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书丛考     
医书丛考原名中国历代医书丛考,凡三卷,考证历代医书一百四十余种,主要是考证这些医书与作者的关系,究竟这些医书是不是书端所题的作者所作。由于篇幅较多,所以现在只摘录一部分贡献于读者。凡文中说是伪讬的。意思是“不是书端所题的作者所作”。例如海上仙方的卷端,写着孙思邈著,实际不是孙思邈的真笔,所以称为伪讬。伪字的意义,如此而巳。书  相似文献   

2.
官修医书     
从可以考察的文献史料来看,在汉民族历史中,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工作至迟从西汉业已开展.由国家组织、且规模较大的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主要有3次:  相似文献   

3.
试论宋代校正医书局私改医书之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宋代校正医书局私改医书之弊黄龙祥(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与汉唐训诂义疏的传统不同,宋人比较注重考据,勇立新说,在文献整理方面取得了超于前人的突出成就,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宋人考据时往往表现得过于自信,刻意求新,以致行篡改...  相似文献   

4.
医者行     
《湖南中医杂志》2020,(4):168-168
正~~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直属宣传统战工会党支部组织策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他们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第二党支部一道采访了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聆听了一位老中医党员的心声。文章就邓老谈及的医者仁心进行探讨,提出医者仁心作为医者灵魂的重要性,以及邓老对医者仁心的塑造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宋辽金元善本医书,在明代已属稀观,缘以元末烽火遍野,典籍幸存者不多。故宋元遗书,不但在清之藏书家考据家视为珍贵,即在明时亦成收藏之宝物。试读天禄琳琅及共读编中介绍明代各藏家如毛晋,王世贞等对于宋元版酷爱的情况,清代名家黄丕烈嗜书考据的精神,以及各藏家如十万卷楼,铁琴钢剑楼,嘉善堂,海源阁等对藏书的热爱,日人对于中国古书的注意如医籍考的编纂,森立之氏经籍访古志的著述以及后来杨守敬的日本访书,这些情况部位得我们注意,应当珍贵祖国的优秀文化,尤其我们学习中医和研究中药的同志,更应当留心这些宝贵的医学遗产。  相似文献   

7.
·第二集第三种·千里医案张千里先生,清季名医也。江浙同道咸知先生在日之其门如市,将遗稿医案互相争抄。前年,社友凌君永言曾亦錄惠一本,并附跋语,因循不刊,深负热忱。今因本集编辑之初,社友姚光祖君又以同书见惠,且加以校评者,遂用姚本付刊,并将凌跋附之,以志二君共抱阐扬先贤幽光之志也。书分五卷,所记之案,轻灵敏活,别具慧心,开卷读之,足俾后学,洵无俟刊者多赘。·第二集第四种, 医学课儿策是书为无锡高上池先生未刊之遗稿,经清季王旭高先生加注,社友周小农君录惠多年,前次第一集编辑未及刊入者。书用对策体,以课儿之作,搜为一中帙,计三万言,无  相似文献   

8.
·第一集第十七种·凌临灵方《凌临灵方》一卷,为前清浙湖凌晓五先生遗著治验案也。先生医学盛行一时,门下士百数十辈,皆近世医学名家,如四明王香岩君,现在杭州盛行其道者,亦先生之高足也。沪上某书局出版之《九散膏丹自制法》一书,销售颇广,亦即先生所著之《饲鹤亭集方》,为他人略加出入,改名剽窈者。其医案世未见刊行,此本为裘君吉生托沈仲圭君录藏,中皆古方今用,别具化裁。·第一集第十八种·推蓬寤语《推蓬寤语》一卷,明·松江李元荐著,社友王兰远君节录寄社,间多哲学家言,颇关卫生养性,而于医药上论列  相似文献   

9.
<正>魏晋间医学家王叔和,名熙。其着述见梁七录有《论病》一卷;隋书经籍志有《脉经》十卷;唐书艺文志有《脉经》十卷、《仲景药方》十五卷、《伤寒卒病论》十卷;宋史艺文志有《脉经》十卷、《金匮要略方》三卷、《金匮玉函经》八卷、《脉诀机要》三卷;民间行本有《脉经》十卷、《金匮玉函经》八卷。上书十一种,去复四种,凡七种。均系西晋太医令高平王叔和撰。叔和一代名医,去汉未远,故有深知灼见,能传仲景道脉。他曾说过:"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他摭集古经名论,撰《脉经》九十七篇。仲景伤寒金匮之文十载八九,当成于三阴三阳篇之先。  相似文献   

10.
宋代以前医书流传靠辗转抄写,不仅费时、费工、数量少,而且难免发生一些错误和脱漏,甚至有的残缺或亡佚。宋时,由于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促进了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整理出版医药书籍提供了条件。宋王朝曾颁布法令证集医书医方,并编辑成册。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一○二六年),晁宗悫、王举正等人校订丁一批古代医书。嘉祐二年(公元一○五七年),又专门在都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设立了“校正医书局”。这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出版局,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医家和其他学者,如掌禹锡、林亿、高保衔、孙兆、秦宗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科协、湖南中医学院、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会决定联合召开马王堆医书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将于1988年6月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举行,特向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2.
·第三集第十一种·外科学讲义外科为十三科之一,自来颇鲜善本。惟徐批陈著之《外科正宗》,窦氏之《疮疬经验全书》,堪称名著。然是私家著述,不合学校之用。京江刘吉人前哲,殚精医学,内外兼长。清端督考医,先生名列优等。本社曩刊《察舌辨症新法》,业已一再毁版,即系先生大著,是书独摅心得,精选众长,外科应用之学,详述无余。外此若疗毒、梅毒、疥疮。痔疮,论列尤精。末附小儿丹毒各方,颇便病家。  相似文献   

13.
略论马王堆竹木简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三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十四种简帛医书,其中竹木简医书有四种,它包括《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共约四千余字。除《杂禁方》为木简外,其余皆为竹简。这批医书都是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下葬的,距今已经两千一百多年了。对于研究西汉以前的医药学来说,这是一批十分珍贵的文献。《杂禁方》是专论符禁祝由的,迷信内容  相似文献   

14.
张雷 《中医药文化》2022,(6):501-506
将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与区种法类似的内容进行比较,指出《五十二病方》中“区”就是“坎”,肯定了“复”字解释,认为《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石”是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并以《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坎熏法为例,认为其疗法与区种法有相同之处;分析了《灵枢·经筋》中相关治疗方法,对其他传世文献有关内容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5.
·第三集第一种·医学辑要《医学辑要》四卷,清·山阴吴小珊编。吴氏博涉经史,旁通医学,虑脉理精奥不易领会,爰采名论加以折衷,述为是书。卷一论神、色、声、气,盖望闻之法也。卷二、卷三详论脉理,则切法也。中有诸病宜忌脉,跌阳、少阴脉说为他书所略。卷四为方祖,医学要领、杂录亦系名言谠论,足资玩味。综观此书,简要明白.卷帙纵不繁多,脉要已尽。于是学者由斯以进其于诊断一门,思过半矣。  相似文献   

16.
《三三医书》载晚清学者俞樾(1821~1906)医著有三卷:《内经辩言》、《枕上三字诀》及《废医论》。《内经辩言》一书在中医界深受欢迎,《废医论》则备受指责。为了使中医  相似文献   

17.
医者之鉴     
“鉴”.按汉语词典释意有五——一为“镜子”,古代的镜子用铜制成,《红楼梦》中即有贾瑞照风月宝鉴殒命的情节。二曰“照”,例如成语“水清可鉴”即是。三是“仔细看、审察”。例如鉴别、鉴定。四乃“警戒或引以为训”,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五作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号之后。表示请入看信:惠鉴、台鉴、钧鉴。可见“鉴”乃是识别事实、吸取教训、对照改正之意。  相似文献   

18.
谈医者得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轶  阎丽娟  温景荣 《中国针灸》2006,26(12):905-905
“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现称经气感应,是针刺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同步感应,可分为医者得气和患者得气两部分。古今医家均对得气做了具体的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阐述陈爽白老师对医者得气的认识。1  相似文献   

19.
医者意也     
"医者意也",语出汉代名医郭玉,其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体现了其对实施医术的慎重。"医者意也"的含义,早在《内经》中就有明确的提示,《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可见中医学中所说的意,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对事物所显示的思维活动。故"医者意也"之"意"实际上与心、意、志、思、虑、智等思维活动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唐代名医许胤宗云:"医特意耳,思虑精则得之。"此处"意"是指精湛的思虑而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于心精。"  相似文献   

20.
医者三情     
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医生治病要力求做到“不失人情”,而要做到此,必须注意“三情”,即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医人之情。若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说,医生在临床之中耍注意处理好医生与病人、医生与病人亲友之间、医生与医生互相之间的关系。显然,处理好以上关系,即使是在当今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