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结合推拿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组加用推拿。比较两组满意度,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生化凝血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满意度、生化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结合推拿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中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46例老年髋部骨折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中药治疗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前2d到术后2周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对照组仅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术后均不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至术后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组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未用桃红四物治疗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深静脉血栓。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实验组患者则在术后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1例(2.4%)发生DVT,对照组6例(14.3%)发生DVT,实验组DVT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可以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印丽莉  刘志军  丁青 《中医正骨》2011,23(11):24-25,28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予以加味桃红四物汤和低分子肝素钙,观察指标为术后第8天行DVUS检查,观察DVT的发生率;安全指标为血小板和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DVT阳性5例(5/32,15.6%),对照组DVT阳性7例(7/32,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凝血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黄香妙 《新中医》2022,54(8):50-53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利伐沙班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镇痛及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在此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DVT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4.44%(P<0.05)。术后7 d、14 d,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D及FIB水平均较术后1 d降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D及FIB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利伐沙班能有效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液凝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颜面部黄褐斑1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晓伟 《陕西中医》2009,30(11):1486-1487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纯皮肤净面粒子喷雾后给面膜。治疗组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颜面部黄褐斑具有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二妙散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胀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膝关节镜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二妙散煎药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静脉给药治疗消肿。结果两组术后第2天、术后第4天、术后第7天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二妙散治疗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桃红四物汤加二妙散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试验组术后服桃红四物汤。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90%、试验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利伐沙班用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桃红四物汤联合利伐沙班用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一般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病情况及用药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4.3%)显著低于对照组(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381,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均未发生药物过敏反应。说明两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较单纯的利伐沙班显著,安全性基本相当,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针等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基础上服用桃红四物汤,检查患者实验前后D-二聚体含量。结果:实验前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加服桃红四物汤具有调节血管壁通透性,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血液流动正常,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味,对照组口服西比灵加谷雏素,两组连续治疗14天后,观察总体疗效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而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还能调节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血流速度,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方法.方法:对90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术前指导患者下肢功能锻炼、饮食调护、药物预防、健康教育,术后功能锻炼、药物治疗、运用弹力绷带的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90例患者中,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结论:运用综合疗法对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创伤所致瘀肿的功效。方法:561例分为A、B、C 3组。A组用甘露醇、B组用桃红四物汤加味、C组用甘露醇加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结果:B、C两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而B、C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挑红四物汤加味是较好的消肿散瘀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加黄芪汤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桃红四物加黄芪汤口服对40例初次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抗凝治疗,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5岁,中位数65岁。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坏死10例,膝骨关节炎14例,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4例。共服用12 d。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4天及术后3个月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4 d,PT、APTT、TT延长,FIB、D-二聚体含量下降;术后3个月,各项指标检测值恢复正常,超声检查40例患者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修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显效37例、有效3例。无皮肤、消化道出血及肝肾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均未发生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桃红四物加黄芪汤可有效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合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于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D-二聚体、Fbg、48h伤口引流量、髌下10cm周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合桃红四物汤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肢术后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用桃红四物汤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那曲肝素钙,观察组予以桃红四物汤。结果:观察组无DVT发生率,对照组DVT发生率8.89%。术后观察组PT、APTT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予以桃红四物汤干预可降低术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6,(12):1605-160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髋膝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在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DVT 9例,实验组发生2例,两组DVT发生率有差别。两组患者凝血四项及D-dimer用药前无差别。两组患者凝血四项中PT、FIB、APTT用药后无差别;实验组TT高于对照组及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及大伤口血肿,伤口引流量实验组较对照组低。结论:基础治疗加七厘散穴位贴敷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小腿按摩预防骨科高危患者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骨科DVT形成的高危患者35例,选桃红四物汤加减,结合小腿按摩预防骨科高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35例患者术后共发生5例DVT形成,未发生肺栓塞,肢体肿胀消退,未引起明显下肢功能障碍.结论:早期中药联合小腿按摩预防骨科高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积极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杜景文 《光明中医》2015,30(2):290-29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腰椎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口服结合低分子肝素钙4000iu qd皮下注射预防DVT形成,对照组则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iuqd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术后DVT发生率及引流量。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术后治疗组DVT形成1例,对照组发生DVT 3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桃红四物汤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DVT的形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术后均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8天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4天和第8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机体凝血功能,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