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82例I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曲美他嗪。比较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观察组NT-proBNP、LVESD、LVEDD值低于对照组,LVEF及S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M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降低NT-proBNP水平,促进心功能改善,利于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以及黏膜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CO、E/A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黏膜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ACS,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脑心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4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和利脑心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P-选择素(Ps)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水平、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脑心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浆Ps水平、CRP水平,减轻脑缺血损伤,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及对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对10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标准氯吡格雷疗法即术前3 d服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随后75 mg/d维持量),试验组给予大剂量氯吡格雷疗法(术前3天服氯吡格雷600 mg负荷量,随后150 mg/d维持量或75 mg bi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采集外周静脉血,并分析两组血浆GMP-140的水平.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所得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对照组GMP-140较术前无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GMP-140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示:对照组ISR发生率10%,试验组ISR发生率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试验组ADP诱导的GMP-14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SR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提示大剂量氯吡格雷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表面的GMP-140表达,从而能明显降低ISR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ACS患者281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140例和氯吡格雷组141例,替格瑞洛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口服负荷剂量替格瑞洛180mg,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口服;氯吡格雷组PCI前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mg,PCI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口服.比较2组术后24 h血肌酐、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并随访8个月观察2组终点事件、支架内再狭窄、出血、呼吸困难、造影剂肾病等发生情况.结果 替格瑞洛组术后24 h血肌酐水平((119.41±22.10) μmol/L)高于氯吡格雷组((99.03±19.14)μmol/L)(P<0.05),肌红蛋白水平((15.67±5.61)μg/L)低于氯吡格雷组((20.22±7.31)μg/L)(P<0.05),2组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替格瑞洛组终点事件发生率(5.71%)低于氯吡格雷组(10.64%),支架再狭窄率(2.14%)低于氯吡格雷组(3.55%),轻度出血发生率(5.71%)高于氯吡格雷组(2.13%)(P<0.05),2组严重出血、呼吸困难、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替格瑞洛可有效降低ACS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等终点事件发生率,并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粥样斑块性质的关系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2例,ACS患者76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40例和冠脉造影阴性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PA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sCD40L,并对ACS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成像.结果:血浆PAPP-A和sCD40L浓度在AMI组、UAP组和SAP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SAP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在冠脉病变单支组、双支组和三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向心性斑块和偏心性斑块之间,稳定性斑块和易损性斑块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CS未合并DM与ACS合并DM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血浆PAPP-A和sCD40L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862,P<0.05).结论:血浆PAPP-A和sCD40L能够反映ACS患者癍块的易损性,与ACS患者危险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上评价ACS患者危险程度的简单、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可匹林组69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300mg,之后以100mg/d维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66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各300mg,之后以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维持。另选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30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争CR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IMOL)浓度。结果 治疗前2组ACS患者血清hs-CRP、sCIMOL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治疗后2组ACS患者血清hs-CRP、sCD40L浓度均明显下降(均P〈0.01),但氯吡格雷组较阿司匹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具有独立的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动脉硬化炎症反应,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陈亮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473-2474
将本院6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肌钙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肌钙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在ACS中的疗效理想且治疗安全,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将80例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继续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停用氯吡格雷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服药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后,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2/40)明显高于对照组15%(6/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随访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5%(2/40)明显低于对照组15%(6/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够降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74-4475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收治的180例ACS患者,观察组90例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h血肌酐等水平,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出血和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的血肌酐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肌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心源性死亡、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51.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与氯吡格雷相比较,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显著,更能有效减低能ACS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