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琳 《四川中医》2012,(3):95-9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风中药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祛风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同时口服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咪唑斯汀治疗,15天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祛风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安全,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瘾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消瘾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并对临床痊愈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痊愈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20例,有效3例,全部有效,愈显率为94.0%;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7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痊愈患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为11.1%,对照组为4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瘾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单用咪唑斯汀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12月在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疗效,并于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6周结束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试验组(28.3%)明显低于对照组(4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赵金辉  赵倍萱 《中草药》2010,41(7):1156-1157
目的观察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7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8例口服玉屏风滴丸2.4 g,3次/d,咪唑斯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84例单独口服咪唑斯汀,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缓释片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究方法,对70例CIU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1次/d,乌蛇止痒丸2.5g 3次/d,连续口服4周;对照组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1次/d,连续口服4周;观察2组治疗第14天和28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服药后第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和60%,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46,P0.05);服药第28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4%和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3.88,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咪唑斯汀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CIU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C型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咪唑斯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C型趋化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MCP-1及RANTE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可能与当归四逆汤可明显降低血清CC型趋化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樟木头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口服,加用胸腺五肽联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0%低于观察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高于对照组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金蝉止痒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金蝉止痒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和金蝉止痒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皿治林)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自血穴位注射,n=42)和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n=42)。治疗8周以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自觉症状、体征,有效率及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效果优于单用咪唑斯汀,且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表清热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表虚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固表清热祛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另设5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表清热祛风汤治疗表虚风热证慢性荨麻疹有显著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咪唑斯汀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开放平行的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咪唑斯汀片10mgqdpo,配合中医辨证给药综合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第二组单独应用咪唑斯汀片(用法同治疗组),第三组应用咪唑斯汀片(用法同治疗组)联合中医中药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穴位埋线每10d一次,疗程均为3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咪唑斯汀联合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60.0%;单独应用咪唑斯汀组总有效率为45.0%.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43,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咪唑斯汀配合中医中药综合治疗,有相互协同,共奏益气固表、养血活血、疏风止痒之功.既调整人体气血、固护营卫,同时又疏风散邪,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吴忠珍 《河南中医》2016,(11):1989-1991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诊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组胺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祛风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9%,对照组有效率8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 E、IL-4、IFN-γ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祛风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清荨麻疹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51-952
目的:观察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同时服荨麻疹2号汤加减方100 mL/次,2次/d,配合雷火灸治疗五脏背俞穴,15~20 min,1次/d;对照组6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复发率13.89%,明显低于对照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咪唑斯汀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使用,对照组只使用咪唑斯汀,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6周后,实验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只能治标,而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使用可达到治本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灸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天灸及自血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93.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配合自血疗法有较好疗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95例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7例,应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治疗14天。对照组(B组)48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14天。两组患者均外用卤米松乳膏,连续治疗14天。两组分别记录14天症状、皮疹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1%,复发率16.13%;对照组有效率58.3%,复发率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氮卓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氮卓斯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78.1%(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5.5%,低于对照组的32.8%(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28.9%(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氮卓斯汀抗组胺治疗基础上,辅以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病情复发,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平敏煎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痒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以平敏煎(柴胡、防风、荆芥、白鲜皮、浮萍等)加减袋装剂口服;对照组44例,以盐酸西替利嗪口服,均以1月为1疗程,比较每周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45.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平敏煎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具有养血祛风止痒功效。  相似文献   

19.
刘健  刘莉 《陕西中医》2012,33(1):51-52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消风止痒颗粒(防风、蝉蜕、地骨皮、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石膏、甘草)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本病58例,对照组58例单纯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2%、70.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风止痒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消风清热、除湿止痒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咪唑斯汀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组成:黄芪、白术、防风)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5%,治疗结束3月后随访,痊愈病例中复发率组为13.3%(4/29),对照组为63.6%(7/11)。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复率低,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