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脱位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2012年5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脱位患者3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脱位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患者手术前的平均Harris评分为(47.65±7.28)分,术后1、6个月及12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79.62±10.21)分、(83.26±10.88)分和(85.37±11.63)分,手术后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共发生1例感染、1例坐骨神经牵拉症状,经治疗后完全恢复,未出现人工髋臼松动和髋臼中心脱位的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5.41%。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脱位患者中的疗效理想,可显著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在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44例(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45例(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h疼痛得分为(2.30±0.15)分、术后24h疼痛得分为(1.23±0.14)分、术后48h疼痛得分为(0.65±0.26)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都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得分为(80.25±2.19)分、(85.52±2.21)分,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在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3个月护理,护理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采用Harris髋关节量表对两组手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65.78±3.51)分与对照组(66.41±3.5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75.68±5.61)分、术后2个月(83.58±6.51)分、术后3个月(90.48±5.42),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70.11±5.12)分、术后2个月(78.43±5.85)分,术后3个月(84.37±5.31)分](P0.05)。结论康复护理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方法,保障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规范的护理措施。结果:评价本组68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仅1例出院后8个月因跌伤致股骨近端骨折,后再次入院手术治愈,其余病例均未发生人工关节脱位、假体脱出、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通过我国髋关节置换的评定标准可以看出:52例患者的分数取得了优良,优良率84.54%,优良6例,17~20分;很好(5级)13~16分,8例;好(4级)10~12分,4例;尚可(3级)7~9分,4例;差(2级)4~6分,0例。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进行规范的手术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108例闭合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59例,女49例;年龄73~98岁,中位数77岁;坠落伤11例,跌伤72例,车祸伤22例,其他原因致伤3例;合并高血压病64例、2型糖尿病29例、冠心病24例,22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均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02. 20±4. 50) min,术中出血(330. 10±5. 20) mL,切口长度(12. 1±1. 60) cm,住院时间(18. 90±6. 10)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中位数17个月。6例患者术后发生患侧髋关节脱位,经牵引后复位; 3例患者术后出现压疮,经换药、加强护理后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发生。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0. 50±3. 50)分,优51例、良46例、差11例。结论: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acation of the hip,DDH)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18例DDH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35~72岁,中位数57岁;左侧8例,右侧10例;CroweⅡ型12例,CroweⅢ型6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6.00±7.49)分。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应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技术重建髋臼。随访观察截骨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中位数28个月。1例术中发生髋臼内壁骨折,随访时骨折愈合良好,对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X线片示所有患者截骨处均骨性愈合,假体位置正常。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8.00±5.75)分。结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时采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技术重建髋臼,关节稳定性好、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56~78岁,中位数64岁;股骨头坏死22例,股骨颈骨折24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0例,发育性髋脱位4例。左侧23例,右侧31例,双侧6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第7天在髋关节X线片上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和外展角,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08.75±24.76)min,术中出血量(235.65±25.60)m L。术后第7天,髋臼假体前倾角(15.73±6.22)°、外展角(41.12±7.04)°。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4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0.12±3.78)分,术后6个月(87.23±4.89)分。均无感染、局部血肿及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假体可植入安全位置,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金属垫块修复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34例,术中均采用金属垫块修复髋臼骨缺损。男21例,女13例。年龄53~84岁,中位数68.5岁。左侧19例,右侧15例。髋臼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ⅢA型28例、ⅢB型6例。初次THA距本次翻修手术时间6~16年,中位数8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测量术前与术后1年髋臼中心的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41.88±9.14)min,术中出血量(571.88±60.91)mL。单纯髋臼翻修12例,全髋关节翻修22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中位数2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46.55±10.28)分、术后3个月(65.71±11.25)分、术后6个月(76.04±9.35)分、术后1年(84.19±6.81)分。髋关节疼痛VAS评分,术前(4.11±1.04)分、术后3个月(1.05±0.21)分、术后6个月(0.94±0.17)分、术后1年(1.02±0.24)分。髋臼中心垂直距离,患侧术前(33.68±4.19)mm、术后1年(23.31±2.17)mm,健侧(15.31±2.24)mm,患侧术后1年较健侧上移(8.27±2.65)mm;髋臼中心水平距离,患侧术前(26.47±3.92)mm、术后1年(33.01±3.15)mm,健侧(33.46±1.97)mm。末次随访时,金属垫块与骨面紧密接触,骨长入良好;均未发生金属垫块移位、螺钉断裂、骨溶解、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金属垫块修复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能够恢复髋关节解剖结构,改善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操作要点。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对9例脑卒中或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进行了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7例为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或Ⅳ型),其中1例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6例为脑卒中后遗症,骨折前髋关节外展肌肌力均下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骨盆发育畸形。2例为继发性髋骨关节炎,均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骨盆发育畸形,站立时向瘫痪侧倾斜,髋关节外展肌肌力下降。均选用生物型假体,髋臼假体外展角采用术前设计角度、前倾角采用正常角度,股骨假体前倾角选择正常角度。通过采用加长颈股骨假体来调整髋关节外展肌力臂,必要时通过阔筋膜张肌移位来加强髋关节外展力,注意避免患侧肢体延长过度。假体安装完成后,缝合后关节囊并重建短外旋肌结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中位数101 min;术中出血200~600 mL,中位数300 mL。7例患者选用加长颈股骨假体,2例行阔筋膜张肌移位,4例行内收肌部分离断。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假体松动或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例继发性髋骨关节炎患者,术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63.6±10.1)分、(80.3±7.3)分、(89.0±4.6)分、(92.3±3.5)分;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受伤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55.56±10.07)分、(32.3±9.11)分、(48.33±5.32)分、(53.88±2.76)分。3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骨盆畸形患者术后6周髋臼假体冠状面外展角为31.70°±7.64°,其余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术后6周髋臼假体冠状面外展角为35.00°±1.32°。2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继发髋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即刻Thomas征阴性,腰部不适分别持续12 d和22 d,6周后穿矫形鞋行走时Trendelenburg步态明显改善。术后半年,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步态均无改善,1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Trendelenburg步态明显改善。结论:对脑卒中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通过合理安放髋臼假体,恢复髋关节外展肌功能及软组织平衡,可以获得一个早期功能良好的髋关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陈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技巧和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高龄陈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失败12例,动力髋螺钉或钢板内固定失败8例;骨折不愈合、骨折端移位严重者8例,骨折畸形愈合导致髋内翻行走功能丧失者12例。所有患者接受人工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下地时间和行走情况,术后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244.5~542.4(268.83±47.56)m L;手术时间88.3~115.9(94.37±24.38)min;住院时间8~16(10.25±3.28)d;有3例高龄患者术后发生坠积性肺炎,经过抗生素、雾化吸入等治疗以及加强护理后肺部感染情况得到控制。术后随访6~24(12.32±4.49)个月,无一例失访,手术3个月后17例可以弃拐行走,3例行走后疼痛需要继续扶拐行走,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能够控制疼痛。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9.45±9.38)分;其中优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陈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应根据患者的骨质量等具体情况选择假体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11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患者134例182髋,男110例148髋、女24例34髋。年龄20~55岁,中位数47岁。股骨头坏死111例146髋,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关节骨性强直15例24髋,髋臼发育不良并发骨关节炎4例6髋,髋关节重度骨关节炎4例6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术前Harris评分17~25分,中位数20分。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髋关节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6例171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4年,中位数3年;8例11髋失访。术后3个月5例6髋出现髋关节疼痛,给予局部封闭、理疗治疗后症状缓解;3例3髋腹股沟区疼痛,给予对症处理并密切随访影像学改变,其中2例2髋疼痛无缓解,考虑髋臼松动,行髋臼及有柄关节翻修术后症状缓解;1例1髋罩体下沉,行髋臼及有柄关节翻修后症状缓解。术后4个月1例1髋出现迟发感染,给予关节腔置管持续冲洗、抗生素治疗3周后痊愈。术后2年1例1髋出现局部包块,常规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患者自动出院。术后3年1例出现左髋关节感染,手术取出股骨假体,行关节旷置术后感染得到控制。均无内置物退出、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5~98分,中位数96分。结论: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髋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少,是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的青壮年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陶瓷头对陶瓷内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1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陶瓷头对陶瓷内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患者30例36髋,男11例,女19例.年龄21 ~ 65岁,中位数53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5例,股骨头坏死5例,骨性关节炎4例,强直性脊柱炎6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GardenⅣ型股骨颈骨折7例.合并高血压5例,糖尿病7例.术前Harris评分为(41.7±3.7)分.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7例32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 ~ 84个月,中位数58个月;早期死亡l例(双髋),失访2例2髋.术后出现外伤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而行人工关节翻修术3例;术后发生陶瓷内衬破裂而行人工关节翻修术2例;术后出现“咯吱”异响但未行翻修术3例;其余患者术后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X线片示髋关节假体在位,金属臼杯、股骨假体与宿主骨嵌合良好,无明显松动.髋关节活动度均无明显受限,患侧髋关节均无疼痛,均无需使用行走辅助工具.Harris评分提高至(89.1±2.9)分.按照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0例12髋,良14例17髋,中2例2髋,差1例1髋.结论:采用陶瓷头对陶瓷内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需要避免陶瓷界面特有的并发症,假体使用需要良好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中医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中医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手术后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平均评分达到(89.5±9.85)分,明显高于手术前的(51.2±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优良率93.33%优于手术前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中医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我科自2005年~2013年为500例患者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其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患者1例发生急性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熟练掌握该手术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做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规律抗结核治疗活动期髋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规律抗结核治疗活动期髋关节结核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51~69岁,中位数57岁。所有患者均无窦道形成。按照Babhulkar和Pande髋关节结核分期,Ⅲ期4例、Ⅳ期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7~13个月,中位数11个月。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炎性指标改善、髋关节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结核,Gene Xpert法检测结核杆菌均为阳性。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愈合时间14~16 d,中位数15 d。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血沉分别为(61.66±28.19)mm·h~(-1)、(39.83±12.78)mm·h~(-1)、(7.83±4.26)mm·h~(-1),C反应蛋白分别为(98.03±67.40)mg·L~(-1)、(50.81±25.47)mg·L~(-1)、(2.66±1.83)mg·L~(-1),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30.67±3.55)分、(71.66±3.55)分、(86.67±4.67)分。均无窦道形成、结核复发、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规律抗结核治疗活动期髋关节结核,可有效减轻髋关节炎症,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4例;全髋关节置换20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骨水泥型假体12例,其中加长柄5例;生物型假体18例,其中加长柄8例。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采用QOL量表。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有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余29例患者随访10~34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30~52(44.53±6.26)分。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4~94(87.85±10.03)分,其中优11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3%。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评分(t=2.394,P0.05)。术前生活质量QOL评分为20~40(28.37±10.29)分,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QOL评分39~57(47.36±9.24)分,其中优12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86%。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优于术前(t=2.772,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关节置换方式和假体类型。  相似文献   

17.
李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54-155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预防并发症。方法:对20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2年。结论:所有患者均无感染,无脱位及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采用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55~79岁,中位数65岁。按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Ⅲ期3例、Ⅳ期33例。排除合并陈旧性髋臼骨折、异位骨化、骨盆畸形和后髋臼缺损者。术后随访观察髋关节疼痛改善、并发症发生及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70.50±10.50)min,术中出血量(510.00±159.30)m L,下床时间(2.50±1.28)d,住院时间(12.10±4.50)d。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8.04±1.51)分降至术后6个月(0.65±0.23)分。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7例、良6例、可3例。均未出现肢体短缩、畸形、感染、肺栓塞、假体松动、假体下沉、下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均恢复独立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结论:采用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创伤小,能够消除或缓解髋关节疼痛,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直接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直接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5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评定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恢复情况。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时间为(61.1±7.2)min,术中出血量为(282.8±26.5)mL,术后引流量为(194.1±23.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87±0.7)d,完全负重时间为(6.9±2.4)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为(78.0±5.7)分,SF-36评分为(64.7±8.3)分,均比术前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为(83.1±5.8)分,SF-36评分为(78.5±6.6)分,均比术后1个月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84.1±5.2)分,SF-36评分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96例(108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术前指导、控制并发症、营养支持、术后搬运、术后指导用药、术后病情观察、疼痛的护理干预、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术后患髋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96例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患髋Harris评分优42例,良51例,可15例,优良率86.1%。结论:以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术前指导、控制并发症、营养支持为主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