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法干预肝阳上亢型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120例门诊抑郁症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组采用平肝潜阳法中药200ml/次,每日1次口服;艾司唑仑组每次1mg睡前服用;舒眠胶囊组每次口服3粒(0.4g/粒),每日2次,服用2周后停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周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睡眠疗效对比,艾司唑仑组睡眠潜伏期、习惯性睡眠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中药组主观睡眠质量、白天日间功能优于其他两组(P0.05);HAMD和HAMA评分比较,中药组舒眠胶囊组艾司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不良反应发生人次方面,中药组和舒眠胶囊组明显低于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平肝潜阳法干预肝阳上亢型抑郁症睡眠障碍具有不良反应少、改善抑郁情绪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配合电针和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按门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疗效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穴配合电针治疗失眠在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口服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肾安神汤合复方枣仁胶囊交替使用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按需服用镇静催眠药基础上加用滋肾安神汤(下午及晚饭后)与复方枣仁胶囊(睡前),对照组常规按需服用艾司唑仑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艾司唑仑用量。结果治疗组的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评分下降差值均比对照组明显,艾司唑仑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安神汤合复方枣仁胶囊交替使用治疗失眠可以改善患者日间功能,效果优于艾司唑仑片,并可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胆宁心颗粒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温胆宁心颗粒组和艾司唑仑组,每组35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观察4周。结果温胆宁心颗粒可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并从整体上能改善睡眠(P〈0.05);艾司唑仑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P〈0.05)。温胆宁心颗粒对日间功能和PSQI总分的改善优于艾司唑仑(P〈0.05)。温胆宁心颗粒组临床有效率高于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2种干预方法对原发性失眠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温胆宁心颗粒对失眠的改善程度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神利眠针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调神利眠针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4%,优于对照组(6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88%,P0.05)。2组治疗后1、2、3、4周睡眠率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2、3、4周睡眠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3、4周艾司唑仑用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P0.01),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P0.01)。结论调神利眠针法结合艾司唑仑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减少艾司唑仑的使用量,从而缓解其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睡眠障碍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乌灵胶囊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唑仑治疗,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3周、6周末及停药后第1周、3周、6周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周治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均得以改善。研究组艾司唑仑的平均剂量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停药后睡眠改善。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具有疗效明显、安全、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药物依赖和停药反跳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宣雅波  郭静  王麟鹏  吴希 《中国针灸》2007,27(12):886-888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作用特点。方法:将原发性失眠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24例,采用针刺调神法,穴取百会、神庭、神门等为主;药物组22例,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2.7%,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艾司唑仑在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于针刺治疗,而针刺在改善睡眠障碍和提高日间功能状态方面优于艾司唑仑(P<0.05)。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优势在于改善睡眠障碍和提高日间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活血宁心方对治疗老年瘀血型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瘀血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温阳活血宁心方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对照组以艾司唑仑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总有效率治疗组93%,对照组73%,治疗组在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等较对照组均有改善。结论:自拟温阳活血宁心方联合艾司唑仑片对老年瘀血型顽固性失眠疗效较单用艾司唑仑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和艾司唑仑片,对照组单用艾司唑仑片,连续服用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改善睡眠质量有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o CA总分及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项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在改善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方面与艾司唑仑疗效相当,但在改善认知能力包括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方面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肝郁气滞型失眠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艾灸组(30例)、艾司唑仑(30例)。艾灸组对两侧肝胆经原穴交替采用热敏灸治疗,艾司唑仑组采用艾司唑仑1mg,每日睡前服用,经过15天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水平、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失眠患者治疗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ous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PSQI、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艾灸组PSQI为6.72±2.31,艾司唑仑组PSQI为5.37±2.62;艾灸组SAS为31.76±6.51,艾司唑仑组SAS为39.62±4.37;艾灸组SDS为35.98±5.16,艾司唑仑组SDS为46.38±4.97。治疗后艾灸组的PSQI、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艾司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的艾灸组睡眠效率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分别为(72.65±14.36)分、(69.36±4.28)分,均优于艾司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胆经原穴热敏灸可以显著提高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状态,疗效优于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口服艾司唑仑药物治疗,针刺取穴以任、督二脉为主,结合辨证取穴治疗,若睡眠改善,则药物逐步减量或停用。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疗程均为28天。所有病例采用睡眠有效率评价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评。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睡眠,尤其在改善睡眠质量和患者日间觉醒功能方面效果突出,并可明显减少药物用量。结论:针刺调补任督法结合辨证取穴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相对于艾司唑仑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宁心安神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宁心调神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睡前口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减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宁心调神针治疗失眠与艾司唑仑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联合艾司唑仑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要求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联合艾司唑仑口服,音乐疗法每晚睡前半小时,艾司唑仑则根据睡眠状态每晚给予口服1~2mg,观察12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艾司唑仑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 TC)术后睡眠障碍心肝血虚证的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TC术后睡眠障碍心肝血虚证患者50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加味酸枣仁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睡眠障碍评分、生活质量、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褪黑素(Melatonin, MT)以及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睡眠障碍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睡眠障碍症状评分均减少,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前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提升,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血浆5-HT以及MT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血浆5-HT以及MT指标均提升,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C术后睡眠障碍心肝血虚证患者应用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睡眠以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辛海  张广中  周爱国 《北京中医药》2017,36(10):928-930
目的比较真武汤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肾阳虚夹水饮证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失眠症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给予真武汤,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每日1片,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连续治疗14日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等6个因子评分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组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以及日间功能障碍4个指标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7.
常江  ;李俊玲 《陕西中医》2014,(9):1158-1160
目的:观察二加龙骨汤治疗虚阳浮越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二加龙骨汤内服,对照组采用刺五加片口服,对于失眠严重者,均给予艾司唑仑l2mg,睡前口服,剂量依据病情和副反应调整,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2.22%,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为69.44%,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及研究期间艾司唑仑片使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加龙骨汤治疗虚阳浮越型失眠症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减少艾司唑仑用量。  相似文献   

18.
吕翠岩  丁舟 《北京中医药》2007,26(12):793-79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不寐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顽固性不寐患者,予自拟中药方水煎服,每日1剂;西药艾司唑仑(舒乐安定)1片(1 mg)睡前服;并配合针刺神门、三阴交、百会等穴位日1次.对照组40例单纯服艾司唑仑1片,日1次.两组均以5天为1个疗程.结果 服用1个疗程后,第6天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没有显著性差异;第28天中药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不寐组优于单纯服艾司唑仑组.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12):1778-177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口服,B组常规针刺,C组口服艾司唑仑。三组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睡眠状况、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对比各组情况。结果:治疗后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及艾司唑仑组在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方面优于常规针刺及艾司唑仑组(P0.05)。三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显率方面,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优于常规针刺及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减轻焦虑程度,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失眠伴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酸枣仁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观察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焦虑程度评分。结果:治疗28天后,治疗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焦虑成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枣仁汤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