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60例。治疗第1周,2组均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胃苏颗粒治疗;第2~6周,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胃苏颗粒。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胃镜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胃黏膜形态结构、中性黏液含量评分以及上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胃溃疡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溃疡愈合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丽娜 《新中医》2015,47(5):74-75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胃苏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ADL)评分与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分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需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通过铝碳酸镁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100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通过铝碳酸镁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奇  陈方志 《新中医》2021,53(1):73-75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嗳气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我院8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8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6%.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可显著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枳术颗粒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脾虚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给予枳术颗粒口服,对照组92例给予胃苏冲剂口服,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9%,对照组8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颗粒治疗胃溃疡脾虚湿热型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7,(6)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接受治疗的GER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流检查计分(RFS)、压痛程度、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FS、VAS评分及血清IL-18、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反酸、烧心和腹痛等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泻、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苏颗粒联合西药对老年GERD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缓解症状,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药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3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1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胃溃疡接受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提高,能够促进溃疡病灶部位尽快愈合,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分析活动性胃溃疡接受胃苏颗粒联合艾普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广州市第 十二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分别接受胃苏 颗粒联合艾普拉唑治疗、艾普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结果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 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8.00 % 高于对照组的 72.00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胃苏颗粒联合艾普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能够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溃疡愈 合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东莞市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苏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艾司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4周为1个疗程,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erdQ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Ger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8%)明显优于对照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他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给予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兰索拉唑加多潘立酮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方面,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方面,使用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治疗胃溃疡患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至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进行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肝气犯胃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胃溃疡(肝气犯胃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痛泻要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痛泻要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肝气犯胃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胃溃疡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32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新颜 《新中医》2014,46(10):68-70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33例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及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胃苏颗粒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比较2组患者情志不舒、纳少、胃脘胀痛、痞闷、消化不良、食后腹胀、纳差、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2%,对照组为76.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能有效缓解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情志不舒、胃胀痛、痞满、纳少、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陈春娇  胡飞燕  李月翠 《新中医》2019,51(3):143-145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2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胀、腹痛、嗳气、烧心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症状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1.42%,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并能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超微肝胃百合汤、消痈溃得康颗粒联合常规治疗胃溃疡肝胃气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微肝胃百合汤、消痈溃得康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和T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88.10%,较对照组69.05%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肝胃百合汤、消痈溃得康颗粒联合常规治疗胃溃疡患者,有利于减少炎症反应,促使HP转阴,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疗效安全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38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wk后观察组有17例治愈,对照组有13例治愈,观察组临床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给予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能有效缓解餐后发作性胃痛、胃胀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