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六气时行民病证治方出自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6首方剂是针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论述的6个司天之政而设制的,是五运六气方剂中的代表.通过对这6首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发现,这6首方剂的组方体现了因时制方、阴阳配伍、五行配伍的特点.因时制方是把六气变化与四时寒暑的变化结合起来,以药调和顺应四时六气变化,体...  相似文献   

2.
王付 《中医药学刊》2005,23(7):1199-1200
中医方剂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学习方剂更加重点突出,学以致用,临床医生应用方剂更加得心应手,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如何解决,虽涉及到诸多方面,但核心的问题是必须解决方剂配伍研究思路创新的顶层设计。因此,研究方剂必须从当今庞大的方剂数目中解脱出来,必须从实践中认识到研究具有代表性质的方剂配伍的重要性、实用性、科学性与迫切性;以新思维、新方法研究方剂配伍方法.尤其是研究具有代表性质的方剂配伍方法;从而揭示研究方剂重在研究方剂配伍思路创新,以研究方剂配伍思路创新而引导学用方剂,达到从方剂配伍中学会用好一个代表方,带动学用一类方,达到学用方剂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炎 《中医研究》2004,17(1):13-13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留下了许多首方剂,由于其方剂组方严谨,用药精湛,配伍合理,疗效显著,被后世尊称为“经方”。深入研究其配伍心法,而施之于临床,是仲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仲景对于方剂配伍,是在充分了解药物配伍之七情合和的基础上,巧妙遣用,使其达到方剂整体功能大于  相似文献   

4.
中医方剂有记载可查的达十余万首,临床被广泛应用的也达数百首。这些方剂之所以经得起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是因为方中各药之间和谐统一,配伍严谨,充分发挥了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使方剂具有相对完善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抓住君臣配伍剖析方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介绍君臣配伍是方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变君臣配伍以适应复杂病变的需要。在方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君药与臣药的配伍分析具体方剂的功效、主治病证及其变化运用;同时也要兼顾佐使药的配伍。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方剂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宋代以前一首方剂在组方时常常仅应用一种配伍理论,而在明代的方剂配伍中可以发现综合原则,亦即在一首方剂的配伍中,不仅仅是一种配伍理论,而是两种甚或三种配伍理论同时应用.可以说是明代方剂配伍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本文将列举数例以兹说明。  相似文献   

7.
方剂配伍理论历史发展与研究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阶  衷敬柏  王永炎 《中医杂志》2001,42(8):497-500
中医方剂据有关记载达10余万首,临床有效并被广泛应用的也有数百首。这些有效方剂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阐释和发展方剂配伍理论,指导创新复方中药的研制,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使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是中医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拟通过对方剂配伍理论的发展历史、方剂配伍理论现状的考察来探讨方剂配伍理论研究的相  相似文献   

8.
秦超  牟方政  魏大荣 《河北中医》2023,(6):896-899+903
收集名老中医骆常义治疗肺胀的中药首诊处方,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法,分析用药规律。对收集的124首方剂进行分析,得出用药86味,总使用频次2044次。药物类别上,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最高;药物的四气统计中,温性药物使用最多;五味当中,甘味药物使用最多;药物的归经统计中,肺经药物使用最多;聚类次数最多的是甘草配伍桔梗,其次是桔梗配伍杏仁。骆常义治疗肺胀的学术思想归纳如下:急性加重期首重解表宣肺、疏利肺气,缓解期注重益气温阳、因时制宜,化痰祛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辨证录》中痹病内服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辨证录》中的痹病内服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到21首内服方剂,涉及65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的中药有20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白术、茯苓、肉桂、人参、薏苡仁。21首内服方剂的组方药物中,药性以温性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平性、寒性;药味以甘味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辛味和苦味;归经以脾经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肺经、心经、肾经;出现频次≥6的药物组合有9个,排在前4位的为白术-茯苓、白术-肉桂、茯苓-肉桂、白术-茯苓-肉桂;核心药物组合2个,分别为甘草-白术-干姜、巴戟天-陈皮-薏苡仁。经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1首,药物组成为白术、薏苡仁、陈皮、干姜、巴戟天、甘草。结论:《辨证录》中痹病内服方剂多采用性温、味甘、归脾经的药物;核心药物组合以健脾利湿、温阳散寒为主;以核心药物组合为基础聚类出的新方,仍符合祛湿温阳的治疗大法,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是中医用于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是方剂学研究的重点。运用现代试验的方法来研究方剂配伍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目前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多为单个方剂的研究,只能以个别推测全局,不能从宏观上把握配伍规律;而且,实验对象多为动物,这些同人体的差距是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为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其所载方剂的特点进行分析可见:方剂来源广泛,既引录了前代医书中方剂,又以收录当时民间验方为多,显示出“尊古厚今”的基本倾向;实际所用剂型全为成药制剂,突出了成药专著的特点,特别是以“汤”命名的方剂均系煮散或沸汤点服,与传统汤剂有别而具备成药的性质;药物组成以3~10味居多,配伍严密,形式多样;所用药物虽以温热药居多,但药与证基本相符,温热药较多有其客现原因,并非编者主观意愿。  相似文献   

1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朝政府编撰的一部重要医学方书,也是官府药局制造成药的法定处方集。南宋末年,佚名对此书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考证方剂的名称、出处、组成、来源,并补充重要医案史料和考证史实。局方注释荟萃了宋代及宋以前医论、方论、医案之精华,是正确理解局方中方剂的辨证审因、配伍规律和临床运用的珍贵资料,但其内容的研究往往被忽视。该文深入探讨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方剂注释的体例与形式,方剂名称与术语演化,方剂主治、炮制、服法和禁忌,方剂医案与临床实践疗效,方剂产生背景、来源途径、组成变化和文化意涵等,提出了方剂注释对推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文本传播、成药生产和临床诊疗等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认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药物名词术语的变化,而且也为了解局方中方剂知识来源、方剂配伍规律、重大新药创新和医家临床用药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十八反”同方配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但一直存在争议。整理历代方剂96 529首,其中含"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共1 406首,占总量的1.46%,附子类尤其是附子与半夏组合应用较多。"十八反"同方配伍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痼疾、险症和急症,反映了某些难治性病证可能从"十八反"中寻找治疗方法。相反药物的应用与病证特点、病机变化及方剂配伍的复杂关系相关,提示宜忌转化应用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病证特点和"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具体配伍环境,对此应当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临床使用的处方来看,甘草在方剂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载正方236首,含甘草者108首,占45.76%,《伤寒论讲义》113方中选用甘草配伍者70方,占61.95%。现将甘草在方剂组方配伍中的作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蒙成药德都红花七味丸又名古力贡朝各敦。主要由红花、麻黄、石膏、木通、紫花地丁、诃子、蓝盆花7味药配伍而成。功能是清血热。主治:肝瘀血热,肝区疼痛,目肤发黄,尿黄。本方性凉,为治疗肝病的主要方剂。  相似文献   

16.
分析历代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的年代及临床应用特点。从《中医方剂大辞典》96 592首方剂中检索包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运用SPSS 11.0中对应分析方法,对搜集的1 40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十八反药对及其同方配伍方剂的年代特点;运用Excel统计得出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发现各年代的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应用具有差异性,宋代应用频率最高;隋唐时期含十八反药对同方配伍方剂占同时期总方的比例为各年代最高;乌头药对、附子药对与宋代关联较为密切,川乌药对与明代关联较为密切,藜芦药对与隋唐年代关联较为密切,甘草药对与各年代关联无明显差异;十八反药对同方配伍方剂在临床各科的应用也具有明显差异。大部分应用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外科疾病中其次,其他各科疾病均较少应用。  相似文献   

17.
浅析仲景对半夏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立论精详,治法严谨,制方巧妙,配伍精当,堪称方书之典范。不仅对后世临床医学具有深远影响,而且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书中对半夏的运用非常精妙灵活,足资吾辈效法。全书共载方剂375首(其中《伤寒论》113首,《金匾要略》262首),运用半夏者就有47首(其中《伤寒论))17首,《金匾要略)}3O首),方剂以半夏为君或命名者亦有ZI首(其中《伤寒论》5首,《金匾要略》16首,包括两书重复运用者人兹就其有代表性的方剂中半夏的配伍运用规律作如下浅析。王开胃行津,和中降法半夏本具温燥之性…  相似文献   

18.
卢嫏环  肖勇  丁舸 《光明中医》2013,28(9):1768-1770
每首方剂都有其特定的组成药物,但其中起核心作用药物的配伍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整首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趋向。本文试从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研究等方面论证柴胡、芍药为四逆散的核心配伍药组。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伤寒论》方剂的特点张燕青,董保民张仲景《伤寒论》诸方具有辨证精辟,立法严谨,组方周密,配伍得当;选药稍简等特点,被后人称为"方书之祖"。载方113首,用药95味,方中用药1~7味的有109首,8~10味的有11首10味以上仅有3首。从以上可见《...  相似文献   

20.
浅析姜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362首方剂进行了分析统计,共有140首方剂用了姜,占总方数量的38.6%,其中生姜占总方的22%,干姜占6.8%,姜汁8.2%,其它占1.6%.[1]由此可见,姜在方剂配伍中的重要性,现分别阐述其配伍意义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