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抑郁和焦虑情绪在术后6个月内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3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月、第3月和第6月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调查。结果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月、第3月和第6月的抑郁情绪发生百分率分别为61.64%、56.16%、39.73%、71.23%,焦虑情绪发生的百分率为43.84%、38.36%、17.81%、45.21%,两种情绪治疗后的发生率第3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月、第6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情绪积分第3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月、第6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后第3个月其抑郁、焦虑情绪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至第6个月时又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98例行PCI连续观察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结果VEGF水平在PCI术前随血管狭窄程度升高而增加,术后即刻VEGF水平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72 h升高,7 d达到峰值.结论VEGF在PCI术前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减轻心肌缺血;术后早期促进相关血管内膜修复和平滑肌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62例接受PTCA+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SDS和SA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SAS28.09±5.12,SDS26.35±4.91)较对照组(SAS37.60±5.53,SDS34.62±5.72)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PTCA+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 62例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 ,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 ,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SDS和SA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 (SAS2 8.0 9± 5 .12 ,SDS2 6.3 5± 4.91)较对照组(SAS3 7.60± 5 .5 3 ,SDS3 4.62± 5 .72 )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桂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取观察、交谈记录及焦虑自评表(SAS)、Zung抑郁自评表(SDS)、症状自评表(SCL-90)和生存质量表(CARES-SF)的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CARES-SF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心理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比干预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延长冠脉介入手术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还可增强其治疗信心和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0,(21):12-12
近年来,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呈指数样递增,同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也与冠状动脉造影病例呈平行的同步增长。在PCI术球襄扩张时,扩张的球囊将冠状动脉闭塞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电图改变,这其中就有缺血性J波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2月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6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结果随着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加重,血管狭窄程度增高,观察组患者的VEGF水平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EGF水平有明显下降,与介入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水平表现了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而且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判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运情况。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在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将发生心室重构,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早期再灌注治疗已经被证实能使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防止心室重构。但老年AMI患者往往由于症状不甚典型延误了诊断时间,或存在多种疾病不适合溶栓及溶栓失败,或所在医院未开展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从而错过了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的最佳时间。而延迟再灌注使IRA再通,是否也能改善心室功能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检测血浆脑钠素浓度的变化来探讨延迟PCI改善心室重构的效果,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50例冠心病患者在PCI(包括PTCA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前、手术后即刻和手术后4 d测定血浆中tPA和PAI的活性,并将冠心病患者的tPA、PAI浓度和tPA/PAI比值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tPA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AI活性明显增高,在PAI手术后即刻tPA活性较手术前明显降低,但术后4 d回升,较正常对照组仍然明显降低,较PCI手术前无明显差异 冠心病患者PAI活性在PCI手术后明显升高,与手术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但术后4 d下降,,较PCI手术前无明显差异,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存在着内皮损伤,导致手术后出现纤溶功能降低,而纤溶功能的低下会影响PCI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理状况常发生巨大变化,但较少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总结了患者行PCI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不良影响、干预措施角度进行综述。患者行PCI伴发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围术期最高,多数患者情绪症状长期存在不缓解。术后伴发抑郁甚至可以增加长期死亡率,但术后伴发焦虑却可能降低长期死亡率。冠心病行PCI伴发焦虑、抑郁患者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干预方式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13.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CAD年龄〉70岁82例(高龄组)和年龄〈70岁78例(非高龄组)行PCI患者的临床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 高龄组行PCI的总成功率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死亡率(1.21%)与非高龄组死亡率(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冠状动脉病变较非高龄组重,支架置入率高于非高龄组,随访24月,2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CAD患者行PCI是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高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同样是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术前护理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80例经皮冠脉介入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外,还由专人(管床护士)进行了多项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1天和手术前晚的焦虑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后一天焦虑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手术前晚的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由专人(管床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多项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与对照组(氯吡格雷),每组38例。两组入院后均进行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住院期间均给予扩冠、他汀类药物、B他受体阻断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两组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加入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观察组加入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元时间(PT)、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循环抵抗指数(IMR)、冠脉血流储备(CFR);观察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电话和门诊随访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T、PAgT和Fbg值(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MR值为(26.80±5.97),显著低于对照组(29.87±6.14),CFR值为(2.23±0.51),显著高于对照组(1.84±0.44)(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6%、10.53%、13.1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28.95%、34.21%(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获得优于氯吡格雷对凝血功能与冠脉微循环功能的改善效果,并降低短期、中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械的飞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CAD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冠心病PCI术后213例患者,其中62例伴发抑郁症,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经济收入等临床特点及其常见的精神心理原因等方面作分析.将62例患者回顾性分成两组:综合治疗(药物+心理治疗)组31例,对照组(心理治疗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在抑郁评分、生存总质量、再住院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变化. 结果 冠心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以文化程度越低、家庭经济条件越差(占46.2%)、病情越严重(心肌梗死占72.6%;二支、三支血管病变占79.0%)的患者居多.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条件困难、负担过重(67.7%)、劳动力下降,无力担当家庭主力(51.6%)、担心冠心病再发(87.1%)是其主要原因.冠心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的患者经药物和心理治疗后,患者抑郁评分、再住院率及MACE发生率下降,生存质量总分增高.综合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严重影响其短期和远期预后,加强药物和心理治疗(“双心治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及云南省内部分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行PCI治疗的患者为PCI组,另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心外科住院治疗的16例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左主干病变患者为CABG组.观察PCI组及CABG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上述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术、脑血管事件等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心绞痛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特征基本相近.PCI组有5例(16.7%)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达到Ⅲ级病变,而CABG组8例(50.0%)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达到Ⅲ级病变,P=0.04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CI组中药物洗脱支架(DES)应用占绝对优势(97.0%),左主干病变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两组在心绞痛复发率、再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脑事件(MAC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CI组中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与非ACS远期疗效比较在心绞痛复发率(29.4%VS0.0%,P〈0.05)及MACE发生率(41.2%VS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经选择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治疗的疗效与CABG治疗左主干病变比较PCI是可行和安全的,并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2)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是影响心绞痛复发率及MACE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