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膝骨性关节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判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指数等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48/48),高于对照组85.4%(41/48)(P< 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和火针疗法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和火针组各30例,分别采用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及火针疗法治疗。每2~3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1疗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定4组疗效。结果:温针组脱落1例,余3组均全部完成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VA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4种疗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4组患者治疗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齐刺组VAS与温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络拔罐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火针组疗效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刺络拔罐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温针组。火针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刺络拔罐组总有效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P0.01),愈显率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刺组总有效率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火针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疗效优于齐刺、温针、刺络拔罐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疗效优于齐刺和温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强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刺手法比较,观察刮痧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门诊膝关节疼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A组(刮痧结合刺络拔罐)和B组(单纯针刺),每组30例,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以及压痛指数和总体疗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96.7%, B组总有效率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VAS值3.03±0.62,B组3.67±0.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9.2±4.8, B组为82.4±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膝关节疼痛疗效优于常规单纯针刺,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红芳 《新中医》2014,46(6):190-191
目的:观察温针灸、运动针法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运动针法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结合运动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均能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运动针法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疗效,且优于温针灸结果运动针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龙川县中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共计8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疱疹干燥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等症状变化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较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肩关节活动度(ROM)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4.62%(χ~2=3.924,P=0.047)。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321,P=0.020)。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结合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针灸结合拔罐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刺络放血结合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较好,能有效减低复发率与VAS评分。  相似文献   

9.
杨柳城 《新中医》2014,46(8):151-152
目的:观察针刺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4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齐刺加刺络拔罐针刺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以5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78.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齐刺加刺络拔罐针刺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急性腰痛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2组患者均在本院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拔罐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d、6 d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 d、6 d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87.50%),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腰痛患者采用刺络拔罐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腹针治疗组、梅花针拔罐刺络治疗组、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综合组)各40例,三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腹针治疗组、梅花针拔罐刺络治疗组、腹针结合梅花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0.0%、97.5%。结论:腹针治疗组、梅花针拔罐刺络治疗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差无几,都能取得较好疗效;综合组和其他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疗法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时VAS评分、疼痛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1疗程、治疗结束时VAS评分、疼痛面积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针刺治疗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短刺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短刺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刺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性腰痛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患者均在本院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拔罐+针灸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 d、2 d、3 d、7 d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 d、2 d、3 d、7 d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9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9.76%),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腰痛患者采用刺络拔罐+针灸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针灸结合刺络拔罐)和对照组26例(西医药治疗),比较两组VAS评分、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方法可有效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预后效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及评价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指趾端刺对急性期Hunt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指趾端刺及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结束后VAS评分;在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根据耳周疼痛消失时间、面瘫恢复时间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指趾端刺在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镇痛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治疗后HSS膝关节功能恢复各维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较对照组患者的82.05%显著提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功能、活动范围、肌力、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针刺治疗肝胆湿热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刺络拔罐加针刺治疗(观察组)及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的方法,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加针刺治疗优于针刺治疗,对肝胆湿热型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