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PHT)目前仍被认为是腹部外科最复杂和难治的疾病之一。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则可发生致命性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因肝硬化终末期导致肝衰竭而死亡,或因脾大脾亢对机体产生损害。二十世纪80年代保脾术的兴起,肝移植的出现,使得当今在PHT外科治疗的认识上观点难以统一,因而出现了手术方法之多、争议之大、疗效不够理想等临床上难以解决的外科难题。为此,笔者首先设计保留脾下极的脾大部分切除术(下称保脾术)[1]。通过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下称门肺分流术),在临床应用方面获得疗效和启示;通过开胸手术观察区域性代偿性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2.
全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近二十余年,随着人们对脾脏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脾脏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功能的认识.通过对外伤性脾损伤采用脾修补、脾部分切除、脾动脉结扎或脾片移植等不同的方法来保留脾脏.以避免因脾切除丧失免疫功能而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此观点在外伤性脾损伤的治疗上已达成共识。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脾亢)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脾外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课题——门静脉高压症脾脏的切除与保留问题。该问题多年来是脾功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代表了我国脾外科发展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否行巨脾大部切术,在旧内外学术界一直争执不休,关键在于没有坚持不懈地从PHTFi脾的病理生理、残脾纤维化、脾大复发等方面做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现就国内外PHT巨脾组织和细胞形态学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脾脏巨噬细胞在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脾脏巨噬细胞(Mφ)在门静脉高压症(PHT)脾功能亢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比观察正常脾脏和PHT脾脏Mφ的数量、分布、超微结构、Mφ内酸性磷酸酶(ACP)含量以及Mφ吞噬破坏血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脾脏相比,PHT脾内Mφ细胞密度相对减少,Mφ内ACP含量增多,Mφ表面伪足增多、增长,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多,Mφ吞噬破坏血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脾脏Mφ在PHT脾亢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切脾对肝硬化有益还是有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临床表现主要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呕血和便血、腹水。而脾脏切除既能纠正脾亢进状态又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因此它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主要的外科手术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现代脾脏外科观念的不断深入,脾脏保留性手术不断地开展,学者们尝试对肝硬化巨脾症行脾脏保留性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对门静脉高压症的脾脏是否保留仍有很大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脾脏是否有正常免疫功能;保留的部分脾脏在机体内是否再肿大;原位保留残脾是否加重肝脏的纤维化等。以下我们将PHT切脾对肝硬化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在脾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脾切除术治疗血液病始于19世纪末期,1887年Spencer首次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行开腹脾切除术,因手术创伤过大,未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介入脾脏外科始于1991年,Delaitre等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1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快得到推广,有关LS的报道也日益增多。许红兵等于1994年报道了我国较早的LS。目前腹腔镜已涉足脾脏外科的各个领域,除LS外,还包括腹腔镜保脾手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Whipple(1945)采用分流术(门腔、脾肾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应用于临床获得成功,标志着PHT现代外科治疗的新开端。50年代国内兰锡纯和黄萃庭,率先采用分流术治疗PHT,后相继在国内几家大医院展开。进人70年代国内引进断流术,80年代初中华医学会PHT外科学组成立,随之对PHT基础研究的深入,手术方法改进和创新,以及临床的广泛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跨人21世纪之际,笔者就我国PHT外科治疗50年来的沿革与思考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蔡景修 《消化外科》2004,3(4):229-231
欧美国家对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外科治疗,一般采用远端脾肾分流(DSRS)手术,DSRS既是治疗PHT的有效术式,又可作为以后的肝移植之术前准备。而在日本,一般采用断流手术。关于PHT的预防性手术,欧美国家一般持否定态度,认为食道静脉曲张的  相似文献   

9.
脾损伤外科处理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脾脏有着多种重要功能。脾脏损伤时,在可能情况下尽量保留脾脏或脾组织已成共识,这也是脾脏损伤外科治疗的现代观念。保留脾脏,一方面保留了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因无脾而使机体容易招致一系列不良后果的发生,尤其是儿童因脾切除后可致凶险性感染(OPSI)这一致死并发症:另一方面也顺应了外科的发展方向。符合微创观念和微创外科的要求,适应了“3W原则”,即无论做什么手术(whatever)。无论外科发展到何时(whenever),无论在外科哪个领域(wherever)都要始终将微创观念贯彻于外科操作中。  相似文献   

10.
广泛粘连脾切除术的要点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30071)史海安腹部外科医师对脾切除术理应是可以掌握或能熟练掌握的常见手术之一,它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常规手术。然而对有严重的广泛性血管性紧密粘连的脾脏,手术是相当困难的。因手术操作不当,就可以发生难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