鉴别不同毒株的毒力及进一步开展发病机理、防治方法等研究,近来安徽省医学科学研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于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尚缺乏特异的诊断方法,仍根据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和典型的临床五期病程,结合流行病学资科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而确定诊断。但本病病理生理变化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如果不全面分析病情,易引起误诊,现将我们从76年至77年误诊了的34例流行性出血热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本文所谓误诊,系指发病后来院门诊或住院建立初步诊断时误诊者。以后的确诊是根据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临床  相似文献   

20.
<正>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 EHF)是病死率较高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发病机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学者们报告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但在体液免疫功能方而其见解和实验结果都不太一致。为了探讨 EHF 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为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1年10月至1982年3月,对61例 EHF 患者进行了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的研究工作,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