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率的不断增加,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也在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眼部健康。对青少年近视进行综合防控,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病率的工作迫在眉睫。笔者主要通过对综合防控前(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300例青少年视力情况的调查,以及结合部分学者对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研究情况,分析了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旨在为相关部门更有效地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低,甲状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儿童和青少年曾接触过放射线的,成人期易出现甲状腺癌。甲状腺癌依其病理形态和生物学特征,可以分为四型。即: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甲状腺癌多因情志不疏,肝郁气滞,痰湿凝聚引起。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痰湿型(多见于初期)、阴虚肝旺型(多见于癌肿累及喉返神经,或放疗、手术后)、气血双亏型(多见于后期,或放疗后复发者),治宜化瘀解毒、理气化痰、养阴平肝、益气养血。郑教授以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慈丹胶囊等国家准字号中成药、经验方随证加减,灵活用药,取得显著疗效。另总结并强调以药物治疗为主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事项。  相似文献   

3.
德国埃森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成果,即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患眼癌的概率是较少打移动电话者的3倍,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表手机辐射可致癌的正式声明。此前有科学家指出,手机辐射可导致大脑细胞暂时受损。  相似文献   

4.
蔡云  孙烨  刘昳  王锐  何群英  邱根全  孙喜才 《陕西中医》2006,27(11):1432-1434
目的:白术挥发油对癌性恶病质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的影响。方法:(1)C57BL6小鼠接种Lewis(小鼠肺腺癌)建立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2)采用白术挥发油对癌性恶病质鼠进行治疗,(3)观察癌性恶病质鼠治疗后生理状况(体重、摄食量等)的改善,(4)用RIA检测癌性恶病质发生、发展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如TNF-α、IL-2的水平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治疗荷瘤小鼠相比,白术挥发油能明显阻止癌性恶病质鼠体重下降,增加其摄食量,延缓肿瘤生长。血清IL-2水平升高,TNF-α水平同时明显下降。结论:白术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癌性恶病质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和呃逆等.其伴发的食管外症状多有胸骨疼痛、咳嗽和哮喘等.根据其有无内镜下食管黏膜损害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和Barret 食管等.Barret 食管可发展为低度或高度异型增生、黏膜内癌和浸润性癌[1].近年来,随着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现代中医学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了研究,现将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特别容易侵犯冠状动脉,是儿童及青少年冠状动脉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川崎病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笔者对1992年4月-2002年4月我院13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罗凛 《河南中医》1994,14(5):306-306,308
癌症病因病机与辨治刍议罗凛《江西中医药》编辑部(330006)主题词癌/中医病机,癌/诊断,癌/中医药疗法祖国医学中无“癌症”之病名。但类似的记载早在《内经》中就已出现,称为“肠罩”、”石假”、“筋瘤”等。《直指方》有“癌疮”名,明代《外科启立》则称...  相似文献   

8.
炎性微环境在结肠“炎-癌”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介导的结肠“炎-癌”转化过程与中医“伏邪理论”具有相似性。本文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黏蛋白1(MUC1)之间的交互关系介导的结肠炎性微环境形成机制,认为异常表达的MUC1可作为“伏痰”的研究指标,进一步提出在临床早期治疗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时,应以扶正透邪为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健脾化痰、调气化痰、清温消痰、活血解毒化痰等治法,以有效干预结肠炎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为妇科肿瘤首位。恶性肿瘤多是正气亏虚,癌毒聚留而成,其转移中医称为"传舍",主要和经络、藏象相关。卵巢癌主要通过种植转移、局部蔓延、血行播散等方式,引起腹盆腔、腹膜、肺、肝、骨和脑等部位的转移。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基于癌毒的性质(易伤正气、沉伏、发病猛烈、善行、易与痰瘀凝结等)以及卵巢与经络和和脏腑之间的联系,从中医理论探讨卵巢癌转移的病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比利时一项新的研究,圣约翰草(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可用来治疗膀肤癌。Leuen大学药学系的Peterde Witte和大学医院的Luc Baert等正在采用金丝桃素(从该草药中提取的成分)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及腰部痉挛性疼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肢冷,患者以青少年为多。临床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和继发性痛经(Secondaey Dysmenorrhea)。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指由于生殖器官某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及预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青少年颈椎病很少有人研究,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高中学生中时有颈椎病发生,比例约占学生总数15.79%,年龄均在15—19岁间。通过对500余名高中、小学生的坐姿、睡姿调查发现: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铅笔习字和枕高不合标准—使坐姿、睡姿改变—迫使颈椎生理弧度改变—颈部生物力学早期综合性失衡—颈部解剖学、组织学改变—最终出现病理学改变—颈椎病发生。X线平片证实:学生颈椎病主要是颈椎曲度值改变,与增生关系不大。并针对青少年颈椎病出现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一套保健措施,自编《青少年颈部保健操》。希望引起学校、家长、教育、卫生等对青少年颈椎病预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当今科技进步无疑是飞速的,电脑、手机、网络、MP4……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惊喜、快乐也是毋庸置疑的。但诸如“手机指”、“颈椎病”、“干眼病”等“现代病”也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大家。如今,“现代病”又添了不少新病种,“资讯依赖症”、“电脑失写症”、“视频眼症”等等,这些“新丁”影响着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所说的“痰”,是指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而产生的有形之病理产物。其中包括可咳、吐而出的肺、胃之痰;位于体内外的瘰疠、瘿、瘤、岩(癌)、流痰、痰核、痰块、痰包等聚而有形之痰;位于脏腑、经络、肌肤、筋骨、器官、血脉之中的难以直观之痰。体内一旦有痰生成,而且达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时,便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包括多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15.
通过总结归纳近十年中医学者对于肿瘤骨转移文献,以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法则。转移性骨肿瘤的病机可高度概括为正虚邪实,其中正虚以肾虚、阳虚为主,邪实则包括癌毒、痰瘀、寒凝等病理产物。故临床治疗当补肾填髓以扶正,配合解毒抑癌,破瘀化痰,温阳散寒等诸多治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525-2525
瑞典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会使他们罹患脑肿瘤的几率增加4倍。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临床观察,总结导师周仲瑛教授诊治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对肝癌的病机认识。认为内外合邪产生多种病理因素,如气滞、血瘀、痰凝、湿浊、湿热、火郁热毒错综夹杂,则癌毒内生。癌毒是肝癌致病的病理关键。作为特定的病理因素,癌毒具有复杂性、隐匿性、复发性、扩散性、猛烈性、凶险性、循环往复性等诸多特点。在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癌毒炽盛贯穿始终,即便是在病程后期,正虚邪亦盛。肝癌病理性质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癌毒为标,气阴两虚、气血亏虚为本。肝癌病位在肝胆,与脾、肾密切相关,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8.
程海波 《中医杂志》2014,(20):1711-1715
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癌毒病机理论是中医肿瘤病机的创新理论。从癌毒的概念,癌毒的产生,癌毒的病理属性,癌毒的致病特性与机制,癌毒与正虚、气郁、痰瘀的关系及从癌毒辨治肿瘤的原则等方面,阐明癌毒病机理论的核心内容,为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中医药辨治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含小白菊内酯的小白菊提取物外用于收缩血管,抑制血管生成和皮肤非炎性红肿(特别是黑眼圈、珠状静脉、瘢痕、外伤后遗症等),也可防治与血管相关的皮肤病症,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黑素瘤、皮肤淋巴瘤,以及血管瘤如血管肉瘤、卡波济氏肉瘤,肉芽过多创伤、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多形红斑、红斑痤疮、紫外线损伤、牛皮癣、  相似文献   

20.
<正>癌性恶病质是以持续性骨骼肌丢失(伴有或不伴有脂肪组织丢失)为特征,不能被常规营养支持完全缓解,逐步导致功能损伤的多因素综合征[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主要发病机制包括[2]:外周因素和中枢因素所引起的大脑进食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及细胞因子改变炎性微环境的影响。癌性恶病质患者表现出肌肉消耗、进食障碍、癌性胸腹水等,最终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