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指肠球后后壁穿透性溃疡大出血术后再出血,多因初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以及未能有效地控制溃疡出血所致。再次手术处理极为困难。现将1964年以来处理9例再次手术(包括院外会诊5例)的经验与教训,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30~55岁。9例共施行手术21次:2次手术7例,3次手术1例,4次手术1例。手术方式:初次手术,Bancroft氏溃疡肠内旷置及缝扎溃疡出血7例次,Bancroft氏溃疡肠内旷置未缝扎溃疡出血2例次。再次手术,溃疡出血缝扎3次,溃疡出血缝扎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扎1次,  相似文献   

2.
我院1975~1979年行胃大部切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35例。有12例做了溃疡切除,无1例再出血。23例行十二指疡溃疡旷置术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其中6例术后再次大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现予报告,以吸取教训。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6~61岁。溃疡病史最短者1年,最长20年以上,均因大量呕血及柏油样便、失血性休克入院。收缩压均在80mmHg以下,红细胞104~330万,血红蛋白最高66%,最低无法比色。输血量最多者8,500ml,最少1,400ml,平均5,580ml。术中发现均为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其中4例为后壁穿透性溃疡,可见动脉血管喷血。此6例共行12次手术,其中1次1例,2次4例,3次1例,3例死亡。  相似文献   

3.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1980年至2002年间收治的26例胃切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有6例术前行急诊胃镜检查,11例行术中胃镜检查,2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11例球部旷置溃疡出血或球后溃疡出血者,采取旷置溃疡切除或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纵行切开、直视下缝合出血点,同时阻断十二指肠周围血管手术;13例吻合口出血者,局部缝扎止血、切除原吻合口,再作毕Ⅱ式重建或行空肠胃Roux-en-Y吻合;还有2例行再次胃切除手术。治愈24例(92.3%);死亡2例(7.7%),均为术后再出血者。结论 术前采用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术中胃镜检查,有利于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防止术后再出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和总结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8月-2000年6月间我院收治11例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出血5例,残胃粘膜损伤出血3例,旷置溃疡出血2例,遗漏病灶出血1例,均再手术治疗痊愈。结论:预防再出血是关键,正确估计再出血病情,把握再手术时机及再手术方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出血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出血行再手术的原因及有效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出血行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手术中发现吻合口出血7例,旷置溃疡出血2例,胃小弯闭锁区出血3例,十二指肠溃疡遗留病灶1例;经切除原吻合口和溃疡旷置,重新胃空肠吻合,仔细缝扎止血等手术,出血停止,13例全部治愈,无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无再出血.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出血应尽早查明出血原因,再手术为治疗术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多为慢性胼胝样 ,久治不愈性溃疡 ,多引起大出血 ,保守治疗效果差 ,选择适当的术式效果佳。本文回顾分析 3 7例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手术治疗资料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80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行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出血手术 3 7例。年龄 3 2~ 68岁 ,平均 5 4岁。男性2 8例 ,女性 9例。有慢性出血史 2 5例 ,首次出血 12例 ,2 4h出血量 5 0 0~ 10 0 0ml(中量出血 ) 2 8例 ,大于 10 0 0ml(大量出血 ) 9例。 3 7例均在入院 6~ 2 4h手术。二、手术方法 :3 7例均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结扎胃十二…  相似文献   

7.
我院1955~1979年经手术治疗高位溃疡伴出血37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对病人损伤较小,疗效尚满意,简介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均为男性。年龄27~69岁,50岁以上者18例。病程最短者为6个月,最长者30年。36例因出血,1例因急性穿孔伴出血住院。11例吞咽稍有受阻感。溃疡直径0.5~6cm。31例溃疡位于小弯侧偏后壁,其中6例溃疡延及贲门;5例距食管胃连接部不到1cm;5例溃疡位于胃小弯偏前壁,其中1例急性穿孔,1例位于胃底后壁。本组复合溃疡2例,多发溃疡3例(除高位溃疡外尚有小弯角切迹溃疡1例、胃窦部溃疡1例、小弯侧贲门及贲门下区各有一处溃疡1例)。术式:胃成形后12例与十二指肠吻合;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再次手术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8例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吻合口出血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旷置后再出血10例,急诊手术探查遗漏病变2例。对术后再出血原因和预防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自 1986~ 2 0 0 2年共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3 2 6例。本组男 2 62例 ,女 64例 ,男女之比为 4:1。年龄9~ 89岁 ,平均年龄 3 8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 74例 ,胃溃疡穿孔 52例 ,其中多处溃疡者 3 6例。穿孔至手术最短时间 4h ,最长时间 48h ,平均约 2 6h。有溃疡病史者 156例 ,腹膜刺激征 3 2 6例 ,膈下游离气体 2 60例。轻度休克者 3 2例 ,并有出血者 16例。行穿孔修补 76例 ,胃大部切除 2 50例。死亡 4例 (1.2 % )。分析 :本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胃溃疡穿孔之比为5 3 :1,男女之比为 4:1,且有年龄偏低倾向。与文献报道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Dieulafoy溃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1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2 0年间 11例Dieulafoy溃疡的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以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为特点。治疗方式 :胃大部切除术 3例 ,1例术后再度出血再次手术 ,因休克难以逆转死亡 ,5例局部缝扎 ,3例局部楔形切除加胃左血管缝扎 ,10例治愈 ,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6例 ,失访 4例 ,随访 5 - 10年 ,1例局部缝扎者第 4年因再次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 ,死因不详。结论 Dieulafoy溃疡大出血时 ,局部缝扎、局部楔形切除加胃左血管缝扎术简单而有效 ,其中后者可能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溃疡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低位后壁溃疡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低位后壁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方式及结果,其中Nisson肠外溃疡旷置14例,改良Nisson肠外溃疡旷置2例,Bancroft肠内溃疡旷置5例,改进的肠内溃疡旷置10例。结果 除1例Bancroft肠内溃疡旷置患者死于术后再次大出血外,其余30例疗效均满意。结论 对不能应用肠外溃疡旷置的患者,应用改进的肠内溃疡旷置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间 ,我院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4 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4 7例 ,男 2 9例 ,女 18例 ;年龄 2 9~ 73岁 ,平均 (45± 0 6 )岁。原发病 :胃癌 5例 ,溃疡病 4 2例。BillrothⅠ术式 6例 ,BillrothⅡ术式 4 1例 ,其中溃疡未切除仅予以旷置的 16例。出血时间最早术后8h ,最晚术后 35d ,平均 (9± 0 2 )d ;1周内 2 6例 ,1~ 2周 13例 ,2周后 8例。中等量出血 (5 0 0~ 10 0 0ml) 19例 ,大量出血 (10 0 0ml以上 ) 2 8例。2 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大出血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5例胃十二指肠急性大出血患者经胃镜确诊并初步止血后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窦巨大溃疡出血2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胃底溃疡出血、胃间质瘤胃镜活检后出血各1例。结果:5例患者经胃镜确诊并初步止血后急诊行腹腔镜手术,疗效良好,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大出血术中能快速处理病灶,止血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食管、贲门癌术后胃腔大出血再手术1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 1990年 1月~ 1999年 1月 ,我们对 412 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术后 2 4小时内发生胃腔大出血 11例 ,发生率为 0 .2 7% ,文献报道为 0 .2 5 %~ 1.98% [1~ 3 ] ,现将再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1例 ,男 9例 ,女 2例。年龄 41~ 71岁。食管癌 8例 ,贲门癌 3例。吻合方法 :机械吻合 10例 ,手工吻合 1例。食管癌均行弓上吻合 ,贲门癌均行弓下吻合。出血部位 :吻合口出血 6例 ,胃闭合部出血 3例 ,胃送吻合器部出血 1例 ,胃黏膜弥漫性出血 1例。出血时间 :所有患者均发生在术后 2 4小时…  相似文献   

15.
胃周围血管阻断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gastricmucosallesionAGML)见于各种危重病例,10%~20%AGML急性大出血需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我院收治6例AGML急性大出血病人,在药物止血无效后施行胃周围血管阻断术,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25~67岁.其中5例无溃疡病史。发生出血时间,例1为肝、胃破裂修补术后第4天.例2、例4于饮酒2~3小时后.例3、例6服用解热止痛药物1天后.例5为溃疡病芽孔术后1天。6例均有呕血、黑便,出血量1700~2500ml,均经药物止血、输血等治疗24~48小时后仍出血不止,再次呕血或…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74年11月至1985年末因溃疡病而行胃次全切除术854例,其中9例(1.05%)因术后胃肠道出血而再次手术。本文对其出血原因及其处理做如下探讨。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22~58岁。术前有2例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症住院,余7例均有溃疡病史(经胃镜或钡餐确诊)。胃次全切除9例中8例行B—Ⅱ式半口胃空肠吻口术,1例B—Ⅰ式吻合,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旷置,余8例溃疡均切除。术后发生出血时间短者2小时,长者13天。再手术时出血部位:吻合口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对 13例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 ,并与 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比较 ,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1.腹腔镜组 :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间收治 1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 ,其中胃穿孔 5例 ,十二指肠穿孔 8例。本组患者年龄 2 8~ 4 7岁 ,平均 4 1 6岁 ,穿孔时间 4~ 10h ,平均 6 5h ,穿孔直径≤ 1 0cm ,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2 .开腹组 :对同期收治的 9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开腹手术 ,其中 4例为胃穿孔 ,5例为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年龄32~ 4 8岁 ,平均 4 4 3岁 ,穿孔直…  相似文献   

18.
近期出血是胃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往往病情较危重 ,出血部位难以确定 ,处理较为困难。老年病人由于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 ,代偿能力差 ,常并存内科慢性疾病 ,加上手术打击 ,病情显得尤为复杂。我科从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行全胃切除、胃大部切除、胃癌根治术 45 0例 ,发生近期出血 16例 ,占 3 5 % ,其中老年人 (6 5岁以上 ) 10例(6 2 5 %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全部治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2例 ;年龄在 6 5~ 74岁 ,平均 6 8岁。均为择期手术。其中胃溃疡 1例 ,十二指肠球溃疡 2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7例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临床资料。其中 3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2例为球后溃疡。手术方式 :12例球后溃疡行Billroth Ⅱ式 ,35例球部溃疡行Bancroft术式 ,溃疡肠腔内旷置 ,十二指肠前壁部分做成舌形瓣与溃疡贴壁缝合。结果  1例十二指肠漏 ,所有病例顺利康复。随访 9个月~ 5年无再出血。结论 该术式相对简单 ,创伤少 ,止血确切 ,并发症少 ,再出血率低 ,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为球后溃疡。手术方式:12例球后溃疡行Billroth-Ⅱ式,35例球部溃疡行Bancroft术式,溃疡肠腔内旷置,十二指肠前壁部分做成舌形瓣与溃疡贴壁缝合。结果1例十二指肠漏,所有病例顺利康复。随访9个月~5年无再出血。结论该术式相对简单,创伤少,止血确切,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