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防治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首要目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历100余年的探索,人类已充分认识到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现已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C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2.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推荐为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主要治疗目标。然而,即使通过积极的降低LDL-C治疗,患者仍然存在显著残留心血管事件风险。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包含所有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非HDL-C在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优于LDL-C,并且比LDL-C及其他血脂指标具有更多显著优势。该文主要讨... 相似文献
4.
郝丽萍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181-181
目的探讨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防治关系。方法采用液体试剂用清除法测定60例CHD患者及40例无CHD患者血清中D—LDL—C水平,同时还检测了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CHD组的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结论D—LDL—C是CHD发病的高危因素。它的定期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监测CHD必不可少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心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CHD患者及75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non-HDL-C浓度值。结果血清non-HDL-C、LDL-C水平在cHD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36例CHD合并高TG血症患者non-H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LDL-C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因素观察指标,non-HDL-C要优于LDL-C。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冠心病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不同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冠脉病变122例,双支冠脉病变36例,3支冠脉病变27例;根据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将其分为狭窄<50% 的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53例CHD患者和98例正常对照者的血脂水平,计算TG/HDL-C比值。结果CHD组TG/HDL-C比值水平(1.78±1.7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90±0.49),差异非常显著(t=4.930,P<0.001)。453例CHD患者中,TG/HDL-C比值异常者210例,异常率为46.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异常率(17.3%),差异非常显著(χ2=27.99,P<0.01),也明显高于各单项血脂指标的异常率。结论TG/HDL-C比值对CHD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优于各单项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8.
庞晓微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3):179-179
目的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方法 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来我院的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对比上述指标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特异性.结果 研... 相似文献
9.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危险性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在冠心病危险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453例冠心病患者和336例健康对照血脂资料进行分析,比较non-HDL-C与其他血脂数据两组间差异的显著性,以及non-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non-HDL-C值[(4.02±1.20)m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30±0.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32,P<0.001)。non-HDL-C在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的显著性高于LDL-C和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随着TG水平增高,non-HDL-C与LDL-C相关性下降。结论non-HDL-C对冠心病危险性评估作用优于LDL-C,而且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常用来评价和监测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脂类指标。传统的方法是应用Friedewald公式[LDL-C=(TC)-(HDL-C)-(TG/2.2)mmol/L]来确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但其易受高甘油三酯(TG)的影响。而LDL-C直接测定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灵敏度好,特异性高,不受高TG的影响,是较之公式法更好的测定LD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B水平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18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apoB/apoA1比值,分析各血脂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CHD患者血清TG、non-HDL-C和apoB/apoA1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和apo 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DL-C和apoA1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TC和LDL-C,而non-HDL-C、apoB以及apoB/apoA1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血清non-HDL-C及apoB/apoA1比值的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性明显正相关,其预警价值高于传统指标LDL-C和T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密切,尤其对于LDL-C和TC已经达标者控制其non-HDL-C和apoB水平在冠心病的防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9)
目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LDL-C/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LDL-C/HDL-C)对脑梗死患者血管顺应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246例,分别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仪探查患者双侧MCA,计算其搏动指数(PI)值,并记录患者的血脂LDL-C、TC、HDL-C,计算LDL-C/TC、LDL-C/HDL-C,观察梗死侧与非梗死侧MCA的PI值有无差异;以梗死侧MCA的PI值为评价血管顺应性的金标准,获取LDL-C、TC、LDL-C/TC及LDL-C/HDL-C的最佳界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比较LDL-C、TC、LDL-C/TC及LDL-C/HDL-C对血管顺应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梗死侧MCA的PI值大于非梗死侧(P=0.01<0.05);LDL-C、TC、LDL-C/TC及LDL-C/HDL-C评价血管顺应性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466[95%CI=(0.383,0.548)]、0.473[95%CI=(0.391,0.555)]、0.484[95%CI=(0.402,0.566)]、0.502[95%CI=(0.419,0.5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死侧MCA的PI值较非梗死侧高,提示梗死侧MCA的血管顺应性较非梗死侧低;AUC面积不同,提示血脂比值如LDL-C/TC、LDL-C/HDL-C比单项血脂指标如LDL-L、TC评价脑梗死患者的血管顺应性价值更高,可能LDL-C/HDL-C诊断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科学研究表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使患者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健康维护,对冠心病延缓病情进展、预防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或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心病(CDN)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呈正相关,而且是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作为脂类疾病分类和风险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LDL-C也是选择药物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临床指标,国内外都在研究和开发行之有效、可靠的标准化规定方法。本文对其有关的测定方法和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5.
黎素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8):745-745,747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在预测2型糖尿病(DM)并发冠心病(CHD)危险时的价值。方法选取单纯2型DM患者110例,DM并发CHD患者106例及健康对照89例,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比较各组non-HDL-C;分析比较120例患者进食因素对各血脂检测项目检测值的影响。结果2型DM并发CHD组non-HDLC显著高于单纯2型DM组(P(0.01);non-HDL-C值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小,而其他一些血脂检测项目(TG、HD、LDL-C)均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大。结论non-HDL—C可作为2型DM患者预防并发CHD的重要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以及影响它们之间关系的因素,以寻找预测ACS的联合标志物.[方法]将本院66例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研究分为ACS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G,30例).2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CG).测定、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浆MPO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直接一步法测定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方法学评价,并探讨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重复性试验、回收实验、线性实验对该方法进行评价;并同时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7~9.1 mmol/L,精密度批内CV 2.76%,批间CV为3.56%;平均回收率是99.2%,参考范围为(2.45±0.55) mmol/L,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相比,在TG<4.52 mmol/L时,二者有良好的相关性,与文献相符;心脑血管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一步法准确性及重复性均符合要求,方便快速,在TG<4.52 mmol/L时,用计算法经济更方便;而TG≥4.52 mmol/L时,用测定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直接一步法测定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进行方法学评价 ,并探讨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重复性试验、回收实验、线性实验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并同时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进行比较。结果 该方法线性范围为 :0 .7~ 9.1mmol/L ,精密度 :批内CV 2 .76 % ,批间CV为 3.5 6 % ;平均回收率是 99.2 % ,参考范围为 (2 .4 5± 0 .5 5 )mmol/L ,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相比 ,在TG <4 .5 2mmol/L时 ,二者有良好的相关性 ,与文献相符 ;心脑血管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一步法准确性及重复性均符合要求 ,方便快速 ,在TG <4 .5 2mmol/L时 ,用计算法经济更方便 ;而TG≥ 4 .5 2mmol/L时 ,用测定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选择合适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方法.方法 总结应用聚乙烯硫酸(PVS)沉淀法测定866例标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并与Friedwald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按三酰甘油(TG)浓度分组,对比两法LDL-C的差异及影响LDL-C值的因素.结果 低浓度TG时两法测定LDL-C浓度基本一致,高TG两法差别较大,TG>4.52mmol/L(400mg/L)时Friedwald公式的计算结果偏低.结论 应用聚乙烯硫酸(PVS)沉淀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陈亚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4):1955-1956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血清胆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实验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对照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辅助指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