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应停(沙立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反应停100mg/d开始,逐渐增至400mg/d或不能耐受,持续使用,联合VAD化疗。对照组:常规VAD方案化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接近完全缓解(nCR)3例,部分缓解(PR)20例,总有效率(ORR)76.7%;对照组nCR1例,PR8例,ORR4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应停联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2003—01/2009—01采用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共72例,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化学治疗的临床探讨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初诊伴髓外病变(EMD)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初诊伴EMD的M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EMD发生的部位、疗效、生存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51例患者中位随访44个月(范围7~98个月)。与骨外EMD组相比,骨旁EMD组溶骨性病变≥3处比例较高(P=0.033)、淋巴细胞绝对值较高(P=0.016)、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较低(P=0.036)。初诊合并骨旁EMD组的预计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未达到、初诊合并骨外EMD的预计中位OS为38个月(P=0.056)。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初诊合并EMD的MM患者,血红蛋白<118.8 g/L(OR=0.139, 95%CI=0.040~0.488, P=0.002)为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初诊MM患者合并EMD预后差,其中合并骨旁EMD的患者预后优于合并骨外EMD的患者。初诊时低血红蛋白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传统的化疗方案以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为主,近年来以沙利度胺、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联合自体移植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对具有高危遗传学异常患者的预后亦有不同改善。在新的化疗方案辈出的情况下,自体移植的时机还需进一步探讨。现就这些治疗方案对移植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法仑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均给予美法仑联合VAD方案化疗。对照组36例给予M2方案治疗14例,VAD方案治疗22例。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观察项目包括血清M蛋白、尿蛋白、骨髓象、血象及肝、肾功能等,记录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9例,总有效24例;对照组36例中完全缓解10例,总有效19例,2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美法仑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中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硼替佐米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严密监测不良反应,并加强针对性护理。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其中完全缓解患者24例(30.0%)、部分缓解患者42例(52.5%)、稳定患者10例(12.5%)、进展患者4例(5.0%)。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41.3%)、白细胞减少(51.3%)、贫血(20.0%)、中性粒细胞减少(30.0%)、带状疱疹(10.0%)、胃肠道反应(20.0%)和皮疹(5.0%)等。结论临床中应用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临床中应密切监测,并且给予针对性护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45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部分缓解30例,进步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本组30例患者有乏力、便秘症状,7例患者有轻微的周围神经炎,表现为轻微指尖麻木。3例患者有下肢水肿,3例患者有皮肤干燥症状,2例患者有皮疹等,上述反应均较轻微,相应治疗后均可缓解。无肝肾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造血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治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安全,患者耐受性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好发于老年患者的血液恶性肿瘤,大剂量马发兰加骨髓移植治疗使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有望治愈;但国内多数患者选择予药物化疗,MP方案作为治疗MM的基础方案,缓解率低,复发率高,VAD方案目前具有良好的缓解率,对MP复发也有效,作为首选化疗措施,但副作用明显,用药周期长;本院采用MP方案为基础,联合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氨等药物化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P-CTD化疗方案与CTD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63例老年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化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采用P-CTD化疗方案者33例(P-CTD组)采用CTD化疗方案者30例(CTD组)。患者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M蛋白含量、骨髓细胞含量、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红蛋白(H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CTD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CTD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P<0.05);与化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M蛋白含量、骨髓细胞含量和β2-MG水平下降,Hb水平升高(t分别=10.13、9.94、29.66、-14.39;6.39、3.42、18.81、-6.28,P均<0.05),且P-CTD组治疗后M蛋白含量、骨髓细胞含量、β2-MG低于CTD组,Hb水平高于CTD组(t分别=4.97、9.67、11.56、-7.2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VD组(38例)和VAD组(21例)。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VAD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疗效、中位生存时间、1年和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VD组和VAD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78%和59.09%,VD方案优于VAD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AD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轻微,在停药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VA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脱发和血液毒性等,其中感染多以3-4度为主。结论: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优于VAD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高松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5):757-75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7例初发M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例)单用VAD化疗方案(长春新硷、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0例)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初发MM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用VAD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71例初治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71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44例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61.9%,CR+nCR率21.1%。M2治疗组21例中CR+nCR5例,PR7例,总有效率57.1%;MP治疗组8例中无cR+nCR,PR3例,总有效率37.5%;VAD治疗组30例中CR+ncR6例,PR13例,总有效率63.3%;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组12例中CR+nCR4例,PR6例,总有效率83.3%。71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22.1个月,平均生存期29.5个月,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41.2%和20.6%。结论:对于初治MM患者,可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分型等选择治疗方案,硼替佐米为MM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评价P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和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两种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分别有21和3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PD和VAD治疗组,接受2—5个疗程治疗。所有52例患者中,48例为初治患者,4例曾应用过1—2个疗程M2或MP方案化疗,但未达到部分缓解。在PD组中,完成2、3、4、5个疗程的患者分别为4、4、8、5例;在VAD组中完成2、3、4、5个疗程的患者分别为6、11、12、2例。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反应良好(CR和VOPR)的患者比例在PD组明显高于VAD纽,分别为57.1%和16.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2)。治疗有效(CR、VGPR和PR)的患者比例在PD和VAD两组中分别为95.2%和74.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108)。PD组所有患者无1例出现疾病进展,VAD组中有1例疾病进展。两组患者在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病变、感染、间质性肺炎等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一线治疗方案VAD相比,PD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反应良好的比例,且不增加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选取57例新诊断MM患者,在治疗前接受骨髓活检,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骨髓MVD;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43以上。结果:新诊断MM患者的骨髓MVD与疾病国际预后分期(ISS)相关,Ⅲ期〉Ⅱ期〉Ⅰ期(P〈0.01);高MVD者预后显著差于低MVD患者。结论:提示血管新生旺盛的MM患者预后不良;通过测定骨髓MVD可以初步评价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VBMCD方案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M)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 ,按入院顺序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病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VBMCD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用改良M2 治疗方案。治疗观察 4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 95 0 %及 5 5 0 %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两种方案治疗后 ,VBMCD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方案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变化除尿本周氏蛋白阳性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外 ,均较改良M2 法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主要毒副作用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本治疗未见肾功能损伤 ,未见永久性造血干细胞损害和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VBMCD方案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疗程短 ,疗效高 ,可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化疗间歇延长。是一种经济实用 ,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8例M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VAD组)16例,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TVAD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VAD组总有效率(77.2%)明显高于VAD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浆细胞比例的下降及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的升高幅度均大于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VA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VAD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显著、给药方便、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评价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基米松)和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基米松)两种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副作用。有27和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别入组PAD和VAD治疗组,各组分别采用PAD和VAD方案治疗3—5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副作用的类型、程度及发生时间。结果表明:在治疗过程中,皮疹是PAD组中特有的现象。两组患者共同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疲乏、恶心、便秘、皮质激素相关副作用(血压增高、血糖增高、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痤疮)等,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血栓形成。虽然统计学分析显示,仅血小板减少在两组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从发生率上看,PAD组患者在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方面高于VAD组。从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上看,皮疹、便秘、周围神经病变和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在第1疗程治疗中即可发生,而其他不良反应多数在3个疗程治疗后出现。终止治疗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和不能耐受的周围神经病变。对后者而言,虽然两组均有发生,但只有PAD组的2例患者在3个疗程后中止治疗。结论:PAD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副反应发生率可能更高。并有可能因此而中断或延期治疗,因此在治疗中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双磷酸盐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及检测BMD在双磷酸盐治疗MM骨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53例MM患者(33例初治、10例复发/难治、10例平台期)分为2组,氯膦酸盐联合化疗组33例,单纯化疗组20例,两组患者化疗方案完全相同。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采用HologicQDR22000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腰椎L1-L4椎体及左股骨近端的BMD值。结果表明,由于样本量较小,且为随机抽取,治疗前2组BMD略有差异,氯膦酸盐联合化疗组全身和腰椎的BMD值略低于单纯化疗组,左股骨颈BMD值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个月后2组间BM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氯膦酸盐联合化疗组全身、腰椎及左股骨近端的BM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1);而单纯化疗组全身及腰椎的BMD与治疗前相比反而有所下降(P<0.01),但左股骨近端BMD值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1)。结论:双磷酸盐联合化疗对MM患者BMD有良好的作用,检测BMD简便易行,是监测双膦酸盐治疗MM骨病的敏感指标,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T-V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3年6月共纳人收治的5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年龄均〉60岁,根据临床使用的不同化学疗法(化疗)方案分为T-VD组和T-VAD组,其中T-VD组25例,T-VAD组29例,T-VAD组采用长春新碱+蒽环类+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化疗方案治疗,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VD组总有效率(OR)为84.0%,其中获得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共计6例(24.0%);T-VAD组OR为48.3%,其中获得CR+VGPR共计1例(3.4%),T-VD组OR明显高于T-VAD组(p=7.513,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乏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T-VAD组恶心、呕吐反应较T-VD组发生率高(X^2=5.794,P〈0.05)。结论T-VD治疗方案对于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建议开展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