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畸治疗中 ,对于上下颌前牙拥挤及前突的病例 ,常采取拔除第一双尖牙使尖牙向远中移动 ,关闭间隙 ,从而解除拥挤及前突。具体使尖牙向远中移动的方法有颌内橡皮圈及拉簧牵引、闭隙垂直曲 ,开大闭合曲等 ,效果不甚理想。尖牙移动速度慢 ,而且有尖牙不可避免的扭转及唇颊向移位 ,磨牙不同程度的前移致支抗丧失等缺点。所以我们设计在主弓丝上加一开大辅弓来解决这一问题。它具有固位良好 ,牙齿移动速度快 ,避免磨牙近中移动及控制前牙唇向移动等优点 ,经临床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辅弓的组成、制作要求及临床应用组成 :螺…  相似文献   

2.
滑动法在标准方丝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标准方丝弓中应用滑动法关闭间隙的疗效。方法:利用X线头影测量,对12例正畸患者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矫治前后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方丝弓矫治中滑动法关闭间隙与关闭曲法比较,磨牙倾斜及前移(支抗消耗)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切牙倾斜移动较多(P<0.05),结论:滑动法在标准方丝弓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磨牙支抗,下切牙有倾斜移动,在标准方丝弓技术中可选择性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23 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自身随机对照设计,实验侧采用尖牙与切牙同步分别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法(即除在后牙区的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外,还在微螺钉与尖牙间用橡皮链单独行尖牙远中移动);对照侧则只通过常规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分别记录两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并观察前牙移动的位置和方式,SPSS 11.0统计软件对实验侧与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6.69±1.07)个月;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9.56±1.19) 个月;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尖牙移动到位后具有更好的生理位置,而对照侧尖牙移动到位后较多发生牙冠远中舌向扭转.结论:微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关闭拔牙间隙,在缩短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的同时,使尖牙能始终在松质骨中移动,因而前牙内收快,矫治效果相对更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中,用一步或两步滑动法关闭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2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1直丝弓矫治病例关闭间隙时进行上颌牙齿移动的对比研究。结果:两步滑动法在节省支抗方面并不优于一步滑动法,且治疗时间明显比一步法长。两种方法在维持覆He及前牙转矩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一步滑动法在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间隙时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使用J钩治疗安氏Ⅱ1错畸形拔牙矫治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10例安氏Ⅱ1错患者运用Tweed方丝弓矫治器。结合使用J钩头帽口外弓牵引,向后滑动弓丝关闭拔牙间隙及拉尖牙向远中。结果:1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磨牙建立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结论:J钩配合Tweed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1错畸形可以很好地控制后牙支抗并控根压低内收上前牙,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Typodont模型上,模拟临床应用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的过程,研究新方案对关闭间隙速度的影响。方法:制作24个安氏I类双颌牙齿前突的标准Typodont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个。实验组使用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牵引关闭拔牙间隙,牵引力为75g;对照组则使用直丝弓托槽结合口外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牵引力为150g。结果:实验组的平均间隙关闭速度为(1.37±0.03)mm/h,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7±0.03)mm/h(P<0.001)。实验组的上颌中切牙平均舌侧移动距离为(6.27±0.44)mm,显著大于对照组的(4.34±0.38)mm(P<0.001)。实验组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近中移动距离为(0.11±0.08)mm,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34±0.24)mm(P<0.001)。结论:应用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速度显著快于传统的直丝弓托槽结合口外弓支抗,支抗丧失更少。  相似文献   

7.
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锁托槽以自身所附有的槽沟盖将弓丝固定在槽沟内,改变了传统的结扎丝固位方式,明显地减小了矫治器系统的摩擦力,使牙齿在弱力作用下有效移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对拔牙矫治、需要较强磨牙支抗、以滑动法关闭间隙的病例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滑动法与关闭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对支抗磨牙位置及疗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或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1或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33例,使用0.46mm(0.018英寸)直丝弓矫治装置充分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采用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将上颌第二磨牙纳入矫治序列,且均未采用特殊加强支抗方法。拉尖牙向远中完成后,随机分为滑动法组(17例)和关闭曲法组(16例),分别使用滑动法或关闭曲法关闭剩余间隙,对关闭间隙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滑动法组和关闭曲法组的上颌第一磨牙分别近中移动(3.4±1.4)mm和(3.0±1.8)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收4颗前牙,滑动法组疗程为(6.0±2.4)个月,关闭曲法组疗程为(6.4±2.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0.46mm(0.018英寸)直丝弓矫治装置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并在矫治初期即将上颌第二磨牙纳入矫治序列的拔牙病例,正畸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使用滑动法或关闭曲法回收前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使用J钩治疗安氏Ⅱ1错畸形拔牙矫治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10例安氏Ⅱ1错患者运用Tweed方丝弓矫治器。结合使用J钩头帽口外弓牵引,向后滑动弓丝关闭拔牙间隙及拉尖牙向远中。结果:1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磨牙建立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结论:J钩配合Tweed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1错畸形可以很好地控制后牙支抗并控根压低内收上前牙,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10.
傅晓峰  王林  浦广益 《口腔医学》2006,26(6):434-436
目的研究不同牙槽骨高度条件下上颌牙列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为牙周丧失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所建上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转化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对不同牙周丧失条件下的牙周组织应力和位移情况分别进行模拟分析。结果随着牙槽骨高度的丧失,前牙的牙周膜应力和牙齿位移先减小后增大,后牙的牙周膜应力和牙齿位移持续增大,当牙槽骨水平吸收达4 mm时,第一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值明显增加。结论对于牙周丧失的患者,在使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以滑动法关闭间隙的治疗过程中,应增加磨牙支抗,矫治力值也应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Laceback在排齐阶段对牙列的影响。方法:15例拔除2个上颌第一双尖牙患者,使用杭州奥杰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程式直丝弓矫治器,排齐前后牙列的比较研究。结果:尖牙远中整体移动,尖牙间宽度增加;切牙舌向倾斜移动;第一恒磨牙稍有稍近中移动。结论:排齐阶段使用Laceback可以有效远中移动尖牙,同时配合弓丝末端回弯可有效的防止切牙唇向移动,如果磨牙支抗要求高,则需要采取加强磨牙支抗的措施,以防止不利的牙齿运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拥挤伴尖牙近中唇移过低位病人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早期用节段正轴辅弓远中、牙合向移动尖牙,结合直丝弓矫治器的矫治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2例(共24个尖牙)前牙拥挤和伴有尖牙近中唇移过低位的病例,在拔除第一前磨牙1周后应用自行弯制的节段正轴辅弓牵引尖牙远中、牙合向移动,同时观察尖牙、磨牙的移动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早期使用节段正轴辅弓,尖牙5个月平均向远中移动5.2 mm(速率1.04 mm/月),牙合向移动5个月平均3.8 mm(速率0.76 mm/月)。通过后期的MBT直丝弓矫治器,12例病人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牙和第一磨牙达到理想的中性咬合关系,上下颌牙齿尖窝交错,咬合关系良好,尖牙轴倾度正常,支抗磨牙无明显移动。结论:早期应用节段正轴辅弓和后期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拥挤伴尖牙近中唇移过低位的拔牙矫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的片断弓技术,针对上颌严重拥挤伴尖牙唇侧近中低位病例,实施拔牙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8 例上颌严重拥挤并伴尖牙近中唇侧过低位(虎牙)的患者,年龄 11.5~22 岁,平均 15.6 岁.拔牙后先使用改良片断弓技术,用 0.017"×0.025"的不锈钢方丝弯制复合曲,用 150 g 的力牵引尖牙进入牙列,再进一步排齐其余牙齿.临床均采用横腭杆加强支抗.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预期的矫治效果,尖牙向远中和殆方移动顺利,未发生倾斜和旋转.支抗牙也未见有支抗丧失的表现.矫治结束后上下前牙中线一致,覆殆覆盖正常,上下牙齿尖窝关系良好.结论:改良的片断弓技术,对矫治上颌重度拥挤并伴尖牙近中唇侧过低位的拔牙病例有较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直丝弓矫治技术系列讲座(三)(第二阶段:关闭拔牙间隙)刘月华,傅民魁,曾祥龙上下牙弓排齐、整平后,治疗进入第二阶段,即关闭拔牙所遗留的间隙。此过程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关闭牙缝",其中涉及间隙关闭的方法、牙齿移动的方式、弓丝的选择、间隙的分配以及支抗的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比较片段弓技术和微种植体支抗在拉尖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牙列拥挤,双侧对称拔除第一前磨牙且需将尖牙拉向远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尖牙远移时应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对照组则使用片段弓技术远移尖牙,测量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距离以及磨牙近中倾斜的程度。结果 试验组尖牙移动的速率为(1.428±0.072)mm/月,快于对照组(1.137±0.081)mm/月;试验组磨牙近中倾斜程度为(1.27±0.18)°,小于对照组(1.91±0.1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微种植体支抗拉尖牙向远中在牙齿移动速率以及控制磨牙近中倾斜等方面优于片段弓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固定正畸减数病例中 ,为了更充分的利用拔牙间隙 ,防止支抗丧失 ,作者运用差动力原理配合方丝弓进行矫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安氏 类错病例 37例 ,年龄 12~ 2 2岁 ,男 12例 ,女 2 5例 ,常规拔除 4| 44 | 4,应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矫治步骤平整牙列同时拉尖牙面远中 :装配方丝弓矫治器 ,用0 .36 mm的镍钛弓丝为起始弓丝 ,并用镍钛拉簧拉尖牙向远中 ,此时 ,切牙间不作“8”字结扎 ,当尖牙被拉向远中时 ,切牙的拥挤得到解除同时各自向远中移动 ,切牙间出现散在小间隙。关闭前牙间隙 :当尖牙和第 2双尖牙靠拢后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中两种Ⅱ类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在不同加力模式、不同牵引力大小作用下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隐形矫治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及两种Ⅱ类牵引模式(牙套加力组与牙齿加力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2种不同加力方式及5种不同载荷(100 g、150 g、200 g、250 g、300 g)下的牙齿移动方式、牙套形变、牙周膜应力分布等,比较其增强前牙支抗效果的异同。结果:不同力值不同加力方法下所有组Ⅱ类牵引均可以使前牙内收,抵抗磨牙远中移动过程造成的前牙支抗丧失,但其牙齿应力分布、牙套形变效果不同:牙齿加力组集中在直接受力的尖牙上,分布不均匀;牙套加力组分布更均匀,随距尖牙距离由近到远逐渐减小,但总体大小较牙齿加力组大。牙周膜等效应力除300 g牙套加力组[(2.87×10 -2) MPa]过大外,其余各组均在牙周膜可承受范围内。 结论:100 g的Ⅱ类牵引即可抵抗磨牙远移反作用力造成的前牙支抗丧失,300 g牙套加力作用下的牙周膜受力过大,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中两种Ⅱ类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在不同加力模式、不同牵引力大小作用下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隐形矫治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及两种Ⅱ类牵引模式(牙套加力组与牙齿加力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2种不同加力方式及5种不同载荷(100 g、150 g、200 g、250 g、300 g)下的牙齿移动方式、牙套形变、牙周膜应力分布等,比较其增强前牙支抗效果的异同。结果:不同力值不同加力方法下所有组Ⅱ类牵引均可以使前牙内收,抵抗磨牙远中移动过程造成的前牙支抗丧失,但其牙齿应力分布、牙套形变效果不同:牙齿加力组集中在直接受力的尖牙上,分布不均匀;牙套加力组分布更均匀,随距尖牙距离由近到远逐渐减小,但总体大小较牙齿加力组大。牙周膜等效应力除300 g牙套加力组[(2.87×10 -2) MPa]过大外,其余各组均在牙周膜可承受范围内。 结论:100 g的Ⅱ类牵引即可抵抗磨牙远移反作用力造成的前牙支抗丧失,300 g牙套加力作用下的牙周膜受力过大,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单个链状橡皮圈弹力结扎与传统的弹力橡皮圈牵引尖牙远中移动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6例因正畸需要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双尖牙患者 ,用方丝弓矫治器排齐牙列换上 0 .0 4 6cm(0 .0 18英寸 )的澳丝后 ,以上颌第一磨牙为支抗 ,在患者上颌牙弓的右侧用单个链状橡皮圈弹力结扎 ,左侧用传统正畸弹力橡皮圈牵引尖牙远中移动。比较两种方法牵引尖牙远中移动的速度和支抗丧失的程度。结果 单个链状橡皮圈弹力结扎与传统的弹力橡皮圈牵引尖牙远中移动的速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第一磨牙前移的距离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个链状橡皮圈弹力结扎可代替传统的弹力橡皮圈用于牵引尖牙远中移动。  相似文献   

20.
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轻弹力牵引和Laceback在排齐阶段对牙列影响的比较研究。方法:40例拔除2个上颌第一前磨牙病例,使用徐氏直丝弓矫治器矫治,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轻弹力牵引和Laceback牵引尖牙,排齐前后牙列的比较研究。结果:轻弹力牵引组平均疗程3.15个月,明显短于Laceback组的5.01个月(P﹤0.05),说明使用轻弹力牵引疗程更短。轻弹力牵引组尖牙发生冠远中倾斜移动较明显,磨牙少量近中腭向旋转,Laceback组则不明显。结论:轻弹力牵引组疗程明显短于Laceback组,较快地达到排齐牙列的目标。磨牙近中倾斜,并出现少量近中腭向旋转,可采取加强磨牙支抗措施。轻弹力牵引组尖牙主要以冠远中倾斜移动为主,Laceback组主要是尖牙整体远中移动,说明Laceback对尖牙移动的控制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