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中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中远期疗效。方法:1988 ~1995 年间施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84 例,取得随访75 例,平均随访时间6 年4 个月。评估临床疗效,并摄 X 线片观察髋臼磨损和假体松动情况,动态测量假体内、外关节活动度。结果:临床疗效满意率达853 % 。髋臼磨损与假体内关节活动消失和头臼不称有关。假体不稳可导致大腿疼痛。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高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的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随访及松动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3年至今应用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54例60髋。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4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20髋。在54例60髋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有37髋随访6个月~13年,平均随访时间约7年,疗效满意率为85.1%,其中假体松动4例占14.8%,髋臼松动2例7.4%。假体松动原因是假体与股骨负重界面之间没有达到稳定接触,假体与髓腔形状不相匹配,修整髓腔松质骨时,髓腔扩大器应比假体小一号,避免假体与界面存留缝隙。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应避免髋关节旋转中心向外侧移位,应向内上方加深髋臼以减少水平移位距离,其次髋臼植骨加盖勿在负重区。  相似文献   

3.
非限制性肩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滨 Mow  CS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0):579-581
目的:作者对29例肩关节炎和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36侧肩关节,采用非限制性假体做全肩关节置换术24个、半肩(即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2个。方法:所有36个肱骨头假体和13个肩盂假体为骨长入型非骨水泥假体,余11个肩盂假体为骨水泥假体。患者术时平均年龄63岁,术后平均随访6.2年(3.3~10.4年)。结果:术后肩关节疼痛缓解率达91.3%,主动活动度增加:前屈47°、外展43°、外旋30°、内旋4个节段。6个日常生活动作能力平均评分由术前0.8分增加到术后3.1分。术后X线片示肱骨头假体上移8例,其中6例伴有肩袖撕裂甚或缺损。1例肱骨头假体和9例肩盂假体周围可见X线透亮线。肱骨头假体松动1例;肩盂假体松动2例。结论:显示非限制性肩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可靠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应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4个椎间盘行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后以Odom分级标准评价疗效,以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以VAS评分评价颈、肩部及上肢疼痛情况.X线片测量假体椎间盘间隙角及颈椎过屈、过神位活动度,观察异位骨化、骨赘形成及假体松动等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0~48个月.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满意.Odom分级评分:优18例,良2例.脊髓功能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肩部及上肢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活动度与上、下位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单节段于术后24个月发生异位骨化.未见假体移位、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患者术后恢复快,颈椎稳定性和活动度无明显受损,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H/G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作者从1991年1月~1995年1月共施行H/G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3例37个关节。其中13例14个关节经过36~48个月,平均40个月随访。男7例,8个关节;女6例,6个关节。年龄28~72岁,平均52岁。根据Harris方法进行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平均95分。全部关节无1例松动、下沉,无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优良率93%,大腿中段疼痛4个关节,发生率28.6%,翻修率0。其中10个关节进行大型CYBEX等动功能测试观察,术后12个月关节功能已恢复健侧功能的80%,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H/G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具有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髋臼和人工股骨柄生物学固定良好等特点,近期疗效满意,远期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人工全腕关节从第一代硅胶假体的出现,已经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第一、二代人工腕关节应用于临床后存在人工关节易脱位、假体组件易松动等问题,一直未得以广泛应用。第三代人工腕关节的设计旨在通过改善软组织平衡问题改善关节稳定性,解决人工腕关节容易脱位的问题。它包括Trispherical人工全腕关节、Biaxial人工全腕关节和Universal人工全腕关节等。而第四代人工腕关节使用了腕骨螺钉的固定方式,并且在组件上增加了多孔涂层,使得假体组件的固定更加牢固,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腕关节融合术,全腕关节置换术具有同样的缓解疼痛效果,并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使患者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该文就人工腕关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在临床应用的原因分析;方法:1999年5月~2008年1月共有54例患者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8岁(平均56.7岁),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0例,假体柄松动41例,假体臼松动33例,假体柄断裂4例,首次关节置换手术后翻修时问最短9个月,最长20年,翻修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4月;结果:54例中有4例术后发生感染,2例经换药后好转,1例转为窦道,换药不愈合,1例术后4个月发生感染,二次于术,其余患者疗效满意,根据Chamlev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价标准Ⅵ级18例,V级22例,Ⅳ级8例,Ⅲ级3例,Ⅱ级3例,无I级病例。术后所有患者生活均可自理。结论: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等原因造成患者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翻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手术,掌握熟练的髋关节置换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杨礼庆  李希  付勤  王程 《中国骨伤》2013,26(7):561-564
目的:回顾性研究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对符合标准的42例患者(44髋)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类型为DePuy公司Pinnacle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假体(CoC组)和Duraloc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MoP组),均为非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其中CoC组20例22髋,男12例,女8例,年龄21~49岁;MoP组22例22髋,男13例,女9例,年龄42~55岁。手术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后给予常规抗凝治疗及相应功能锻炼。术后患者进行定期临床与放射学随访,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测量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并按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无脱位、松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陶瓷对陶瓷全髋在改善患者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方面与传统的金属对聚乙烯关节疗效相当,其优点和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是年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较为理想的关节界面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解剖型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02—2010-12采用Top压配杯髋臼假体和Ribbed解剖型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对132例(178髋)髋关节疾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67例(93髋)获得完整随访。结果 67例获随访6~54个月,平均37.6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6~98分,平均92.3分。X线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或下沉,表现出假体的骨长入性稳定。4例出现大腿痛。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中使用Ribbed解剖型非骨水泥股骨假体的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解剖型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解剖型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实施膝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膝关节HSS评分对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膝关节X线片、患者满意度,以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75.12个月,患者在疼痛、功能方面改善明显,减轻了膝关节疼痛的同时明显增大了膝关节的活动度,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最大130°(平均水平108°),86.28%的患者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解剖型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满意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关节功能,纠正关节畸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钛合金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14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厚山  寇伯龙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9):542-544,T099
作者采用两种国产钛合金人工全跖趾关节假体(Ⅰ型,Ⅱ型),进行了14例(22个足)第一跖趾关节置换。随访3-8年,平均5年。结果表明,满意率为72.7%,并发症发生率31.8%,再次手术率为27.3%。作者认为,对于第一跖趾关节严重骨4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火强直等患者,钛合金人工全跖趾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练方法。其中,临床疗效以Ⅱ型假体为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36例(48膝)。使用HSS评分标准评估分析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43膝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假体,5膝采用CCK型人工全膝关节假体。结果术后早期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下肢力线良好。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HSS评分术前为(41±5.3)分,术后6个月为(87.7±6.5)分。手术优良率为83.3%。患者疼痛、功能方面及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严重膝关节畸形的治疗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31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临床分析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和关节疼痛的原因与翻修策略.[方法]对3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松动和关节疼痛的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翻修术.[结果]31例假体翻修术后患者随访10~26个月,平均18.7个月,主观满意度89%,无1例假体脱位.关节活动度好,术前症状改善率94%,影像学表现假体位置良好,其周围无透亮影等松动征象.[结论]翻修术前应对人工髋关节疼痛部位、时间、活动度及影像学资料仔细评估,术中对人工假体与骨水泥取出技巧以及翻修假体的选择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5例(15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对于骨缺损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颗粒骨植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使用钢丝、钢缆固定。结果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15例获随访6~22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远端出现新透亮带,Harris评分平均89.8分。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早期疗效可靠,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1996年11月~1999年4月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35例(36髋),根据前次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组并分析。结果 根据病例统计,在同一失败病例中,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是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共24例次,其次为人工股骨头引起髋臼磨损7例次,假体置入位置不良6例次,人工髋关节脱位3例次,术后感染3例次,假体股骨西柄断裂2例次。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长期可靠的疗效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假体的适当选择和手术中正确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22例,其中头下型3例,经颈型16例,基底型3例。应用全髋置换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结果22例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无关节感染,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脱位,无假体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Harris评分平均由术前的28.7分恢复到术后的86.2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失败的原因和翻修策略。方法 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对86例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失败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其中男33例,女53例;平均年龄64.3岁(45~81岁)。距初次置换术时间为1~16年,平均8.6年。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54例,复发性脱位6例,假体周围骨折8例,感染17例,假体断裂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检查和Harris评分、影像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8~59个月,平均38.9个月,无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2分(30~5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9分(73~97分),其中优51例,良29例,可6例,优良率93.02%;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术后X线片显示无假体移位下沉,假体周围无透亮带。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原因很多,手术技巧和假体的选择是全髋关节翻修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应用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22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头、粗隆部骨折各3例。结果:22例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9—66个月),无1例感染,无关节严重疼痛、功能障碍及DVT发生,无术后关节早期脱位,无假体松动、断裂、下沉等并发症发生,无1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Harris评分平均由术前的28.2分恢复到术后的84.6分。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肩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肩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48~81岁,平均(58.5±13.2)岁。累及侧别:左5例,右7例。其中原发性盂肱关节骨关节炎5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继发盂肱关节骨关节炎4例,创伤性盂肱关节骨关节炎3例。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患者双侧肩关节模型,在健侧模型上测定相关解剖学参数,用于假体型号的选择与置入。在患侧模型上观察病变情况,模拟手术过程。记录并与术中情况比较。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前的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手术,术中选取的假体型号、截骨平面均与模拟手术完全一致。术后影像学资料证实假体组件均按计划精确置入。12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6.0±3.8)个月,13~25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和VAS与术前对比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无神经血管损伤,无感染、假体松动,无假体肱骨头上移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3D打印技术用于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盂肱关节骨关节炎,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并模拟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3月-2005年12月对11例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13个月,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没有一例行翻修手术,X线显示所有置换假体植入位置满意,没有假体松动、移位现象出现.11个膝关节的术后情况比较满意.HSS评分平均指数从术前的41分提高到术后的90分.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保存关节功能,改善疼痛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