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多种遗传学检测技术对1例产前超声异常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 为其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技术对1例超声异常胎儿行产前诊断, 并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对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结果胎儿及父母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发现异常;SNP-array分析结果提示胎儿染色体22q13.31q13.33区存在5.1 Mb片段杂合性缺失, 提示为Phelan-McDermid综合征, 同时合并21q21.1q21.2区4.5 Mb片段杂合性缺失;经FISH验证这两个异常片段均为新发, 父母不存在平衡易位。结论胎儿染色体22q13.31q13.33和21q21.1q21.2区杂合性缺失可能与胎儿异常表型相关, 产前遗传学分析可以为其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例B超检查及无创产前检测提示异常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技术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检测。结果胎儿父母核型均未见异常, 胎儿携带46, N, der(X)t(X;16)(q28;q22)非平衡易位。SNP-array检测证实胎儿的衍生染色体片段源自16号长臂, 确诊胎儿为新发的16q22.1q24.3部分三体综合征。结论综合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与SNP-array检测, 能够准确检出亚显微水平的染色体畸变, 对异常胎儿的病因做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产前诊断确诊1例Ⅱ型猫眼综合征胎儿,探讨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SNP-array)技术在标记染色体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无创基因检测(NIPT)孕妇外周血,采用超声仪对胎儿结构进行筛查,并进一步核型分析羊水细胞及其双亲外周血,结合SNP-array检测羊水细胞.结果 NIPT提示胎儿22号染色体长臂ql...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常规羊水穿刺核型分析方法对胎儿诊断疑似核型不平衡易位的患者,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技术进行进一步检测,并探讨SNP-array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位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的妻子羊水穿刺进行核型分析后,再补充进行SNP-array对胎儿的全基因组进行检测,以排除基因亚微突变胎儿的出生。结果此夫妻第三胎染色体核型46,XY,13q+,芯片结果46,XY,der(13)t(9;13)(p21;q33)。此夫妻第四胎核型结果正常,SNP-array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病例染色体8q23.1位置发现286kb片段缺失,内含OMIM基因TRHR。结论对核型分析诊断不明确的易位,行SNP基因芯片分析有助于检出染色体亚微结构的畸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SNP-array CGH)检测胎儿标记染色体及其在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SNP-array CGH技术对羊水G显带诊断出的两例携带标记染色体的胎儿(其中胎儿1核型为嵌合体47,XX,+mar[23]/46,XX[16]、胎儿2核型为47,XX,+mar),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分析,确定标记染色体来源与片段大小;并用染色体末端探针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胎儿2基因组不平衡进行验证.两例胎儿超声均无明显结构异常;两例胎儿的双亲核型均正常.结果 SNP-array CGH结果显示胎儿1标记染色体来源于9p21.1-p21.3(长度为8.3 Mb),显示嵌合型,根据文献推测此区带的重复携带者可以是表型正常(或有轻微异常)的个体.胎儿2标记染色体来源于15q11.2-q13.3(长度为10.8 Mb),染色体末端探针MLPA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该重复的存在,此区域基因重复主要引起神经行为方面的异常.告知孕妇及家属风险,均选择终止妊娠.结论 SNP-array CGH技术能比其他技术更精确的确定标记染色体来源,可明确标记染色体的基因型,而且能检测出嵌合型的标记染色体,适用于产前遗传学诊断,并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各指征之间的联系。方法对4247例高危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247例孕妇羊水培养成功4244例,成功率99.91%。发现异常核型18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45%。超声软指标异常的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最高,占39.29%。染色体数目异常107例,占56.61%。结论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是常用的产前诊断检查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异常胎儿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在孕早期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方法:采集孕早期产前超声提示胎儿NT增厚的570例孕妇的绒毛膜组织或羊水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array,SNP-array)在胎儿单脐动脉的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3例妊娠中晚期单脐动脉,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羊水或脐带血标本的临床资料,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采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ClinGen、ClinVar、DECIPHER、OMIM)、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DGV)以及PubMed文献数据库等对检出的CNVs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 83例羊水、脐带血胎儿单脐动脉的胎儿样本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3例,检出率3.61%(3/83),SNP-array检出9例异常,检出率10.84%(9/83)。染色体异常中,3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异常主要为:1例染色体缺失,1例染色体易位,1例染色体嵌合。染色体正常,芯片异常的病例5例为临床意义不明。结论对超声检出胎儿单脐动脉的胎儿样本,行SNP-array检测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且SNP-array有利于提高对胎儿单脐动脉的遗传学病因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例Apert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产前诊断方法,并对孕母的再生育情况进行追踪。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例产前超声筛查异常,临床高度怀疑胎儿Apert综合征的孕妇,其中一例进行MRI检查,取得其羊水或脐血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芯片检测及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其孕母再生育的情况进行追踪了解。结果 2例胎儿检查结果均提示头颅及手指形态异常,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析及SNP-array检测的结果均未提示明显异常;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均提示FGFR2 c.755C>G新发杂合错异变异,为致病性变异,诊断为Apert综合征并实施引产,其孕母后续均再生育一健康婴儿。结论 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头颅形态异常合并手(趾)形态异常是提示Apert综合征的重要线索,全外显子组测序是诊断Apert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对下一胎的生育可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例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阳性病例进行产前诊断, 明确其染色体异常, 避免严重出生缺陷患儿出生。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拷贝数, 采用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技术对胎儿行染色体拷贝数分析。结果 NIPT提示胎儿21号染色体高风险, 胎儿羊水SNP-array分析显示4q34.1q35.2重复15.018 Mb和21号染色体21q11.2q21.1重复7.678 Mb, 综合胎儿G显带核型分析、SNP-array结果和父母G显带核型分析提示胎儿携带一条母源性4q和21q易位所产生的衍生染色体, 核型为47, XN, +der(21)t(4;21)( q34.1;q21.1)。结论 NIPT对于染色体部分重复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联合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尤其是SNP-array对于诊断21部分三体、明确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预防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病及先天缺陷的出生探讨产前筛查及诊断方法.方法遗传咨询、产前血清学结合超声筛查、绒毛、羊水细胞染色体、FISH技术诊断.结果总检出率7.84%.血清学筛出高风险孕妇34例,检出率为6.51%;超声筛查诊断,发现胎儿异常19例,检出率为16.81%;绒毛发现异常核型3例,检出率为6.67%;羊水检出异常核型4例,检查率为4.71%.结论本研究证实产前筛查、诊断是预防缺陷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或基因检测分析。方法采用时间分辨法进行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高危人群进一步无创DNA产前检测,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或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的基因芯片分析确诊。结果自2012年5月2016年10月,对开封地区2678例进行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孕妇中,检出异常38例,占1.42%。38例孕妇外周血无创DNA检测异常结果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对比及妊娠结局分析,胎儿、新生儿异常21例,占55.26%。其中,21三体阳性12例,羊水结果证实12均为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阳性2例,羊水结果1例确诊;1例正常,但新生儿出生后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18单体阳性1例,未做羊水染色体检查,新生儿正常。13三体阳性2例,羊水结果2例正常,2例新生儿正常。13三体嵌合体阳性1例,羊水结果正常,出生一正常男孩。12三体阳性1例,羊水结果正常,新生儿正常。10三体嵌合体1例,未做羊水染色体检查,胚胎停止发育。性染色体异常16例,羊水结果提示:2例确诊为特纳综合征;其中,1例为45,X;1例缺陷45,X[2]/46,XX[48],保留胎儿;1例孕妇染色体为47,XXX/46,XX(60%:40%),羊水胎儿染色体正常,新生儿正常;2例未做羊水已胚胎停止发育和中孕流产;5例羊水提示正常,新生儿正常;6例未做羊水染色体检查,新生儿正常;1例Cri-Du-Chat Syndrome,羊水结果正常,SNP:5p15.33p15.1存在16.7M片段性UPD,保留胎儿;1例chr x-(y)/chr 18-/chr17+,羊水结果正常。育龄妇女对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无创DNA产前检测和产前诊断应引起高度重视。2678例进行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孕妇中,阴性2640例,占98.58%。随访结果,2例中孕流产,1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82例尚未出生外,2355例新生儿正常。结论高通量无创DNA产前基因测序技术能准确检出唐氏综合征,相对于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能大大降低孕妇流产的风险和减轻其心理负担。对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检测稳定性欠佳,而后继研究需要不断克服技术难题,并逐步推向临床。因此,高通量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对唐氏综合征的检出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一例13-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临床病例,探讨细胞遗传学检查在13-三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孕妇行羊膜腔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培养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来确定胎儿的染色体核型。结果一例中孕期血清学产前筛查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及彩色超声检查示唇腭裂可疑的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7,XY,+13。结论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核型分析技术可确诊13-三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8p倒位重复[inv dup (8p)]染色体重排的临床表现及分子机制。方法:对3例产前超声发现异常的胎儿进行染色体G显带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nv dup(8p)的产前临床表现及相关基因进行总结。结果:3例胎儿产前超声均提示为心脏结构异常;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均为inv du...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1孕22周有异常生育史并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采用超声检查、羊水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CNV-seq)。结果 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小下颌,胎儿生殖器发育不良、小阴茎。羊水穿刺产前诊断结果: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7,X?,+der(22)t(11;22)(q23.3;q11.1)mat。人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检测结果:seq[hg19]11q23.3q25(116680000–134960000)×3;22q11.1q11.21(16840000–20320000)×3。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胎儿诊断为Emanuel综合征,为罕见病。结论 对有异常生育史、染色体异常携带者、超声提示胎儿发育异常者进行产前诊断及家系研究,可明确病因,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减少患儿出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早期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各指征之间的联系。方法对370例高危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绒毛进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70例孕妇羊水培养成功357例,成功率96.49%。发现异常核型86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13.24%。结论绒毛染色体检查是常用的孕早期产前诊断检查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异常胎儿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的羊膜腔穿刺术行产前诊断诊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诊断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高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的羊膜腔穿刺病例327例,对羊水细胞染色体产前诊断结果、流产率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核型15例,异常核型检出率4.59%,其中数目异常5例,结构异常9例,嵌合1例,术后无流产,无其它羊膜腔穿刺并发症发生。羊水诊断结果正常的孕妇在以后的孕检中,超声发现胎儿畸形2例,引产终止妊娠。结论高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技术行产前诊断,可及时发现胎儿染色体病,结合超声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的降低出生缺陷人数,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未培养羊水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同时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结果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标本中,也可以出现少量带有异常杂交信号的核。这个研究中对1例21-三体的胎儿作出正确诊断。但FISH对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无法诊断。结论FISH技术对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有较强的特异性。较适用于高龄妇女的产前诊断。对于胎儿有B超异常和有过流产史的孕妇应采取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s-on-beads,BoBs)技术对诊断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穿刺和脐带血穿刺的300例标本的BoBs检测和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标本中,共发现异常核型61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60例,BoBs检出56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对2例微缺失病例未检测到。另一方面,BoBs对3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及3例低比例嵌合体未检测到。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下,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高风险组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占该指征的62.86%。结论 BoBs技术具有高通量和快速的特点,联合使用BoBs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怀孕16~24w符合产前诊断条件的孕妇经知情同意后,在B超介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羊水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抓住羊水细胞收获时机,用胰酶消化法收获细胞,常规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1028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病例中发现异常核型44例。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3例,常染色体非整倍体数量异常11例,性染色体数量异常5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常染色体缺失1例,其它核型异常1例。结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目前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胎儿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可及早发现异常胎儿并终止妊娠,对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