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四肢急性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处理不当可遗留残疾 ,甚至危及生命。我科1989年以来收治 4 8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37例 ,女 11例。 4 9个肢体 ,6 1个筋膜间室。部位 :小腿及足踝部 36例 ,累及小腿筋膜间室与踝管 ;大腿 2例 ,累及股四头肌间室。臀部 1例 ,累及臀中肌间室 ;前臂、腕掌 8例 ,累及前臂及掌筋膜间室 ;上臂 2例 ,累及臂内、外侧筋膜间室。病因 :闭合性骨折 2 8例 ,严重软组织辗挫伤 9例 ,肢体外压迫 3例 ,膝关节脱位 2例 ,血管吻合术后 3例 ,胫腓骨骨折术后、血友病肌内出血、毒蛇螯咬各1例。…  相似文献   

2.
足部骨筋膜室综合症(OCS)比小腿、前臂等部位较少见,临床中易忽视而延误诊治。我院自1999年3月共收治足部外伤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14例,采用足背网状切口减张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14-68岁,平均36.4岁。均有外伤史,其中碾挫伤8例,砸伤3例,扭伤1例,高处坠落伤2例。单纯软组织挫伤2例,趾骨、跖骨多发骨折6例(单纯跖骨骨折3例,跟骨骨折2例,跖跗关节脱位1例),除足部外伤外,合并胫腓骨骨折3例,合并踝部骨折4例。伤后4-18h诊断OCS。  相似文献   

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四肢骨折及肢体软组织严重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密切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供专业规范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16例患者由于观察治疗及时得当,避免了肢体坏死,坏疽及截肢的严重后果,肢体后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伤后对患者伤肢情况进行预见性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对已发生本病的患者给予及早手术切开减压,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伤口引流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密切观察,可以提高患者伤后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烧伤后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9例前臂烧伤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明确诊断6例,果断行筋膜切开减压治疗,上肢未出现功能障碍。3例在14~72小时后才明确诊断,虽经筋膜切开减压、脱水及改善微循环等处理但仍出现不同程度肌肉坏死,上肢遗留功能障碍。结论对于上肢深度烧伤,应早期行焦痂切开减压。上肢切、削痂后植皮创面,包扎不能过紧,术后前臂疼痛需考虑臂丛麻醉后可能减轻疼痛感等因素的影响,并结合观祭指端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及早明确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排骨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12例经早期手术切开筋膜减压骨折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复位10例,2例不完全复位,按Richardson功能标准优良10例差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充分切开减压术是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并发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桡动脉穿刺后并发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穿刺针型号、穿刺次数、发病时间、发病时INR等)及治疗方法(包括甘露醇脱水、冷敷、筋膜切开减压、截肢和植皮)。结果穿刺针型号和穿刺次数对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发病后4例患者经治疗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另2例患者24h后行筋膜切开减压术,1例发生左前臂Volkmann挛缩,1例因左拇指和食指坏死而截指。结论正确选择桡动脉穿刺针、避免反复穿刺可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良好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指征及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膝关节及踝关节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56例患者行切开减压术,其中49例患者同时行髓内固定术.39例一期缝合良好;9例术后10d缝合;6例二期缝合植皮愈合,2例术后18d缝合.结论 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伤科常见并发症,前臂、小腿最多见,在手部也常发生,容易被忽视,我科2002年6月~2006年3月诊治各种原因引起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2~63岁,平均28.3岁。左手13例,右手8例。手部有外伤史19例,其中碾挫伤4例、砸伤10例、挤压伤3例,3例为液压泵油高压射入手掌致伤,11例伴有掌指骨骨折,5例有开放性伤口,1例伴有浅Ⅱ度烧伤,医源性2例(前臂、腕部术后引起各1例),接诊时间在伤后6 h~6 d。19例外伤患者手部疼痛在治疗原发伤后反而进行性加重,手肿胀严重,皮肤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收治的骨折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其发生原因及诊治和预防措施。结果:2例前臂骨折患者因手术时机延迟和减压不彻底,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例为手指肌力较差,1例为拇指背伸差;另外4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积极准备能预防骨折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干红梅  鲁雪春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88-3489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四肢骨折发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3].笔者对42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平均(48.2±12.1)岁;致病原因:肢体挤压伤25例,车祸伤14例,跌伤3例;其中开放性13例,闭合性29例.损伤部位:单侧胫腓骨骨折37例,双侧胫腓骨骨折5例.就诊时间为伤后1~10 h,其中有18例入院就已经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16例在入院1~2 h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8例在入院后48~72 h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应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并随防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随访病例均在4~8个月实现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正常,无感染、畸形、脂肪栓塞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按Johner-Wruhs功能恢复标准:优160例,良22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胫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Ⅱ、Ⅲ型胫骨止点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5月至2006年6月,共手术治疗27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11例。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首先处理合并损伤,然后通过关节镜观察应用探钩等对骨折进行复位,通过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后,再根据骨折移位和骨片大小选择空心钉螺钉或钢丝等固定。21例应用AO松质骨螺钉固定,5例采用钢丝固定,1例用可吸收线缝合固定;术后按程序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骨折在3~4个月骨性愈合,23例膝关节功能完全正常,4例活动范围0°~100°,根据Rasmussen评分,26例病例为优良,1例为可,本组总评分为27±1。结论 在治疗胫骨止点Ⅱ、Ⅲ型骨折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撬拨复位空心钉、钢丝等固定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他损伤等优势,可以获得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良好的近期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共12例早期采用切开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减压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导致神经、肌肉和皮肤坏死,也未合并创面感染。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能高效地对骨筋膜室进行减压,减轻局部组织水肿和有效防控创面的感染,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胫骨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结果,其中男24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1岁。全部闭合复位,扩髓或不扩髓,静力型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以上,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主钉或锁钉断裂等情况,膝、踝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胫骨干骨折急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原因,并提出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总结90例胫骨干骨折急诊交锁钉内固定治疗病例资料。结果 90例胫骨干骨折急诊交锁钉治疗吕10例出现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其中2例出现腓总神经麻痹,另2例出现足部肌力减弱,所有病人在3至8个月内达骨性愈合且膝、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我们认为对胫骨干骨折推迟3至7天作交锁钉内固定且不扩可以减少小腿骨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合并血管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7例合并血管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其中,肱骨骨折并肱动脉损伤3例,股骨骨折并股(腘)动脉损伤5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腘(胫前、后)动脉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4例。休克患者3例。直接吻合6例,取静脉进行血管移植11例。结果术后随访11~19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除1例最终截肢外,其余肢体全部成活。1例患者发生大出血,术中探查为其他血管断端出血,行结扎处理。10例患者在减张口内见肌肉组织坏死。1例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透析治疗,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肢体得以保留,但肌肉组织发生坏死,患肢功能较差。本组未发生足下垂。5~9个月16例骨折均愈合。结论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四肢骨折并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张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64-2765
目的:探讨人工皮肤及负压吸引系统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人工皮肤及负压吸引系统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4例。结果:34例患者病情全部得到迅速控制,股体肿胀消退。切开减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无1例发生创面感染。术后随访患者全部获得优良效果,无后遗症。结论:用人工皮肤及负压吸引系统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满意,能够迅速降低组织压,防止感染,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监视下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Schatzker Ⅰ~Ⅳ型)进行复位固定。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39个月。术后3~6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未出现关节内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强直等并发征。术后9个月关节功能按HSS评分:优25例,良7例。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和微创钢板接骨术损伤小,复位固定确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1993年至2002年在我院治疗的560例582个胫骨干骨折,其中双胫骨干22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架闭合复位或必要时结合有限切开有限内固定。结果518例534个胫骨干得到随访,随访率92.5%,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4个月。外固定架使用时间3d-18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的518例患者,骨折Ⅰ期愈合462例,愈合时间平均6.5个月,延迟愈合48例,行自体骨移植术,其中14例更换交锁髓内钉内固定。6例伴有神经血管损伤,1周后截肢。2例因筋膜室综合征,肌肉广泛坏死,半年后截肢。155例开放骨折中8例局部感染。22例针道感染、针道松动19例。结论应用单边外固定架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简单,创伤小,感染率低,愈合率高,骨折愈合后去除外固定简单。通过加强护理,可以避免针道感染松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56例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局部外敷消瘀酊,将药液浸湿无菌纱布后,再将纱布敷于患肢上,每2小时换药一次,内服化瘀消肿汤剂治疗;对照组20%甘露醇250ml,2次/d;山莨菪碱10mg肌内注射,3次/a。结果治疗组疼痛减轻时间、肿胀消退及肿胀消失时间、足背动脉改变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外敷中药制剂消瘀酊,内服自拟化瘀消肿汤是非手术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