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血管新生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为代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疗法,其研究与开发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二者联用已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更好疗效。因而,近年来具有新生血管抑制和血管阻断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研究备受关注。这种具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因同时保持了血管新生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的各自作用特点,在临床肿瘤治疗上更具优势,不仅能一药多靶,增强抗肿瘤疗效,同时还可降低用药剂量,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用药耐受性,故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综述新生血管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的作用机制及特点,介绍具代表性的兼有新生血管抑制和血管阻断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以VEGF及其受体为靶点,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从而遏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A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液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疾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都是常见的临床血液肿瘤疾病。抗血管新生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对肿瘤的转移能力和复发具有控制、降低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肿瘤微环境,研究抗血管新生治疗常用药物在血液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迁移依赖于血管新生.因此,以抑制肿瘤血管形成为目标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血管新生这一病理性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从而使它们成为研发肿瘤疫苗的靶点.此文就疫苗的研发基础、免疫机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鲨鱼软骨血管形成抑制因子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抗新生血管增生达到抑制肿瘤目的是当今抗癌研究与治疗的热点。鲨鱼软骨提取物含有高浓度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因子,经实验研究和临床试用,都显示鲨鱼软骨提取物有抗肿瘤。生长作用,鲨鱼软有很大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小鼠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模型。方法荷瘤小鼠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10%的胭脂红溶液,比色法测定肿瘤组织胭脂红含量,计算血管指数反映新生血管形成;应用此模型考察沙利度胺对肿瘤组织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血管指数可反映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沙利度胺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肿瘤血管指数。结论小鼠肿瘤新生血管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新生血管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往一直认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芽生是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血管新生和血管再造方面的深入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内皮细胞芽生不足以描述血管新生形态及其分子事件的全过程。虽然不同肿瘤的血管新生具有一些共同的分子机制,受控于一些相似的调节因子,但依然存在不少差别。本综述重点讨论“非芽生”血管新生方式以及将其作为制定治疗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抑制中药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肿瘤血管的生长过程 血管新生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中生成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新生的血管是由原血管床以“出芽”或“分叉”的方式产生,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开始,至形成新的微血管告终。体内的大部分血管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但是,肿瘤、风湿病、牛皮癣等疾病能够破坏上述稳定性。导致血管新生.这些疾病可称为“血管生成病”或“血管生成性疾病”。血管新生抑制剂是治疗上述疾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血管生成素(ANG)是一种单链多肽,具有较弱的核糖核酸溶解效应及强力的致血管生成效应。不同来源的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中均有ANG mRNA的表达,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由于ANG是肿瘤致血管生成中的常用介导剂,因此其拮抗剂的研究在临床上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文章讨论了血管生成素在肿瘤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拮抗剂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0.
口服抗癌药Vandetani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平 《药学进展》2007,31(4):190-192
肿瘤血管生成或肿瘤内血管形成对癌细胞的存活、局部肿瘤的生长和远处转移起重要作用,新生血管可向生长肿瘤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并促进浸润和转移。没有小血管供给新生肿瘤细胞所需营养,肿瘤生长不可能超过2—3mm^3。血管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在肿瘤生长和扩散中起重要作用,在肿瘤组织中上调的一些重要的内源性前血管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GF)。  相似文献   

11.
Folkman等(1971年)首先提出“肿瘤生长必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并提出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可作为治疗肿瘤的新的治疗方法。现已证明新生的血管网不仅为肿瘤的生长提供养料及氧气,运走代谢产生的废物,而且以旁分泌的形式刺激肿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并向其它组织器官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抗血管新生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血液肿瘤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抗血管新生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管新生治疗血液肿瘤,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肿瘤的转移能力及复发情况,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抗肿瘤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依赖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类能促进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能诱导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调节内皮细胞的通透性。VEGF及其受体介导的肿瘤血管新生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VEGF及其受体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莉 《中国药房》2008,19(31):2465-2466
肿瘤的药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措施,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三大手段之一。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是侵袭、转移行为,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血管形成研究的先驱Folkman博士最早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形成的概念(Tumor growth is angiogenesis dependent),并提出无论何种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技术,都将是对现有肿瘤治疗学的强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杨军  尤玉才  张彦芳  王象昌 《江苏医药》1999,25(11):814-816
孕鼠经腹腔一次性给予亚硝基乙基脲(ENU)可引起子代鼠中较高的脑肿瘤发生,并且与人类脑肿瘤发生的高峰期、类型及好发部位相似。建立该肿瘤模型其方法简便、经济、观察时间短,为肿瘤发生前、肿瘤发生早期及发生后不同阶段的观察提供了条件。经脑立体定向一次性颞叶实质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其肿瘤内的新生血管面积和血管数既高于对照组肿瘤内,也高于同组瘤外正常组织内的新生血管面积和血管数。提示bFGF可以促进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也可能是影响肿瘤生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安南  陈子琦  黄敏 《药学学报》2020,(7):1373-1381
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不仅在机体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共同驱动了新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等疾病的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代谢重塑满足肿瘤血管新生过程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其中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多条代谢途径对肿瘤血管新生都有不同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对肿瘤代谢研究的日趋深入,针对内皮细胞代谢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内皮细胞代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的肿瘤微环境中内皮细胞发生的代谢重塑特点,希望为针对肿瘤血管新生的治疗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中医古籍记载有"行气通脉"补气活血"脉者血之府"等理论,为中药调节肿瘤血管新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中药调节肿瘤血管新生已经成为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的发展与侵袭均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受多种调节因子作用,这些调控因子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抑素,内皮抑素,thrombospondin(TSP-1)等。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以阻止肿瘤的发展和转移,甚至使肿瘤消退。抗血管生成药物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简单讨论了肿瘤血管生成与调节机制并着重介绍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已经确定了许多血管新生的诱导物,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血管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较好理解血管新生的生物学,可揭示治疗若干与这些复杂过程有关的疾病的新靶标。不同血管新生抑制剂可能的用途,目前正在临床加紧研究。本文对介导血管新生的最重要分子机制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肿瘤组织内部含有丰富的新生血管,这些血管分布不均一、无规律且分支紊乱。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酪氨酸激酶受体Tie轴介导肿瘤新生血管的稳定成熟过程。Ang1主要发挥促血管稳定作用, Ang2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中高表达,可使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血管的渗漏为循环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提供了机会。靶向Ang/Tie轴纠正肿瘤血管的异常状态可促进其正常化,联合化疗药物或免疫疗法可发挥抗肿瘤协同作用。本文就Ang/Tie轴在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中的作用进行概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