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T增强扫描在CT检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增强扫描的效果可直接影响影像上的诊断,其中病人能否很好地配合检查对扫描效果又可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既可让病人心情放松地接受检查,又可满足医疗诊断的需要。现结合临床实践,谈几点CT增强扫描病人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CT增强检查,是指在 CT扫描前经静脉注入水溶性造影剂后再行扫描的检查方法,是CT室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检查在提高病变显示率,肿瘤的定位、定性及病变的鉴别诊断等诸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增强护理工作是使CT增强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先决条件,为使CT增强检查护理达到系统化和规范化,保证CT增强质量和医生诊断需要,将我们CT室CT增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CT检查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了能充分发挥CT增强扫描的优势,在诊断、鉴别诊断中增强扫描检查已经是一种常规检查手段了,而基层医院即使有螺旋CT,但配备高压注射器的医院也不是太多,这样就会给CT增强扫描技术带来困难,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我科在无高压注射器的情况下使用国产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在扫描技术方面进行了改进并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与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140例,均行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将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2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采用Kappa检验。结果:140例中病理学确诊肺癌76例,良性病变64例。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K值分别为(81.43%、81.58%、81.25%、0.672),(80.0%、63.16%、100.00%、0.601)。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与支气管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敏感度、特异度与支气管镜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特异度高于CT增强扫描检查,但敏感度和准确度低于CT增强扫描,肺癌的初步诊断应首选CT增强扫描,临床确诊需要结合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CT增强扫描中过敏反应假阳性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琼 《西南军医》2008,10(4):143-143
CT增强扫描在CT检查中日益广泛,CT增强扫描可以发现CT平扫时不能发现的病变,还可以进一步提高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而且对于某些疾病的定性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间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包括碘过敏皮试中),出现17例假阳性患者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CT扫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而CT增强扫描又是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提高病变的显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笔者应用离子型造影剂行增强扫描120例,无一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现将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CT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CT增强扫描是诊断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CT室护理工作渗透于CT检查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CT检查工作始末,影响着CT室工作质量。我院为了提高CT增强扫描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和治疗效果,针对CT增强扫描的患者采取了以下规范的护理措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涛  韦炜  韩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11):869-872
目的:探讨CT在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CT表现并对CT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其中常规CT扫描并增强6例,螺旋CT扫描并双期增强扫描4例。结果:胰岛素瘤5例,大小为0.9-2.0cm。3例常规CT平扫并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2例螺旋CT平扫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在动脉期为高密度,门脉期为等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5例,大小为2.0-6.0cm,其中3例常规CT平扫,1例未发现肿瘤,2例呈不均匀密度,均匀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呈周边明显强化,中心稍强化、均匀强化;2例螺旋CT平扫呈不均匀密度,双期增强呈周边强化,不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对于>2cm的胰岛细胞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而对于<2cm的肿瘤检查方法直接影响病变的检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增强靶扫描在肺部结节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5例均系拟诊肺癌,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肺部结节病灶进行增强靶扫描。结果:25例中有14例明确诊断,9例可疑,2例误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扫描。结论:增强CT靶扫描有助于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是肺结节检查的有效手段,在肺结节病灶检查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CT增强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CT平扫过程中,为了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需要从患者的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从而达到对各种良恶性疾病的诊断目的,在病人进行增强扫描前做好必要的护理准备工作,能够收到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泌尿系增强的延时方法及重建对临床诊断的价值。以补充常规检查如超声、静脉尿路造影(IVU)、MRU的不足。方法:对临床泌尿系37例患者行螺旋CT普通扫描、增强扫描、增强延时扫描及三维重建的后处理。扫描分别选三种层厚6.5mm、3.2mm、1.3mm。结果:对尿路梗阻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和梗阻程度其诊断率100%达到临床影像诊断效果。对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显示优于IVU和MRU。螺旋CT对泌尿系增强扫描层厚过大所重建图象不连续不能达到有效诊断效果。扫描层厚过薄其重建数据过多而影响重建速度及工作效率,患者不能常时间屏气而使图象产生呼吸动等假像。结论:多排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及重建功能强大为各种增强扫描成为现实。笔者就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增强及延时扫描的参数方法对3D、MPR、4D重建等进行了探讨。泌尿系完整的检查往往需要多个常规影像检查组合才能完成诊断。即如此有很大一部分病例诊断应较困难。螺旋CT对泌尿系增强扫描后,三维重建成像在泌尿系充盈高密度对比荆下分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CT增强扫描是在常规CT扫描后,发现异常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力,确定诊断,利用造影剂按一定速度注射到静脉血管中,通过血液循环到病变组织区域,使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用造影剂根据密度不同而提高分辨力的一种疗法。CT增强扫描中静脉的选择及穿刺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CT增强扫描的前题,根据不同情况和静脉的性质有不同的穿刺技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普及,腹部多期增强扫描逐步成为各大医院CT检查的常规.提高了腹部各脏器病变的检出率与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而如何掌握好扫描条件是影像科医生和影像技术人员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关系到影像检查的质量和检查结果的正确性。本文通过在上腹部增强扫描过程中选用不同造影剂剂量、不同注射速率、不同扫描延迟时间的选择测量其强化峰值,从而比较不同条件下增强效果的差异,从中选出合理的条件组合。有利于提高影像质量、提高诊断符合率,同时可减少造影剂用量、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小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PET显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肝脏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PET联合CT增强扫描在肝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穿刺活检组织检查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原发性肿瘤16例,先行全身18F-FDGPET显像后再行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将所得结论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8F-FDGPET联合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原发性肿瘤的阳性率为93.7%,单PET显像阳性率为62.5%,单CT增强扫描阳性率为81.2%。结论:PET显像联合CT增强扫描较单独PET显像或CT增强扫描对肝脏原发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有明显的提高,因此PET显像联合CT增强扫描在肝脏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CT增强扫描是在CT检查中为发现疾病和定性诊断而做的常规检查方法。做CT增强扫描时使用的CT造影剂,对绝大多数患者是安全的,但也有极少数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为探讨CT造影剂副反应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我们对本科近年来的13523例CT增强扫描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CT检查过程中,部分病人因诊断需要而行CT增强扫描。即静脉给予碘造影剂以增强不同组织问的对比度: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有极少数病人应用造影剂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全身发热(属正常药物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休克直至死亡。即使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的病人,也不能排出特异反应的发生。为此,增强扫描前首先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并在《注碘志愿书》上签字,仅此这一手续,就会使患者及家属在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CT扫描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检查项目,而CT扫描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诊断报告的准确性,一张好的CT片可以为CT诊断及临床大夫提供丰富的信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的证据,本文就以下几点对技术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CT诊断质量高低的最首要条件取决于前期CT扫描计划工作质量的高低,而CT扫描设计与质量控制会直接影响到CT诊断的准确性,但对多数轴位CT解剖细节的显示,.应在明确临床检查目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通过我们的先期精确的CT扫描,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将人体病理状态下的CT特征充分显示出来,为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和工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十分重视CT的扫描设计与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肝占位性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的诊断阳性率,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对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3.33%、88.00%及82.14%,而CT增强扫描分别为88.89%、92.00%及85.71%,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种检查方法对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20.
肾损伤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螺旋CT在诊断中起到及其重要作用,为临床提供了准确而可靠的诊断依据,现就螺旋CT增强及延迟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