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致死性药物相互作用时有报告.如三唑仑与阿米替林.氟西汀与氯氮平.喷司他丁(pentostatin.酶抑制剂)与环磷酰胺等。据美国估计.从1966年到1996年的30年中共39个前瞻性研究统计表明.住院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2%.仅1994年因此而死亡者为106000  相似文献   

2.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泉海  王霞 《首都医药》2004,11(8):41-43
目的对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种类及其应用方案的研究近况进行归纳、总结。方法检索近年文献,综述评价。结果单独使用易导致耐药株快速出现,故临床治疗宜采用联合用药,疗效可显著提高。结论HIV只能治疗不能彻底灭活,联合用药治疗的目的是为延长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病毒载量以保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与常用抗心绞痛药物相关的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陶佩珍 《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1):842-846
对临床应用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其名包括核苷类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扎西他滨,司坦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tenofovir及2个复合制剂双汰芝和trivizir;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那平,地位韦啶及efavirenz;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利托那韦,茚地那韦,奈非那韦,安普那韦及复合制剂Kaletra。  相似文献   

5.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遏止AIDS的迅猛流行,降低AIDS的发病和致死,针对HIV-1感染的各个环节,人们研制出一系列抗病毒药物,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治疗经验,提出药物研究的重点方向是:有多个作用靶点、能作用于感染病毒的细胞、调节机体免疫等。目前正利用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寻求中药抗HIV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首例艾滋病(AIDS)于1981年6月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确认以来,艾滋病横行肆虐于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截至1998年底,全世界仍存活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总数为3340万,已死亡1390万,两数共计达4730万。1998年全世界新增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580万,平均每天有16000HIV新感染者。在全球范围内,AIDS是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按目前发展趋势可预测,在不久的将来,AIDS死亡将替代一些常见死因而进入五大死因之列。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以来,HIV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尤以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必须予以高度警惕,严格控制。截至1999年9月,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HIV感染者15080例,其中AIDS477例,死亡224例。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HIV感染者可能已逾40万。仅1998年,全国共报告HIV感染者3306例,其中AIDS136例,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在1994年  相似文献   

7.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玉永  杜江涛  向明 《医药导报》2003,22(12):854-855
近年来,抗艾滋病(AIDS)的新药和疗法不断出现,如①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核苷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蛋白酶抑制药等;②免疫调节药物;③抗机会性感染等;④“鸡尾酒”疗法;⑤AIDS疫苗;⑥抗AIDS中药等.AIDS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大部分在不发达国家,寻找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的药物和疗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抗艾滋病药物的发现及使用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治疗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特定部位的HIV病毒。为此,人们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制备各种形式的抗艾滋病药物递送载体,如纳米粒、脂质体、树状大分子等,希望针对不同细胞和解剖学的病原体库进行靶向药物递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抗艾滋病药物靶向制剂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唐密密  江沛  李焕德 《中南药学》2012,10(8):608-613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第1代抗精神病药,代表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硫利达嗪等,由于它们不良反应多[1],如代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QTc延长、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大及体重增加等,现已逐渐被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即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取代.Leucht S等[2]对第1代抗精神病药和第2代抗精神病药进行了meta分析,认为从整体作用上讲,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氨磺必利4种药物要优于第1代抗精神病药和其他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本文在回顾大样本文献的基础上,从药物代谢酶和P-gp两方面对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氨磺必利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万红 《中国药业》2020,(6):32-3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药物与精神科药物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美国Medscape网站药物相互作用查询功能,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治疗药物代谢动力学入手,分析其与精神科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 CYP3A4强效抑制剂利托那韦、克拉霉素、伊曲康唑等会抑制主要经CYP3A代谢的精神科药物清除而升高其血药浓度,从而引起严重或致命的不良反应;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特别是环丙沙星是CYP1A2的强抑制剂,可抑制氯氮平的代谢,导致氯氮平中毒致死;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同样会影响精神科药物的疗效。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物与精神科药物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临床用药时应高度重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植物药即由植物提取精制而得的天然药物,多来源于俗称本草的中药。近年来,植物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日益增多,引起诸多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与其攸关重要的环节是人体内细胞色素P450和ABC转运体家族参与的药物四大转运过程,因此研究其作用机制对降低相互作用发生率及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临床常见植物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及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同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免疫抑制药对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是卓有成效的,但是不同患者的临床用药有着很大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差异。遗传变异对人与人之间药物处置、药效以及毒性差异的影响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系统地地概述了现阶段已用于临床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免疫抑制剂与人体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包括与免疫抑制药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相关的酶的基因多态性、供体基因多态性、药物作用靶位基因多态性。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畲药食凉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丽  鄢连和  杨婷婷  吴婷 《中国药师》2015,(6):1004-1026
摘 要 目的: 探讨畲药食凉茶的生物学特性与野生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汇总1989~2014年间食凉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对食凉茶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食凉茶野生资源分布较窄;其主要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等化学物质;食凉茶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菌等药理作用。结论: 通过对食凉茶研究进展的阐述,为进一步扩大食凉茶的种植、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食凉茶保健品及其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靠支撑。  相似文献   

15.
30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的防晒潜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张耕  陈军 《中国药师》2010,13(7):935-937
目的:为从中草药化学成分中寻找天然防晒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0—400nm对30种中草药化学成分样品液进行扫描,并进行紫外吸收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其中17种中草药化学成分具有防晒潜能。结论:中草药化学成分作为天然防晒剂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紫外吸收特性考察作为天然防晒剂的初筛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抗艾滋药物茚地那韦、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的HPLC快速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GRACE prevail C18色谱柱(7 mm×53 mm,3tm),以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30∶70)为流动相,流速:2.0mL· min^-1,柱温30℃.采用相对容量因子和紫外光谱相似度双指标进行定性;相对校正因子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上述条件下,茚地那韦、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完全分离,可采用一个色谱体系实现对3种药物的分析;采用双指标(紫外光谱相似度和相对容量因子)进行定性,结果 准确可靠;相对校正因子含量测定法,能有效减少对照品的使用,系统上加快了药品的分析速度.结论 抗艾滋药物HPLC快速检验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近红外快筛技术确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药与化学药联合治疗,以期优势互补,其历史源源流长,本文分析联合应用的机制和治疗优势,以及不合理联用的原因和风险,探讨临床药学工作对不合理联用的干预作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论述。结果及结论:更好地发挥中西药联用的优势,同时规避其不合理联用所带来的治疗风险,成为临床应当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第三间隙积液(third space fluid,TSF)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腹腔积液等。TSF是影响抗肿瘤药物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的潜在因素。药物可经体循环分布于TSF,对TSF产生治疗作用;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减少,或可降低全身抗肿瘤疗效;若在TSF中蓄积则可能引发毒性反应。本文综述抗肿瘤药物在恶性肿瘤伴TSF患者中的PK研究进展,总结药物在血液和TSF中的PK特征,以期为患者安全、有效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卢奕  张雁  李东 《中国药业》2013,22(13):7-9
目的建立检测中药制剂中可能非法添加的8种化学抗真菌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Luna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00~400 nm;柱温为35℃。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氟康唑、灰黄霉素、酮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硝酸益康唑、硝酸咪康唑、盐酸特比萘芬8种抗真菌化学药物可得到有效分离、检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2%,90.63%,95.88%,99.34%,97.82%,97.16%,97.91%,85.12%,RSD分别为0.30%,0.21%,0.41%,0.36%,1.39%,0.39%,0.52%,0.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中药制剂及中成药中抗真菌化学药物的筛查。  相似文献   

20.
化疗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脑瘤及脑转移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对其治疗方面,血脑屏障被认为是阻止化疗药物进入脑组织进而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但临床研究发现,脑瘤及脑转移瘤患者的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至少被部分破坏。本文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传统的化疗药物及近几年内一些化疗新药透过血脑屏障的药动学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几种方法。结果及结论:随着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新方法的出现及新的化疗药物的发展,化疗将在脑瘤及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