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药浓度监测下癫痫的多药改为单药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在血药浓度监测下由多药改为单药治疗癫痫的疗铲。方法 监测30例血药浓度,所有患者均出现1种以上血药浓度不足或过量,经减药或单用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结果 8例发作消失,7例发作减少75%以上,4例减少发作50%以上;6例发作频率无变化,但发作程度减轻;5例发作频率增加,拒绝减药治疗。结论 单药应用效果满意,但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癫痫药物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以及与抗癫痫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确诊的45例未服用过抗癫痫药物的癫痫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再经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三种抗癫痫药物分组单药治疗三月、六月、一年后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现(?)。结果:未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癫痫患者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经苯妥英钠、卡(?)西平分别治疗三月、六月、一年后甲状腺激素(T_4)、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经丙戊酸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化与抗癫痫效果之间似无相关性。结论:癫痫的反复发作虽不经抗癫痫药物治疗亦存在FT_4水平的降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可明显造成癫痫患者的亚临床甲低(T_4、FT_4、FT_3降低)。丙戊酸钠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疗效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陈洁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4):453-454
目的应用拉莫三嗪联合治疗3-14岁的难治性癫痫儿童35例。方法对于全身性发作,无论原发性或是继发性,联合应用拉莫三嗪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结果拉莫三嗪尤其适用治疗复杂部分性发作等伴有精神障碍的难治性癫痫,疗效确切。结论多药联合治疗Lennox综合征时应首选拉莫三嗪。拉莫三嗪的毒副反应小,但皮疹是其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副作用。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等酶诱导剂合用时可适当加大剂量;临床应用拉莫三嗪时应考虑本国人群的特质,并加强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抗癫痫药物增加癫痫发作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启麟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38-1139
癫痫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发作性疾病 ,其发作特点为无规律性、不可预测性。迄今为止 ,癫痫的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药物治疗为主。在抗癫痫药 (AEDs)使用后不久 ,即发现有些病人在用药后癫痫发作频率反而增加 ,但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而通常认为是治疗无效。自上世纪 60年代开始对此现象已有一些报道 ,如苯妥英钠 (PHT)中毒而导致发作频繁 ,以后逐渐发现卡马西平 (CBZ)、氨己烯酸 (VGB)等也有类似现象。近年来由于药物定量技术的发展 ,证实AEDs确实可以使癫痫发作增加 ,甚至出现新的发作类型。AEDs引起的癫痫发作频率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354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液药物浓度检测结果 的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偏振法测定血液卡马西平药物浓度,对354例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 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54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值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4~12 μg/mL)内的有290例,占81.92%;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4 μg/mL)的有63例,占17.80%;高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12 μg/mL)的1例,占0.28%.结论 临床医生在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过程中,应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个体化给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5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MIT方法测定口服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或苯巴比妥的癫痫患者和服用地高辛的心衰患者的血药浓度,对798例患者889侧次TDM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种药物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占44.99%;低于治疗窗浓度的占35.77%;高于治疗窗浓度的占19.24%;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比例,卡马西平最高(56.15%),苯妥英最低(4.82%);低于和高于治疗窗的,苯妥英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分别是69.88%和25.30%。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依据之一,应综合分析患者用药方案,实验室数据和疗效,真正做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7.
用JNH手臂稳定度测试康复仪对35例接受抗痫药物治疗的癫痫患者进行了手臂稳定度测定。结果发现:癫痫患者的手臂稳定度测试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抵,其中部分性发作,特别是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的测试值显著低于全身性发作患者;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多药治疗患者的手臂稳定度显著低于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者;用抗痫药物时间长者手臂稳定度测试值低于用药时间短者。本文就癫痫患者手臂稳定度降抵的可能原因,以及JNH仪在抗痫病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在识别老年癫痫患者潜在药物中毒风险中的价值,为卡马西平服用过量所致毒性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1例卡马西平中毒慢性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以“卡马西平中毒”“卡马西平过量”为检索词分别对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 卡马西平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仍然会发生药物过量毒性反应。症状可表现为血药浓度峰值极高、肝肾功能受损、神志不清、意识障碍、失语、癫痫反复发作、血压升高等。此时对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补液利尿治疗有效。文献检索结果:共检索到可用的中文文献67篇,英文文献147篇。结合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该文总结了卡马西平中毒的致病因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结论 老年癫痫患者应定期进行抗癫痫治疗药物监测以及时调整给药剂量,规避抗癫痫药物治疗时潜在的中毒风险。  相似文献   

9.
癫痫患者服用中药制剂西药成分的血药浓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平 《临床医学》2010,30(5):108-109
目的探讨某些抗癫痫"中药制剂"中是否含有抗癫痫西药成分及其含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58例癫痫患者所服"中药制剂"中的丙戊酸钠、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的种类及血药浓度。结果所有患者中均检测出上述1~4种常用抗癫痫西药。血药平均浓度丙戊酸钠为(12±14)μg/ml,苯妥英钠为(5±6)μg/ml,苯巴比妥为(11±9)μg/ml,卡马西平为(2.2±2.6)μg/ml。结论所谓的抗癫痫"中药制剂"中含有不同种类和剂量的常用化学药物,干扰了癫痫的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42-2244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对其认知功能及P300波潜伏期、波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用药12w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癫痫发作情况: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脑电图(P300波潜伏期、波幅)变化。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300波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癫痫症状,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脑电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饮酒后诱发抗癫痫药物中毒报道并不常见 ,为了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现将我们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4月以来收治的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饮酒后引起药物中毒反应的 4 8例癫痫病人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4 8例中男 2 5例 ,女 2 3例 ,年龄 17~ 5 6岁。3例为原发性癫痫 ,4 5例为继发性癫痫。发作类型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单纯部分感觉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持续服药量苯妥英钠 (PHT)2 0 0~ 6 0 0mg/d、丙戊酸钠 (VS) 4 0 0~ 80 0mg/d、卡马西平(CBZ) 2 0 0~ 80 0m…  相似文献   

12.
以入院治疗的124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托吡酯组和卡马西平组,各6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的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3、6个月后的发作率组间比较,托吡酯组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治疗3、6个月后的发作次数组间比较,托吡酯组月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60岁及其以上人群应用拉莫三嗪(LTG)单药治疗癫痫的控制率及耐受性。方法参照Cochrane癫痫组制定的检索策略,计算机全面检索Cochrane癫痫组登记的随机对照试验库(CCTR),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中国循证医学中心RCT/CCT数据库等资料库并追踪检索相关的综述、论文的参考文献。采用退出治疗率、癫痫缓解率、副作用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共检索到7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4个涉及到英国、法国、克罗地亚、芬兰、挪威等至少49个中心的包括797例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次分析,所有治疗时间均超过3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1)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均能较好控制老年人群的癫痫发作,两组在控制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OR值为1.29,95%CI 0.59~2.81);(2)两组患者均出现较多的不适主诉,拉莫三嗪组和卡马西平完成治疗的人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3,OR:2.37,95%CI 1.34~4.19),拉莫三嗪组患者因副作用退出率较卡马西平组明显减少(OR:0.33,95%CI 0.23~0.49,P<0.01);(3)拉莫三嗪组镇静作用较卡马西平组显著减轻(OR:0.66,95%CI 0.47~0.93,P=0.02)。所有试验没有针对不同发作类型亚组老年人群的研究资料。结论老年癫痫患者单药应用拉莫三嗪在控制发作方面与常规一线用药卡马西平没有差异,但较卡马西平组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两种药物均显示出较高比例的神经系统及全身不适的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已确诊为癫痫的48例患者(卡马西平组16例,苯妥英钠组16例,丙戊酸钠组16例)的血脂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16例进行比较。结果:1)血脂浓度与癫痫本身无相关性;2)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后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和脂蛋白(a)[LP(a)]明显增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变化,且LP(a)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浓度明显增高(r=0.74,p<0.05),丙戊酸钠对血脂无影响。结论:长期抗癫痫药治疗能使血脂浓度增高,因此需长期监测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卡马西平在额叶癫痫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额叶癫痫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拉莫三嗪 (利必通 )为苯基三嗪类新型抗癫痫药 ,属电压门控钠通道阻滞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 ,也可用于Lennox -Gastaut综合征的癫痫发作。拉莫三嗪与其他抗癫痫药物合用 ,可能发生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应予注意。处方 1: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5 0mg× 6 0  2 5mgqdpo(连服 2周后遵医嘱增加剂量 )卡马西平 0 .2g× 10 0  0 .2gtidpo分析 :本方用于Lennox -Gastaut综合征的癫痫发作。用药后出现头晕、共济失调、复视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且未能很好的控制癫痫发作。两药合用 ,卡马西平诱导肝药酶使拉莫三嗪代谢加速 ,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7.
卡马西平、脑活素等联合治疗癫痫62例的疗效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陈惠霞目前国内外治疗癫痫大部着重控制症状,对巩固疗效,提高智能及恢复生活、劳动能力不够满意。本文采用卡马西平、苯巴比妥钠加脑活素、维生素B6治疗62例,收到满意效果。1资料及方法1.1临床...  相似文献   

18.
<正>卡马西平主要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亦是三叉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以及预防或用于躁狂-抑郁症的药物,因其化学结构与三环抗抑郁药相似~([1-3]),本癫痫中心还将其主要用于精神运动性发作、大发作、混合型癫痫等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但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9.
卡马西平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具有抗惊厥、抗癫痫、抗神经性疼痛、抗躁狂一抑郁症、改善某些精神症状等作用。除小发作外,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癫痫,是治疗大发作、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该药副作用小,但口服过量可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曾成功抢救2例大剂量卡马西平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性肌强直(NMT)的临床表现、肌电图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4例NMT患者的临床表现、肌电图及治疗特点。结果:4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以静息状态下肌肉颤搐为主,肌电图显示自发的、连续的、不规则的多重单个运动单元高频率放电,其中3例单纯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效果不佳,加用激素治疗后获痊愈。结论: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治疗获得性NMT可缓解症状,效果不佳时结合激素治疗,疗效显著,支持获得性NMT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