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经络研究的历程,并从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走中国自己经络研究的道路;注意保持经络研究的合理格局,切实分清主次抓住问题的核心;历史地、科学地看待中医经络学说,开拓人体机能调控研究的新天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象和事实是科学创新的基础;充分珍惜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等五个方面对经络研究的指导思想,经络学说的核心和经络研究的突破方向以及经络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春  李铁 《中国针灸》2006,26(6):446-448
目的:明确经络理论的概念。方法:从学说和理论概念差异的对比入手,依据科学理论的实践性特征、抽象性特征和逻辑系统性特征,对经络理论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结论:经络共有科学理论的各种特征,所以应该是科学理论。把经络定义为科学理论对于经络实质研究、针灸规范化研究和针灸学理论体系创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经络学说的起源考证经络之实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瑞  谷世哲 《中国针灸》1998,18(10):619-621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作为中医学术的核心理论,数千年来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辨证论治。然而有关经络实质的讨论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对中医卓越临床疗效的认同,以及西方医学的东方回归,促成了国内及国际上学习中医和针灸的热潮。研究经络的实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进行重点研究。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阐述对经络实质的认识,目前对经络实质及起源的认识主要有血管论和感…  相似文献   

4.
张中成 《中医药学刊》2002,20(2):183-184
从关于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经络学说的形成时代背景,经络的重要性,现代经络研究的局限性,经络研究的科学思路与方法等论述 了经络学说形成背景与科研思路方法,指出;经络研究应发掘文献资料,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结合现代最新科技,结合神经生物,细胞信号传导,体液调节等方法,以期揭示经络本质。  相似文献   

5.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推拿的理论核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着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主要表现在:经络系统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经络的致病与治病,经络学说中的恒动律,经络学说中共性与个性的认识和经络学说的对立统一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从关于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经络学说的形成时代背景、经络的重要性、现代经络研究的局限性、经络研究的科学思路与方法等论述了经络学说形成背景与科研思路方法。指出 :经络研究应发掘文献资料 ,密切联系临床实际 ,结合现代最新科技 ,结合神经生物、细胞信号传导、体液调节等方法 ,以期揭示经络本质。  相似文献   

7.
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萍  吕虎  原林  唐雷 《中国针灸》2006,26(6):407-413
目的:总结、归纳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方法:查阅文献,回顾经络研究历史。结果:中、外学者几十年针灸经络探秘,逐渐形成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神经生理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理生化学派——体液循环学说,生物物理学派——生物场学说,整体闻隙学派——结缔组织结构学说,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严健民 《中国针灸》2006,26(5):374-377
目的:探讨经络实质及其概念,并与《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一文作者商榷。方法: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经络研究的历程,查阅分析文献。结论:经络学说起源于殷商,完善于两汉,用现代解剖生理学解读经脉理论的内属脏腑,就是继承足太阳膀胱经——植物神经调节论。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基础理论以藏象经络为其理论核心,藏象经络学说研究的进展决定其发展方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未以解剖学方法为主,是古人自觉运用古代哲学思想,概括当时对人体与疾病的认识,融合当时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着种种误区;其现代研究应当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为中医临床服务为前提,做到“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  相似文献   

10.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对经络的认识与探讨是针灸走向世界的突破口。本文从古典传统经络认识及现代经络研究入手,总结了古人对经络组成、循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论述和分析了现代经络研究的相关内容。最后,就当前经络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探讨经络研究应采用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经络实质的揭秘将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新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络科学的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经络科学研究,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50~70年代)是经络现象的再度发现,是以日本的经络敏感人的研究和法国、日本的穴位低电阻现象开始,继之我国大规模经络感传的研究,揭开了经络现象研究的新篇章。第2阶段(80年代)是以经络感传这一主观感觉的研究到经络客观定位和经络的证实,包括大量的经络生物物理,即:声、光、热、电和核素等对经络的检测和3种生物物理学方法(即隐性感传、低阻抗、高振声)对14经脉的严格定位,其宽度在1毫米以内,并有形态学根据。第3阶段(90年代)研究重点进入古典经络学说关于经脉的血气运行的功能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经络实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针灸医学理论的核心。近十年来,经络针灸学、生物工程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工作者们通过跨学科的共同努力,在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和形态结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学者们运用各种物理手段证实了经络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50多年的经络研究和临床实践,笔者认识到中医作为诠释人体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医学,应该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络是机体能量信息以电磁振荡形式在体内沟通和连动所形成的闭合环路体系,具有许多量子特征,不能用固定的组织结构硬套。经络感传研究发现,经络循行线具有漂移现象,这正是经络动态运行规律的体现。通过动态的信息触发和生物共振,经络系统自组织地发挥着整体调整作用。遵循经络的量子特征和规律,不仅创新了经络疗法,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经络在量子信息医学中的科学定位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以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中医经络学说为目的,尝试从具有开放的、非平衡的、非线性相干效应的耗散结构解释独特的中医经络学说,分别从经络是人体的开放系统、经络的有序性、非平衡稳态以及经络系统的不可逆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认为依照耗散结构理论为认识研究经络学说提供了全新的概念,且为经络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经络实质现代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现象是中医所特有的。因而,研究经络学说,探讨经络的实质,无论是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下的实验研究,都必须以中医观点为指导,以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和经验事实为基础,才有可能不使这一研究步入岐途,最终揭示经络的实质。本文对从50年代兴起的“经络实质研究”的工作与有关假说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提出了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说的理论结构与科学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龙祥 《中医杂志》2002,43(10):746-748
依据对古代经络学说史学研究的成果及科学哲学的分析方法,将构成“经络学说”中不同性质、不同价值的两种成分剥离开来,呈现其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个准确、完整表达古代“经络学说”科学内涵的,一个既可以被证实,又可被证伪的科学命题,从而使“经络问题”成为一个能够被科学界普遍理解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构建针灸临床辨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繁荣  曾芳  唐勇 《中国针灸》2008,28(8):551-553
经络学说是指导针灸临床的核心理论.在针灸临床实践中简单地套用中医内科的辨证体系,难以体现针灸理论的核心和治疗的特色.构建针灸临床辨证体系应牢牢把握针灸自身的特色和规律,以经络辨证为主体,以部位辨证为重点,以八纲辨证为指导,以脏腑辨证为补充,并在临证时重视腧穴特异性的运用,这样才能体现针灸理论的独特性,确保针灸辨证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经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沈德凯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诊治疾病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多年来,科学研究工作者为探求经络的实质,做了大量而艰苦地深入研究,取得许多有重要意义的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应用于...  相似文献   

19.
在中医学中,经络学说是核心的基础理论之一.认为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的通道.纵者为经,横者为络.经络内联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经络者,可以决生死治百病,不可不查".<灵枢·经别>记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进一步说明了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然而,正是这个在人体中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经络,却因为研究者们不能在尸体上找到具体的线路或实体物质,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大讨论.甚至很多学者认为,经络根本就不存在,中医是建立在沙漠中的大厦,并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因而是不科学的,中医学充其量也只是一门经验医学的说法,等等.如何看待、认识经络,针刀医学提出了新的的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论著,其整体观、矛盾观、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养生学说、辨证论治等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笔者的学习体会,就《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诊断作用,管见如下。1经络之望色诊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