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娟  陈红  黄春瑜  吴俐亚   《护理与康复》2016,15(8):807-809
正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腹系淋巴系统先天性结构发育异常,乳糜液从淋巴管漏入胸腔/腹腔所致[1]。乳糜胸患病率约为出生婴儿中的1/10 000,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容的1/2 000,其病死率可高达20%~50%,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病情迁延引起的严重呼吸、营养和免疫功能障碍[2]。乳糜腹发病率约占住院患儿的1/(5~10)万,严重的乳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T淋巴管成像(CTL)诊断原发性乳糜尿的价值。方法 分析37例原发性乳糜尿,比较CTL与直接淋巴管造影(DLG)所见淋巴管形态、淋巴回流,泌尿系统、胸腹盆部淋巴管异常及腹盆腔、腹膜后、肺、纵隔及骨骼等其他异常;以Kappa检验评价二者诊断原发性乳糜尿的一致性。结果 CTL显示对侧髂淋巴反流、对侧腰干反流及支气管纵隔干反流优于DLG(P均<0.05),诊断一致性中等(Kappa均>0.40);二者显示同侧及对侧肾脏淋巴反流几乎完全一致(Kappa均>0.80),而CTL能进一步显示肾脏及肾周异常淋巴管分布;DLG显示颈干及锁骨下干反流优于CTL(P<0.05),二者显示同侧髂、腰干及腹膜后淋巴管纡曲扩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一致性中等及以下(Kappa均<0.50)。CTL显示对比剂异常反流至胸部14例、腹盆部36例,5例复杂性淋巴管畸形及8例淋巴管瘤等;DLG仅显示7例胸部及5例腹盆部对比剂异常反流。结论 CTL显示肾脏反流、肾周异常淋巴管分布及对侧髂、腰干反流具有重要价值,而DLG显示胸导管末端反流更具优势;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实  黄瑾  鲁静  张玉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13-1313
乳糜腹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乳糜吸收后,从正常或异常的淋巴管漏出,存留在腹膜腔形成乳糜腹。我科2006年3月3日收治一例创伤性乳糜腹合并外伤后截瘫2型糖尿病病人,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车祸后截瘫伴腹胀3个月入院。查体:双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双下肢肌力0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CT淋巴管成像(CTL)对特发性乳糜尿进行分型,观察其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特发性乳糜尿患者的CTL图像,评价有无淋巴反流、淋巴瘘及颈部/腋下异常对比剂分布;根据对比剂异常分布范围将其分为单纯型(仅泌尿系统受累)与复杂型(伴其他部位受累),比较不同分型乳糜尿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37例特发性乳糜尿中,单纯型27例、复杂型10例。相比单纯型,复杂型发病年龄小、病程短,淋巴反流占比高(P均<0.05);而患者性别比例、临床分级、肾脏受累范围及程度、淋巴瘘及颈部/腋下异常对比剂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杂型特发性乳糜尿较单纯型发病年龄小、病程短,淋巴反流占比高。CTL可观察异常淋巴管所在部位、分布和范围,有助于探讨发病机制及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综合影像学诊断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果 DLG示26例患者可见下肢乳糜反流,26例胸导管出口不同程度受阻;造影后CT所见与其基本吻合.核素淋巴显像显示27侧下肢肢体淋巴肿,伴9例阴囊淋巴水肿,19例胸导管出口梗阻;21例接受单侧淋巴显像,均证实乳糜反流存在.MRI示下肢、盆壁水肿呈网格状长T2信号.结论 DLG及核素淋巴显像可直接、动态显示淋巴系统异常;DLG后CT可弥补二者空间分辨力较低的缺陷,并可清晰显示周围组织的情况.MRI可以明确肢体淋巴水肿的部位及范围,鉴别水肿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乳糜外瘘患者常由于先天性淋巴管畸形或发育不全,导致淋巴回流障碍[1],腹膜后淋巴管结扎加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外瘘是惟一有效的手段[2,3],该手术时间长(8~10h),包含常规腹部手术和淋巴显微外科手术两个过程,器械护士与医生的配合难度较大。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淋巴外科共完成9例腹膜后淋巴管结扎加静脉吻合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11~35岁,平均年龄20岁。所有病例均为乳糜外瘘患者,平均病程3~18年。临床表现为阴囊淋巴肿2例,阴唇部位间断流出乳白色液体2例,一侧下肢淋巴肿3例,足趾、足背…  相似文献   

7.
反复胸腹腔乳糜性积液王振刚高明王芳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医院胸腔或腹腔的乳糜性积液是一种少见的病症。由于乳糜管受压,如肿瘤压迫使乳糜液回流受阻;或外伤、炎症和管壁发育异常,造成管壁破坏,乳糜液外漏,均可引起乳糜性积液。双侧胸腔与腹腔乳糜性积液同时...  相似文献   

8.
乳糜血标本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糜血多是由脂类代谢异常、淋巴管阻塞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脂肪主要在小肠中进行消化与吸收,然后乳化成乳糜微粒进入腹部淋巴管,脂肪只有30%由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大部分由淋巴管进大循环.乳糜血的出现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2].所以在对乳糜血标本检测过程中及时发现其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特征和规律,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3].笔者在2003年对60例乳糜血标本(完全混浊型30例,上浮奶油型30例)与正常标本(30例)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特征进行了对比,现将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实  余艮珍  罗薇 《当代护士》2021,28(5):145-146
乳糜腹( Chylous ascites)是由于胸导管、腹腔淋巴管及其分支先天发育异常、损伤、破裂或阻塞,导致淋巴液漏入腹腔所致,在婴幼儿中发病为临床罕见[1-2].若得不到及时诊治与护理,患儿易因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脱水、电解质紊乱、并发感染致败血症等而危及生命[3-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于2018年11月3日收治了1例婴幼儿乳糜腹患者,经保守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该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99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实验室检查证实单侧胸腔积液甘油三酯含量高于1.24 mmol/L而临床诊断乳糜胸患者的99Tcm-DX淋巴显像资料,观察双下肢淋巴引流、胸导管及静脉角区放射性分布及患侧胸腔有无异常放射性分布。结果 95例中,43例(43/95,45.26%)下肢淋巴回流正常,36例(36/95,37.89%)淋巴回流缓慢,16例(16/95,16.84%)肢体淋巴水肿;41例(41/95,43.16%)胸导管出口梗阻,表现为左静脉角持续或增宽显影、显像剂异常反流或双侧静脉角显影;89例(89/95,93.68%)患侧胸腔内放射性异常增高,其中2例(2/95,2.11%)见可疑乳糜漏出点,6例(6/95,6.32%)胸腔内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分布。结论 99Tcm-DX淋巴显像有助于诊断乳糜胸。  相似文献   

11.
王强  周熹  霍力  吴晰 《协和医学杂志》2021,12(5):780-783
Gorham-Stout综合征是一种以骨质溶解为特征性改变的罕见疾病,部分可伴发乳糜胸.本文报道一例因腹腔积液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Gorham-Stout综合征患者,通过淋巴管显像证实其乳糜腹的产生途径,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时结扎淋巴管可导致回流压增高,加上呼吸或咳嗽造成胸膜腔负压的双重作用,可使淋巴液进入胸腔形成积液,造成乳糜胸[1]。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胸发生率1%~3%,一旦出现会导致严重后果[2]。大量乳糜液能够直接压迫肺及心脏,影响肺及心脏功能导致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等,大量蛋白质、电解质及脂溶性维生素随着乳糜液的丢失,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恶化及电解质紊乱,乳糜液中大量白细胞的丧失导致免疫功能缺陷,使患者易发生感染[3]。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外科行甲  相似文献   

13.
汤晓丽  杨江兰 《护理研究》2014,(17):2175-2176
<正>乳糜胸是新生儿期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因此极易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病情迁延而引起严重呼吸、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障碍,从而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1],病死率高达50%[2]。新生儿乳糜胸按其病因分先天性、创伤性、手术后、栓塞性、自发性5类,以先天性乳糜胸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7 300。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和MSCT诊断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乳糜性心包积液的DLG及造影后MSCT资料;7例伴乳糜胸,其中1例伴乳糜痰;8例接受胸导管梗阻解除术.结果 9例DLG和MSCT均表现为胸导管出口梗阻;5例合并心包区反流,其中4例通过扩张的支气管纵隔干反流.8例接受胸导管出口梗阻解除术,术后病情好转.结论 DLG和MSCT可显示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胸导管及属支异常,并能显示心包腔与淋巴系统的异常交通,后者可能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乳糜胸是指淋巴液在胸腔内的异常积聚,通常是因胸导管或其较大属支破裂而使胸导管液进入胸腔。胸导管内的淋巴液通常主要是来自肠道的乳糜,因乳糜富含经肠上皮吸收的脂肪及其消化产物而使其呈现特征性的乳白色。乳糜胸较为罕见,但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乳糜胸病因较多,包括先天性、创伤性、手术、诊断性操作、肿瘤性、其他(包括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淋巴管造影对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乳糜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乳糜尿患者的核素淋巴显像、直接淋巴管造影、CT淋巴管造影并经手术证实的所有资料.结果 11例乳糜尿患者中,核素淋巴显像发现胸导管扩张8例,腰干增宽5例,肾盂显影7例;直接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扩张10例,腰干淋巴管纡曲、扩张11例,对侧腰干、腹膜后淋巴管反流4例,向肾盂反流10例;CT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扩张9例,右淋巴管扩张1例,腰干、腹膜后、髂、盆腔淋巴管纡曲、扩张11例,对侧腰干、腹膜后淋巴管反流10例,肾盂、肾窦反流11例.结论 CT淋巴管造影可以发现更多病变淋巴管,并清晰显示其周围解剖关系,对核素淋巴显像和直接淋巴管造影的低空间分辨力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结果直接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7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结构紊乱、纡曲、扩张7例。15例CT均发现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累及椎体及椎体附件9例,髂骨5例,肋骨6例,肩胛骨1例,锁骨1例,肱骨1例,双侧股骨4例,跟骨、距骨1例;7例脾脏增大,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9例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核医学淋巴显像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6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扩张6例,脾脏多发放射缺损2例。5例MR均发现骨质内多发长T1长T2异常信号,双髂骨3例,腰骶尾椎及椎体附件4例,双股骨2例,跟、距骨1例。结论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是淋巴系统发育异常的复杂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尤其是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表现具有特异性,对早期诊断本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侧+单侧下肢淋巴显像诊断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6例临床诊断为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患者的显像结果。双下肢显像于患者双足第1、2及4、5趾间皮下缓慢注射99Tcm-右旋糖酐(99Tcm-DX),分别于10 min、1、3、6 h行从足到头的全身动态显像,观察患者双下肢淋巴管、双腹股沟、髂、腰淋巴结、胸导管及静脉角的显影情况;间隔1~7天后,于健侧足部第1、2及4、5趾间皮下缓慢注射99Tcm-DX,重点观察患侧下肢是否有显像剂出现。结果 双下肢淋巴显像显示56例患者(58侧患肢)中,48侧(48/58,82.76%)患肢淋巴管结构异常;38侧(38/58,65.52%)肢体腹股沟、髂、腰淋巴结显影数量减少或未显影;34例(34/56,60.71%)左静脉角显影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征象。单侧下肢显像显示58侧患肢经对侧注药后,反流部位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显像剂出现。结论 双侧+单侧下肢淋巴显像可以直接、无创且动态显示乳糜反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足背淋巴管造影指导13例创伤性乳糜漏的诊治作用,以提高对创伤性乳糜漏患者的治疗水平。 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上海浦南医院对初期采用保守治疗5~14 d无效的12例外科手术后和1例胸部挤压伤后乳糜漏患者准备再次手术治疗前进行单侧足背淋巴管造影,根据足背淋巴管造影结果重新评估治疗方法。 结果对足背淋巴管造影明确乳糜漏口5例患者采用手术措施,获得治愈,在3例明确乳糜漏口和4例未能显示乳糜漏口的患者中,由于淋巴管造影后乳糜引流量明显减少,采用继续保守治疗7~45 d而愈,1例胸部挤压伤未能显示乳糜漏口,继续保守治疗病情恶化,再次手术后死亡。 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创伤性乳糜漏患者准备再次手术治疗前行足背淋巴管造影可以明确乳糜漏口的位置,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淋巴管造影后乳糜漏量有减少者,无论是否确定乳糜漏口均可继续采用保守治疗。对不能明确显示乳糜漏口的患者再次手术有一定的盲目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胸导管结扎术(thoracic duct ligation, TDL)治疗原发性乳糜胸失败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07年5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经外院TDL治疗失败的原发性乳糜胸患者。对其入院后临床表现及直接淋巴管造影(结合淋巴管造影后CT影像学资料)结果进行总结。  结果  共入选38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原发性乳糜胸患者。TDL治疗后, 50.0%(19/38)的患者胸腔积液引流量增加, 36.8%(14/38)的患者出现了新症状。直接淋巴管造影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的胸导管结扎均较彻底, 但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回流障碍, 表现为淋巴管扩张(94.7%, 36/38)和不同形式的淋巴管反流(92.1%, 35/38)。  结论  TDL治疗失败的原发性乳糜胸患者的渗漏点应位于乳糜池及其属支淋巴管与结扎点之间, 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与胸导管结扎加重了原本存在的淋巴回流障碍有关。建议原发性乳糜胸患者于TDL术前均行淋巴管造影检查, 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