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金黄散外敷联合威伐光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金黄散外敷联合威伐光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33%、45.9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0%、70.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联合威伐光治疗下肢丹毒整体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邓志刚 《光明中医》2009,24(8):1499-1500
探讨中药内服外洗、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下肢丹毒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对5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内治法:以清热化湿、解毒活血为主,口服三妙活血汤加味为主方,随症加减;外治法外用三黄消斑洗剂,治疗期间,减少活动,适当抬高患肢,同时应忌食牛羊肉、海鲜等发性食物.结果:本组50例,治愈40例,占80.0%;好转8例,占16.0%;未愈2例,占4.0%,总有效率96.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丹毒疗效确切,尤其是中药内服与中药熏洗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辨证精神,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红光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炎、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对照组予水调散外用,观察组外敷水调散后配合红光照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红光治疗下肢丹毒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药内服金黄膏外敷配合微波照射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下肢丹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用中西药内治,患处金黄膏外敷配微波照射治疗;对照组西药内治,患处50%硫酸镁溶液湿敷配合微波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治愈67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 25%。对照组中,治愈44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3. 7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40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如意金黄散+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各2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愈时间和半年复发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治疗下肢丹毒,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配合青霉素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金黄散外敷,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治愈14例(35.0%),对照组为9例(22.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平均治愈时间、随访半年复发情况比较亦以治疗组为优.结论: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丹毒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疗效.方法 选取2007 年2 月至2011 年9 月以来我院治疗下肢丹毒患者42 例,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 例.治疗组以抗生素静脉滴注并用黄柏散外敷,对照组以抗生素静脉滴注并用硫酸镁纱布湿敷,2组均治疗l 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结果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采用黄柏散治疗后,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炎症发展,促进水肿消退,有效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刺血疗法结合中药治疗下肢丹毒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权  陈海林 《陕西中医》2003,24(12):1119-1120
目的 :观察刺血疗法结合中药口服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 :采用刺血疗法结合中药治疗下肢丹毒 70例 ,并设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60 % ,对照组治愈率 1 9.2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1。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抗菌解毒 ,提高免疫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皮肤针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局部皮肤硬肿的丹毒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组110例,采用皮肤针叩刺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用金黄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肤针叩刺结合金黄散外敷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疗效优于单纯金黄散外敷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下肢丹毒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以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加自拟凉血消丹汤内服和院内自制赛金膏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黄散配合冰枯散纱布外敷对下肢丹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下肢丹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金黄散合冰枯散纱布外敷,对照组(40例)以硫酸镁纱布湿敷,2组均治疗1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结果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采用金黄散及冰枯散纱布外敷治疗后,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金黄散与冰枯散纱布合用后,加强了清热利湿消肿的功效,对下肢丹毒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刺络法加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丹毒局部皮肤硬肿1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自1991年7月以来,用刺络法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丹毒伴皮肤局限性硬肿患者13例,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具有典型的下肢丹毒发病史和临床症状表现,诊断明确。13例患者在治疗前均有一段时间的中西药常规治疗史,且在病...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9):1179-1180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联合四妙散内服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抗感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黄散外敷及四妙散内服。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下肢主要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6%;治疗后疼痛症状、皮损、肿胀、下肢周径等积分,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和C-反应蛋白(CRP)数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金黄散外敷辅以四妙散内服能够有效改善其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实验室指标,且安全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张雅丽 《陕西中医》2013,(10):1373-1374
目的:探讨金黄散外敷联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金黄散外敷联合海桐皮汤外洗,对照组采用双氧水外擦联合利凡诺纱布外敷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9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能改善下肢丹毒患者下肢肢体肿胀,促进疮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1998年~ 2 0 0 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 3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下肢丹毒患者 60例 ,入选条件 :(1)无糖尿病 ;(2 )无深静脉功能不全 ;(3 )无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4 )青霉素试验阴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 3 0例 ,男性18例 ,女性  相似文献   

16.
李玉姣  王军 《陕西中医》2015,(3):328-32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与西药联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予以萆薢胜湿汤、金黄膏外敷,以及青霉素G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静脉注射青霉素G、硫酸镁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1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为65.79%,总有效率97.3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本法治疗下肢丹毒,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苗医正骨手法复位与柏林接骨散治疗骨伤病症的临床疗效,分析下肢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规律。方法:在治疗上采用苗医正骨手法复位、固定、外敷柏林接骨散,分期内服苗药及中后期加强功能锻炼;在临床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治愈 2287 例,治愈率为 92.47%,好转 227 例,好转率为 7.53%;在临床流行病学分布上:下肢骨折以野外作业和好动儿童为主,完全性骨折 2918 例(占 96.81%),不完全性骨折 96 例(占 3.19%),新伤性骨折 2777 例(占 92.14%),陈旧性骨折 237 例(占 7.86%)。结论:采用苗医正骨手法复位加柏林接骨散治疗骨伤疾病临床效果好,功能恢复快;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分析,下肢骨折在职业上以野外作业及好动儿童为主,在骨折的性质上以新伤性和完全性骨折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选取下肢丹毒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西药抗生素治疗,以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组40例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以中药内服、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后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0.00%,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率10.26%,总有效率82.0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藏药四味石榴散治疗"异噶曲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异噶曲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味石榴散治疗后观察。结果:确诊为"异噶曲巴"的40例患者痊愈28例,占70%,愈后均未复发;有效8例,占20%;无效4例,占10%。总有效率90%。结论:四味石榴散对"异噶曲巴"的治疗有效,预后好,可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盼  王遵来  黄朋涛  葛超  左海峰  苑婷 《吉林中医药》2015,35(2):206-207,211
目的观察火针刺络放血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肢丹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及粗火针密刺放血治疗,对照组用普通三棱针在阳性血络放血,病变部位点刺放血。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疗后1年随访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0%(0/30);对照组复发率为6.90%(2/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丹毒的作用机理有以下两点:1)温通经络,行气解郁。2)开门去邪,以热引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