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斜角肌综合症临床上并非罕无,1927年Adson氏早有报导,Ochner氏认为临床表现症状与颈椎综合症甚易混淆〔1〕。Naffciger′s称为颈肋综合症。陆裕朴氏认为没有颈肋也可有臂丛或血管受压症状,但前斜角肌多数肥厚痉挛,叫做前斜角肌综合症〔2〕。张世范氏将前斜角肌综合症概括在胸腔出口狭窄综合症的范畴内〔3〕。我们认为是颈部软组织病变产生血管神经症状。而后加重发展到颈椎解剖结构及骨性病变。作者自1980年至1990年通过对颈椎病治疗824例。发现前斜角肌综合症有60例,对其发病机制与临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10月以来,我们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前、中斜角肌神经支切除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前斜角肌综合征6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斜角肌综合征临床上并非罕见,1927年Adson早有报道,认为临床表现症状与颈椎综合征甚易混淆。我院1982~1997年通过对颈椎病832例的治疗观察,发现前斜角肌综合征68例,现对其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最小21岁,最大6...  相似文献   

4.
于德淮 《中国骨伤》1999,12(6):59-60
颈椎病与前斜角肌综合征都是长期处于强制性体位工作者较常见的颈部多发病。颈椎病中有40%是椎动脉型颈椎病[1],两病诊断并不困难,但在临床上两病并发时,往往由于对前斜角肌综合征认识不足,未予以重视而易被漏诊,延误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共收治此病患者16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61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70例;年龄26~67岁。增生部位均经CT扫描诊断,其中C4~5间病变者86例,C6~7间病变者56例,C3~4间病变者19例。增生主要在钩突关节者76例,上关节突者45例,椎体上下缘及侧后方者40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2.主要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诊断前斜角肌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取确诊的无并发骨性改变及椎管内病变的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32例,CT平扫C6上缘-C7上缘水平,测量两侧前斜角肌横断面面积及CT值。结果患侧前斜角肌横断面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界限不清,统计显示患侧横断面面积较健侧增大,P<0.01,CT值较健侧增大,P<0.01。结论CT是诊断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推拿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25例报告扈诗建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由于急、慢性损伤、使前斜角肌痉挛、肥厚,压迫臂丛和锁骨下动脉并发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有的被误诊为“颈椎病,颈肋综合征”等,延误治疗,以至产生慢性疼痛。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治...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4岁,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苍白,同时伴有肩部发凉,上肢憋胀,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伴有持物无力,拇指不能背伸。自觉左上肢上举时,桡动脉不能触及搏动。  相似文献   

8.
前、中斜角肌表面腱性组织的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典及改良的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985—1994年TOS26例29侧行经典斜角肌切断术,1996—2000年TOS28例30侧行改良斜角肌切断术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5~19年)。分别测定手部肌力、手及前臂尺侧感觉、颈肩部不适及患肢血运等情况。结果 经典与改良方法对手内肌萎缩、前臂及手尺侧感觉减退的缓解率分别为80.0%、80.8%、88.5和88.8%、85.2%、9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典与改良方法对患肢发冷、发白以及颈肩部不适的缓解率较低,分别为47.1%、44.4%和80.0%、78.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斜角肌切断术能更好地缓解TOS的各种症状,尤其对颈肩部不适及患肢血运情况的改善疗效明显好于经典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切断前中小斜角肌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远期随访切断前中斜角肌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的疗效。方法对31例32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术后的疗效作远期随访。其中上干型4例,下干型26例27侧,全臂丛型1例。X线片示颈肋1例。第七颈椎横突过长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31例均有纤维束带压迫臂丛神经,作前、中、小前斜角肌切断术;3例骨异常者同时切除增长的骨组织和颈肋。术后随访4年8个月-8年3个月.平均为5年4个月。以症状、体征有无复发以及是否恢复原工作为随访主要观察项目。疗效按胸廓出口综合征评定标准评定。结果 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5例16侧,部分改善6例,无效10例。优良率为68.7%。结论 该组病例远期疗效的优良率为68.7%,因此,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仍是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14.
1980年至1991年治疗颈椎病过程中,发现前斜角肌综合症。本文讨论典型体症,与发病机理,及前斜角肌劳损后发生颈椎病,与颈椎病也可产生前斜角综合症。 临床治疗中用颈椎卧位牵引为主。甲基强的松龙局封前斜角肌及颈神经根。与切断前斜角肌为辅。能使颈椎得到解剖复位,疗效满意60例。  相似文献   

15.
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治疗中对前中小斜角肌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访35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5例37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其中上干型5例,下干型28例30侧,全臂丛型2例。X线片示颈肋1例,第七颈椎横突过长3例。手术切除增长的骨组织和颈肋,术中发现35例均有纤维束带压迫臂丛神经,均作前、中、小前斜角肌切断术。术后随访1年~3年6个月。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6例27侧,部分改善5例6侧,无效4例。结论斜角肌是引起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主要因素,手术探查时应常规切断前、中斜角肌及小斜角肌。  相似文献   

16.
颈3,4神经根卡压与前、中斜角肌的解剖关系及其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肩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引起此症状的原因很多,包括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颈项肌劳损、颈筋膜炎,肩胛背神经卡压等犤1-3犦。此外,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颈肩痛是由C3,4神经根卡压所致,常表现为下枕部、面部、颈部的疼痛不适,有时可合并胸廓出口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臂丛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受压而产生的症候群称为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OutletSyndrome ,TOS) 〔1〕。TOS影响人类的临床表现在圣经创世纪2 2章第一节中就有记录〔2〕。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致病因素包括骨性因素(如颈肋)、肌(腱)性因素等,以及颈肋、C7横突过长、小斜角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斜角肌的解剖学特点,为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具64侧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于头戴式2.5倍放大镜下,对小斜角肌的起止点,内外缘的长度,小斜角肌的神经支配,血供来源及其与臂丛下干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取10侧小斜角肌标本作HE染色,了解小斜角肌有无独立的肌膜及与中斜角肌间的关系.[结果]小斜角肌出现率为84.4%(54侧);臂丛下干从小斜角肌的中下部跨过;小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有独立的肌膜将两者分开.小斜角肌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C7前根.小斜角肌的血供有2种类型:(1)从锁骨下动脉直接发出的分支,占63%;(2)来自颈深动脉(肩胛背动脉)的分支.[结论]小斜角肌是较常存在的、独立的一块肌肉,和臂丛下干密切相关;其神经支配、血供特点可能是容易双卡和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臂丛神经卡压症是指由于臂丛神经受压迫、刺激,其相应支配区出现疼痛、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一类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以臂丛神经下干卡压为主的胸廓出口综合征已有较清楚的认识,但是,对于上干卡压为主的臂丛神经卡压症病例,常常被错误地诊断为"神经根性颈椎病"或"肩周炎",由于对发病部位的判断不正确,治疗效果不好.从1999年5月开始,采用颈部前中斜角肌起始部及止点封闭的方法治疗臂丛神经卡压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这部分病例资料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前、中斜角肌间隙体表定位的观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