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寻快速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新疗法。方法:局部用红光治疗仪治疗后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2例。结果:痊愈57例(91.20%),显效5例(8.80%),总有效率100.OO%,疗程7-15天。结论:红光治疗仪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快速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新疗法。方法:局部用红光治疗仪治疗后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2例。结果:痊愈57例(91.20%),显效5例(8.80%),总有效率100.OO%,疗程7-15天。结论:红光治疗仪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益气通络法联合红光和针刺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红光治疗和针刺治疗)和观察组(使用益气通络法联合红光治疗和针刺治疗)各5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益气通络法联合红光和针刺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LED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53例应用双氯芬酸钠,甲钴胺,维生素B1联合LED红光照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血府逐瘀汤联合LED红光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一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光子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加用红光照射,每日1次,每次20~30min,,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缩短病程,减轻后遗神经痛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止痛和营养神经疗法;治疗组除常规疗法外每日给予红光照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天(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7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红光照射疗法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9):1215-1216
目的:探讨采用龙胆泻肝汤联合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脉冲射频方法对对照组治疗;龙胆泻肝汤联合脉冲射频的方法对观察组治疗。结果:两组在完成治疗后的1个月、6个月以及1年,观察对比VAS评分以及QOL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临床采用龙胆泻肝汤联合脉冲射频的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免疫调节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止痛和营养神经疗法;治疗组除常规疗法外每日给予红光照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天(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72.5%,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红光照射疗法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内服结合内服土家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以中药内服结合内服土家药外敷治疗;对照组29例,以口服卡马西平片加用维生素B1和甲钴铵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79.31%,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内服土家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经过治疗后,皮疹已消退,仍有局部留有神经痛长期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中医结合土家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火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程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 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刺通电治疗、壮医药线点灸治疗、中药外敷治疗。治疗2疗程后,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结果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针刺通电对照组为83.33%,壮医药线点灸对照组为82.21%,中药外敷对照组为81.7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各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CD8+含量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仅临床效果较好,而且能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体内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一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中西医联合治疗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配合中药马齿苋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1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单用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中药马齿苋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在采用加巴喷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联合中药马齿苋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学进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62-206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刺疗法及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由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就诊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中药血府逐瘀汤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均有多缓解,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1.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较快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安全,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海容 《新中医》2015,47(4):220-22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脉滴联合维生素B1口服治疗;治疗组在甲钴胺静脉滴的基础上联合芍药甘草汤内服、生山药捣烂外敷治疗,均治疗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痛的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用中温针灸联合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仅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用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讨论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使用中药内服、电针、拔罐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2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确切,可以更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疼痛与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芒针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芒针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存质量评分(QOL),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配合红光照射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来观察治疗周围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运用六神丸外敷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5%,优于对照组71.4%(P<0.01)。结论:运用六神丸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