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两种膈神经移位术后肱肌及肱肌肌支功能恢复的情况,探讨修复后肱肌及肱肌肌支再利用的可能性.方法 取SD大鼠48只,体质量150~200 g,随机分为两组,膈神经通过移植神经移位至上干前股组(上干组),膈神经通过移植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组(移植组).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上干组于术后17~20 d出现与呼吸同步的屈肘运动,移植组于术后20~25 d出现与呼吸同步的屈肘运动.术后3个月切断肱肌肌支对两组大鼠的屈肘动作均无明显影响.两组肱肌复合肌肉运动电位最大波幅恢复率、肌湿重恢复率、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肌肌支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干组优于移植组.结论 两种膈神经移位术均可使肱肌及肱肌肌支得到恢复,肱肌的远期恢复程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肌肌支的远期恢复上干组优于移植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两种膈神经移位术后肱肌及肱肌肌支功能恢复的情况,探讨修复后肱肌及肱肌肌支再利用的可能性.方法 取SD大鼠48只,体质量150~200 g,随机分为两组,膈神经通过移植神经移位至上干前股组(上干组),膈神经通过移植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组(移植组).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上干组于术后17~20 d出现与呼吸同步的屈肘运动,移植组于术后20~25 d出现与呼吸同步的屈肘运动.术后3个月切断肱肌肌支对两组大鼠的屈肘动作均无明显影响.两组肱肌复合肌肉运动电位最大波幅恢复率、肌湿重恢复率、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肌肌支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干组优于移植组.结论 两种膈神经移位术均可使肱肌及肱肌肌支得到恢复,肱肌的远期恢复程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肌肌支的远期恢复上干组优于移植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两种膈神经移位术后肱肌及肱肌肌支功能恢复的情况,探讨修复后肱肌及肱肌肌支再利用的可能性.方法 取SD大鼠48只,体质量150~200 g,随机分为两组,膈神经通过移植神经移位至上干前股组(上干组),膈神经通过移植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组(移植组).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上干组于术后17~20 d出现与呼吸同步的屈肘运动,移植组于术后20~25 d出现与呼吸同步的屈肘运动.术后3个月切断肱肌肌支对两组大鼠的屈肘动作均无明显影响.两组肱肌复合肌肉运动电位最大波幅恢复率、肌湿重恢复率、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肌肌支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干组优于移植组.结论 两种膈神经移位术均可使肱肌及肱肌肌支得到恢复,肱肌的远期恢复程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肌肌支的远期恢复上干组优于移植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肋间神经移位修复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的长期随访疗效.方法 回顾性随访2004年至2008年于我院行肋间神经移位修复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的23例患者术后肱三头肌肌力的恢复情况.其中16例患者诊断为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7例患者诊断为C5~G7根性撕脱伤合并下干损伤(非根性撕脱伤).患者受伤至接受肋间神经移位手术的时间间隔为5.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8.7个月.结果 肱三头肌肌力恢复优良率(肌力恢复至M3及以上)为39.1%,肌力恢复至M2的患者占30.4%,肌力恢复至M1及以下占30.5%.G5~C7根性撕脱伤合并下干损伤患者肱三头肌肌力恢复优于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使用2根或2根以上的肋间神经移位修复肱三头肌肌支术后疗效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肋间神经移位修复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可使肱三头肌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 ,2 8岁。骑自行车与迎面的汽车相撞致双手着地 ,趴在地上 ,感左上肢疼痛 ,肘关节活动受限 2h入院。体检 :左上臂中下段及肘部肿胀 ,肘前上方压痛 ,肘上方 6cm处可触及圆形隆起 ,其远侧有空虚感约 3cm ,伴波动感 ,肘关节可主动伸屈活动 ,但屈肘力量下降 ,肿胀处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X线片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左肱二头肌断裂。于伤后第 4天手术 ,术中见肱二头肌肌腹完全离断 ,断端分离约 5cm ,中间有较多凝血块 (见图 1)。行间断 8字缝合 ,术后石膏托固定 4周。随访 1年 ,肱二头肌肌力恢复良好。图 1 术中见肱二…  相似文献   

6.
肱二头肌短头骨瓣移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肱二头肌短头起点连同部分喙突骨瓣一起向上移位于锁骨上,利用肱二头肌的收缩作用,将脱位的锁骨拉向下方,用于修复肩锁关节脱位4例,效果满意。随访均无肩锁关节再脱位,肩关节功能及肌力完全正常。  相似文献   

7.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移位治疗Ⅲ度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4~1999年底,采用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移位重建喙锁韧带及肩锁上韧带,治疗Ⅲ度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6例病人,男12例,女4例,年龄17~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3个月,平均5个月。致伤原因:车祸11例,重物砸伤3例,坠落伤2例。本组病人按Allman[1]分型均为Ⅲ度,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断裂,出现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其中4例为在下级医院行闭合穿针治疗术后再脱位患者。术前切线位X线片显示锁骨外端移位1cm以上。 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伟 《中国骨伤》2003,16(2):112-112
患者男 ,4 9岁 ,农民。因帮别人抬车时突闻右肩部有断裂响声 ,并感到肩部剧烈疼痛 ,活动受限。于两日后由家人陪同到我科求治 ,查体 :右上臂掌侧中1/ 3处出现一软组织包块 ,用力作抗阻力屈肘时 ,包块显得更为明显 ,肱骨结节沟处压痛 ,肩部肿胀 ,屈肘乏力 ,右肩旋转 ,外展功能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供体神经功能的变化,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应用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支移接给肱二头肌肌支治疗臂丛神经上千型根性撕脱伤,重建屈肘功能。对施行手术的36例患者进行6个月至5年多的随访,根据肱二头肌肌力和肘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为三级:优:肱二头肌肌力达4级以上,肘关节屈曲达90度以上;可:肱二头肌肌力达3级,肘关节屈曲达60~90度;差:肱二头肌肌力2级以下,肘关节屈曲60度以下。分析影响疗效的几种因素。结果 手术疗效显著,有效率(肱二头肌肌力3级以上)达94.4%,优良率(肱二头肌肌力4级以上)达63.9%。手术前后供体神经功能没有明显变化。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有:损伤类型、损伤原因、手术距损伤的间隔时间、患者年龄、供体神经的选择及术后功能锻炼。准确判断患者的损伤类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 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术是治疗臂丛神经上千型根性撕脱伤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膈神经移位术后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观察膈神经移位术后大鼠神经元再生情况及其形态学改变,了解该神经移位术后运动和感觉神经元的再生能力.方法 采用SD成年雌鼠(10~12周龄,n=11只),一组大鼠膈神经切断后用荧光示踪剂快蓝溶液标记,一周后经心脏灌注4%副甲醛溶液,取出C2-5脊髓节段及背根神经节,切片在荧光显微镜放大250倍下计数快蓝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并测量荧光标记的神经元截面积.另一组大鼠行膈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经过6个月的神经再生后,在吻合口远端切断肌皮神经,采用同样方法逆向标记已经完成再生的神经元,一周后如上法取材,计数神经元及测量胞体截面积.结果 1.正常大鼠膈神经核含运动神经元[(344.3±10.0)个,(x)±s,下同],截面积为(588.5±31.9)μm2;含感觉神经元(427.0±54.6)个,截面积为(881.9±86.9)μm2.2.膈神经移位术后,约有95%的运动神经元(326.0±16.3)个完成了再生,再生的运动神经元胞体表现出轻度肿胀(673.6±25.8)μm2;只有约60%的感觉神经元完成了再生(255.8±45.2)个,再生的感觉神经元表现出胞体萎缩(668.8±51.1)μm2.结论 膈神经移位后具有良好的神经元再生能力,尤其表现在运动神经元,为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创造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M. Simon 《C?lon & Rectum》2016,10(2):125-127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s comm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d impairs quality of life. It should be detected and corrected. Efficacy and tolerance of intravenous iron supplementation is better than oral. Depending on quantity, Venofer or Ferinject could be administered but Ferinject allowed quicker correction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 Iron deficiency anemia recurrence should be detected and treated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