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药处方是调剂配药的依据,医生根据治疗需要,在处方的药味前常冠以“川、浙、炙、生、炒、煅”等字样,或在药味后注明“先煎、后下、烊化、冲服”等后缀,这表明医生对某些味药的品种质量、炮炙方法和煎煮服用,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正确、合理使用药品,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我们在1982年5~7月随意抽取某医院十天门诊处方,共11,078张,进行处方书写规格和用药的调查分析,情况如下:一、处方书写规格:①有3,322张(约占30%)不写明年龄岁数,只写“成”字。小儿科处方基本上写明年龄。年龄与药物剂量有很大关系,儿童与老年人应酌减剂量。不注明年龄,药剂人员配方时无法审核药物剂量。②有8,270张(约占74.7%)处方无门诊号。万一发生用药差错或调查门诊病人用药是否合理时,找病历很困难。③有5,50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条件对砂仁挥发油煎出量的影响,为砂仁的煎药使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方法:以汤剂中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煎药方法,以煎次、砂仁处理与否,浸泡与否,煎煮时间为4个因素,选用一煎、二煎,捣碎、不捣,浸泡0h、0.5h,煎煮2min、5min、10min、15min,为因素水平实验筛选,采用挥发油微量测定法测定各供试样品挥发油含量,以各供试样品挥发油含量评价汤剂质量,实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结果:以A1B2C2D2制备的汤液中挥发油的量最高,即捣碎浸泡0.5小时后下2分钟煎2次为最佳方法。结论:砂仁煎煮使用较为科学的方法是捣碎单包浸泡半小时后,在第一火离火前2分钟后下,第二火时将砂仁包先取出,不与其它方药混煎,也在第二火离火前2分钟后下,以提高汤剂挥发油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张珍玉治疗经期延长的辨证和用药规律。方法:筛选张珍玉1997~2005年应用中药治疗经期延长处方47首,将辨证和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肝气郁结是张珍玉辨证经期延长的主证;处方涉及中药41味,用药频次前6位为:砂仁、人参、当归、柴胡、炒白芍、炒白术,处方中常用药对组合前5位为:人参、砂仁,人参、当归,当归、砂仁,炒白芍、柴胡,人参、炒白芍。结论:张珍玉治疗经期延长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体现了张珍玉"从肝论治"的诊疗思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进行药师培训在提高门诊药学服务质量方面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07年03月至2010年01月我院进行药师培训前开具的2000张处方及2012年06月至2014年01月我院进行药师培训后开具的2000张处方,对比分析这些处方的合格率及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对2007年03月至2010年01月我院门诊收到的2000张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这些处方中,有630张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50%)、330张不合格处方、1670张合格处方(占83.5%)。在330张不合格处方中,有116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35.15%;有214张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或格式错误的情况,占64.85%。对2012年06月至2014年01月院门诊收到的2000张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这些处方中,有抗菌药物处方630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1.50%)、不合格处方110张(占5.5%),合格处方1890张(占94.5%)。在不合格处方中,有不合理用药处方50张(占45.5%)、书写不规范或格式错误处方有60张(占54.5%)。结论:与进行药师培训前相比,我院在进行药师培训后开具的处方质量明显提高,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有所下降。可见,门诊药师只有进行不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加强药学知识的积累,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驳回情况,提高医生开具处方准确率,便于药学服务于工作。方法:对我院西药房2015年1月到12月份处方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5年1月到12月份处方进行统计,其中驳回处方为15905张,主要表现在(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7)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结论:提高医生开具处方合格率,增强药学人员审方业务水平,避免错误处方流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本院1983年1、4、7、10月共37103张门诊处方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结果在37103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占6.13%。其中,配伍禁忌处方占57.9%,配伍及用法用量不当处方占36.36%,重复用药处方占4.57%,无效配伍处方占0.35%,书写不完整处方占0.66%。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过对1998年1年间医院门诊处方的抽取分析,了解我院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一些基本情况,以期对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有所裨益。1资料与方法从1998年的门诊处方中,抽取每月第一、三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全部处方83954张(其中西药处方56954张,中药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在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后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查我院门诊西药房2008、2009年各4800张普通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并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2008年合理处方4128张,合理率86.00%:不合理处方数672张,占抽查处方数的14.00%,其中缺项处方288张,占不合理处方数的42.86%,不合理用药处方384张,占不合理处方数的57.14%:2009年合理处方4560张,合理率95.00%;不合理处方240张,占抽查处方数的5.00%,其中缺项处方48张,占不合理处方数的20.00%,不合理用药处方192张,占不合理处方数的80.00%。结论处方点评工作是事后干预评价,但它对合理用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贯彻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动态分析医院门诊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寻找持续改进措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每月门诊处方400张和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每月门诊处方600张,合计分别为4800张和72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逐张审查,记录每张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分别统计各种不合理原因在处方中出现的比例。结果 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有不合格处方3556张,占抽查处方的74.08%;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有不合格处方1435张,占抽查处方的19.93%。不合格原因主要有处方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适宜两方面。结论使用药品商品名、急三慢七、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医院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持续改进和提高处方质量,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了解我院合理用药情况,我们对1994年4~6月份25683张门诊和住院处方进行了调查分析,不符合处方标准约5391张(21.1%),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71张,占被调查处方0.27%,现就典型例子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提高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对住院病人药物配伍作了调查分析。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983年12月~1984年10月份住院处方7,989张,病历34份,做了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在7,989张处方中,合并用药者3,647张,其中合理配伍者3,031张,占合并用药处方的83.11%;不合理者616张,占16.89%。合并用药不合理的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我院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门急诊处方含有口服降糖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结果门急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13 660张,其中单一用药处方10 428张,联合用药处方3 232张,在联合用药处方中有9张重复用药处方。结论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降糖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开出的5200张处方的点评结果给予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开始,由我院处方点评小组对门诊处方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点评。结果抗菌药处方在总处方中的占比显著高于注射剂处方的占比(P0.05)。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共1949张不合理处方,在总处方中的占比为37.48%。其中有384张缺项(7.38%)、256张不合理用药(4.92%)、74张未对症用药(1.42%)、67张用量不合理(1.29%)、727张用法不合理(13.98%)、299张药品名开方(5.75%)、79张配伍不合理(1.52%)、63张药理作用重复(1.21%)。结论处方点评有助于及时发现处方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和预防措施,减少不合理处方数量,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医院临床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正荣  史金凤 《河北医学》2001,7(6):F003-F003
1 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随机抽取 5d处方 ,共计 3897张 ,抽查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及合理用药分析。2 结 果抽取 3897张处方中有 82张用药不合理 ,处方不合格率为 2 %。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 1 754张 ,占总处方数的 45 % ,其中一联处方 1 368张 ,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 78% ,二联处方 2 98张 ,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 7% ,三联处方 87张 ,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 0 .0 5 %。不合理配伍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 50张 ,占不合理处方的 61 % ,应用非抗菌药物的处方有 32张 ,占不合理处方 39%。3 讨 论3 .1 从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的结果,提高我院门诊处方的质量,促进其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500张,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医药理论知识以及处方管理方法实施点评分析。结果在5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50张,占抽查总数的10.00%,其中配伍不当处方有10张,占20.00%;重复给药处方有12张,占24.00%;用法用量不当处方有8张,占16.00%;诊断和用药不符处方有20张,占40.00%,其中不合理处方中诊断和用药不符处方最多。结论通过进行处方点评,规范门诊医生处方,保障每位患者合理用药,能提高用药安全和处方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对改善医院门诊处方合理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处不同年份、季度处方共计76800张,并分别对处方使用处方评价表进行数据整理及点评。结果我院2014年第一、三季度不合格处方分别为833张(4.33%)、562张(2.92%),2015年第一、三季度不合格处方291张(1.51%)、161张(0.83%)。2015年不合格处方率2.34%明显少于对2014年不合格处方率7.25%,差异显著(P0.05)。结论我院实施处方点评后,2015年不适应处方率及不规范处方率与2014年相比明显减少,大大提高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许某,女,32岁.2003年7月3日就诊于中医学院门诊某妇科专家,诊治记录如下:于10年前顺产一女婴.现怀孕2个月,乍热乍寒,全身乏力,体瘦,纳差,食入即吐,时有吐酸水、苦水,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细弱.处方:橘皮10 g,竹茹12 g,制半夏6 g,麦冬10 g,白芍12 g,太子参30 g,紫苏叶10 g,乌梅10 g,炙杷叶10 g,黄芪12 g,炒白术10 g,黄芩10 g,砂仁(后下)6 g.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学家历来对处方中用药十分讲究,而且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笔者最近抽查了某医院的中药处方,对其规范化问题作了初步统计分析,现作报道。1分析资料收集某医院中药处方37800张,对涉及应先煎、后下,包煎的30种药物共30996张处方作分析统计,结果见附表.从附表可见,未规范标明用法者十分普遍,其中尤以水牛角、沉香、薤白不规范率较高,分别为20.50%、17.06%、20.45%。2讨论2.1必须提高规范处方的认识明代医药学家李明珍曾云:“凡眼汤药量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院门急诊医生处方书写及合理使用药物的情况,笔者共查阅2006年门急诊处方17796张,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分析 1.1基本情况2006年全院门急诊处方17796张,其中男性10543张,女性为7253张,年龄1~88岁,用药品种1~6种。在17796张处方中,不规范处方为612张(3.44%),不合理处方为973张(5.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