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龙  宋在舜 《淮海医药》2004,22(6):520-521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乙肝病毒携带的血清病原变化及疗效差分析。方法 对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肝硬化患及乙肝病毒携带服药治疗6~24月,每6个月测定其HBV DNA、HBeAg及anti-HBe。结果 HBV DNA阴转显,HBeAg/anti-HBe血清转换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结论 拉米夫定可迅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长期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肝硬化患的疗效优于乙肝病毒携带。  相似文献   

2.
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拉米夫定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治疗方案及联合用药方案,综合考虑转氨酶水平和病毒变异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并严格随访,以期提高抗病毒应答率,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已得到证实,但仍有局限性,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也常见报道。用药时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择病例,必要时及时停药或/和处置,避免滥用。严禁患者自购自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53例患者均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至少12个月,停药观察至少6个月.结果 疗程超过1年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病毒学应答情况与性别、年龄、疗程、HBV基因型以及治疗前的ALT、HBV DNA水平无关,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应答情况与上述因素中的HBV基因型及ALT、HBV DNA水平有关.结论 HBV基因型与ALT、HBV DNA均是慢性HBV感染患者重要的抗病毒治疗应答因素.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具有很强的抗HBV能力,它在临床的应用为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有拉米夫定耐药株存在,现报道1例。 1 患者资料 男,47岁,就诊时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HBCAB(+)、HBVDNA(+)。(采用PCR)。ALT:264U/L,BILI 30.1μmol/L。常规支持疗法及保肝降黄降酶治疗同时口服拉米夫定100mg/d。8周后,HBEAG、HBVDNA转为阴性,ALT:52U/L,BILI:16.5μmol/L,继续服用拉米夫定,22周后,HBEAG、HBVDNA再次转为阳性,ALT:654U/L,BILI:70.2μmo…  相似文献   

5.
杨泉海  王咏梅 《首都医药》2003,10(22):32-34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拉米夫定治疗的研究近况进行归纳、总结.方法检索近年文献,综述评价.结果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存在耐药变异,停药反跳或引起肝功能恶化.结论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药物的疗效不甚理想,应根据每人的病毒类型及复制情况、免疫状况、肝细胞感染的严重程度,采用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拉米夫定治疗的研究近况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检索近年文献,综述评价。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存在耐药变异,停药反跳或引起肝功能恶化。结论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药物的疗效不甚理想,应根据每人的病毒类型及复制情况、免疫状况、肝细胞感染的严重程度,采用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查阅近几年有关中、外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拉米夫定能快速高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疗效较好,用于HBeAg阳性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的携带者的治疗效果不佳。结论拉米夫定是治疗CHB的高效药物,应用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抗乙肝新药拉米夫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抗乙肝药物,可通过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依赖RNA的DNA多聚酶生物活性,明显抑制HBV-DNA的合成,具有作用强、安全、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治疗不同类型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选择。本文就拉米夫定的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耐药性问题等研究进展作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方法 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干扰素单独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疗程48周,将血清HBV-DNA、HBeAg抗HBe血清转换和ALT水平等作为评价抗病毒疗效的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2.9%;观察组71.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ALT由(281.5±126.4)U/L降至(42.26±23.7)U/L,对照组由(209.9±144.6)U/L降至(48.48±30.42)U/L,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ɑ-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29):4037-4041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的疗效,并研究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LAM耐药慢性乙肝患者101例,均给予LAM+ADV联合治疗至少24个月,并行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各患者的HBV基因型,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比较随访第6、12、18、24个月时各基因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HBV-DNA清除率)和生化学应答[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化率]情况。结果:无失访病例,随访率为100%。共检出HBV基因型2种,其中B型患者34例(33.7%)、C型患者67例(66.3%)。101例患者在上述各时间点的HBV-DNA清除率分别为34.7%、55.4%、79.2%、93.1%;随访第6个月时,B型患者的HBV-DNA清除率和累积HBV-DNA清除率均显著高于C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时间点各基因型患者HBV-DNA清除率、累积HBV-DNA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患者在上述各时间点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0.6%、69.3%、82.2%、84.2%;各时间点各基因型患者ALT复常率、累积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患者在上述各时间点的HBeAg血清转化率分别为10.9%、19.8%、24.8%、29.7%;各时间点各基因型患者HBeAg血清转化率、累积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联合ADV对LAM耐药慢性乙肝患者有效,且HBV基因B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要早于C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汉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因型情况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新疆汉族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同时检测HBeAg、肝功、血常规。结果:新疆汉族217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48例,乙肝肝硬化48例,肝癌21例。B基因型占13.8%(30/217),C基因型占74.5%(162/217),C/D重组体占9.2%(20/217),D基因型占2.3%(5/217)。4种基因型中,C基因型的年龄明显高于B基因型和C/D重组体,C基因型在HBeAg、CH、LC、HCC所在比例明显高于B基因型、C/D重组体、D基因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基因型在性别(χ2=6.580,P=0.317)、ALT(F=0.646,P=0.779)、AST(F=0.173,P=0.792)、TBIL(F=1.194,P=0.507)、ALB(F=1.390,P=0.477)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地区汉族慢性乙型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慢性乙型肝炎C基因型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拉米夫定耐药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治疗的影响。方法 36例HBV相关性肾炎患者同时使用激素及拉米夫定治疗,24周时HBVDNA定量较治疗前下降分为A组23例,上升或不变设为B组13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4周、48周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HBV-DNA定量。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尿蛋白定量下降,血浆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肌酐、谷丙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周时拉米夫定耐药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继续单用该药,仍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江苏地区HBV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艾敏  陶晨  赵红  张小玉  谭国蕾 《江苏医药》2007,33(3):241-242
目的 探讨江苏地区HBV基因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75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江苏地区乙肝患者基因型以B型和 C型为主,分别为29.7%和65.1%.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活动性肝硬化(LC),重症肝炎(SH)和原发性肝癌(PHC)组的基因型构成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型中LC所占的百分比显著高于B型(P<0.01),而在CH组中B型所占的百分比显著高于 C型.基因C型患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患者.结论 江苏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和B型为主,HBV基因B型常见于轻型肝病,C型和肝脏病情加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情况.探讨HBV基因分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mAbsELISA)对14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 143例患者中.B型67.8%.C型26.6%。B型多见于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95.4%);C型多见于肝硬化患者(LC)(64,7%)。年龄≤35岁及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患者中B型均较C型多见(P〈0.05)。拉米夫定治疗的LC中.HBVDNA持续阴性者B型较C型多见(P〈0.05)。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完全应答者B型较C型多见(P〈0.05)。25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B型存活(94.1%)较C型存活(57.1%)高(P〈0.05)。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B型多见于年轻患者。C型多见于年老患者.且C型肝硬化患者对拉米夫定疗效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儿 6 3例 ,随机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每天 3mg/kg服用 ,同时给予西利宾胺片和甘草甜素片护肝治疗 ,疗程 2年 ,追踪观察 1年。对照组仅给予西利宾胺片及甘草甜素片 ,剂量疗程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肌酐、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及血肌酐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两组患儿的ALT复常率分别是 94 3%和 5 3 6 % (P <0 0 1) ;HBVDNA阴转率分别是 88 6 %和 3 6 % (P <0 0 1) ;HBeAg的阴转率分别是 5 4 3%和 3 6 % (P <0 0 1) ;抗HBe阳转率分别是 4 8 6 %和 3 6 % (P <0 0 1) ,停药 1年时 ,两组患儿的ALT复常率分别是 74 3%和 4 2 9% (P <0 0 5 ) ,HBVDNA阴转率分别是 4 5 7%和 3 6 % (P <0 0 1) ,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是 4 5 7%和 3 6 % (P <0 0 1)。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基因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安全有效方法.乙肝病毒(HBV)具有基因多态性,目前已知共有10个基因型,全球所用的乙肝疫苗为A2基因型重组乙肝疫苗.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HBV A2疫苗对非A2基因型感染具有交叉防御作用,能够有效预防所有已知HBV基因型所造成的感染和临床疾病.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爱玲  吴永义 《淮海医药》2002,20(6):456-45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 (10 0 m g/ d)联合猪苓多糖 (2 0 m g/ d)治疗为治疗组 ;单独服用拉米夫定 (10 0 mg/d)为对照组 ,6个月为 1疗程 ,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 1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 8周时 HBe Ag阴转 ,HBV- DNA阴转率差异不显著 (P>0 .0 5 ) ,而在 2 4周、4 0周时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拉米夫定虽然快速抑制 HBV-DNA复制 ,但不能彻底清除肝内外 ccc DNA,联合免疫调节剂 ,如猪苓多糖可提高 HBe Ag阴转率及 HBV- DNA阴转率 ,降低耐药性 ,缩短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多聚酶区序列突变特点。方法收集63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且耐药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P基因多聚酶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 63例诊断为耐药的患者中,51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其中rtM204V/I变异46例(73.0%),rtL180M变异25例(39.7%),rtV173L/M变异5例(7.9%),rtQ214E变异1例(1.6%),rtS213T变异2例(2.%)12,rtV207L/M/I变异2例(3.2%),rtA181T变异3例(4.8%),rtT184I/S/M变异1例(1.6%)。结论对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耐药检测除HBV多聚酶区常见的rtLl80M和rtM204V/I位点变异外,还应考虑其他位点的耐药变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肝立克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 10 5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随机分为Ⅰ组 (拉米夫定 肝立克 ) 4 0例 ,Ⅱ组 (肝立克 ) 30例 ,Ⅲ组 35例 (拉米夫定 ) ,疗程半年 ,治疗前和治疗后每月检测HA、LN、Pc Ⅲ、ALT、AST、HBV DNA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Ⅰ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Ⅱ组和Ⅲ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HBV DNA阴转率Ⅰ组为 6 7 5 % ,Ⅱ组 13 3% ,Ⅲ组 6 2 8% ,Ⅰ组和Ⅲ组明显高于Ⅱ组 (P <0 0 1)。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肝立克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协同作用 ,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或肝立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