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了解石棉工人肺功能损害的状况及变化特征,对上海石棉制品厂261名接尘工人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对其中109人同时测定残气功能。结果表明:1.石棉工人肺功能改变主要为限制性交化,表现为FVC,FEV_2、TLC、PEF、FEF_(25-73)下降,FEV_1%、RV无明显改变,RV/TLC增高;2.肺功能损害与石褊的接触量之间呈负相关;3.FVC、VC、FEV_1为石棉工人肺功能损害较为敏感的指标,建议作为石棉工人健康检查的指标,4.加强设备更新、改造,严格防尘措施及个人防护措施,从而延长石棉肺的发病工龄,降低石棉肺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对212名接触皮毛粉尘男性工人与207名男性对照工人进行了肺功能检测。并对累积接尘量与肺功能损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尘组肺功能各指标(FVC、FEV_1、V_(50)、V_(25))的实测值占预计值%均较对照组为低。肺功能损害随累积接尘量的增加而加重(P<0.01),肺功能异常率则随累积接尘量增加而增高(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接尘是导致肺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吸烟也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关系。皮毛粉尘接触量与肺功能损害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据此本文推荐了皮毛粉尘的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皮毛粉尘对工人呼吸系统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14名接触皮毛粉尘与322名无尘毒接触史的工人进行了呼吸系统症状的调查和肺功能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接尘工人气短和女性接尘工人胸闷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接尘工人FVC、FEV_1、MMF、V_(50)、V_(25)五项肺功能指标实测值/预计值(%)较相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肺功能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随接尘工龄增加,肺功能下降和异常率升高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一次呼吸CO法,测定315名石棉工人和314名作对照的不接触粉尘的健康工人的弥散量,并测定了通气功能.与对照组相比,男、女石棉工人弥散量(DLco),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时间肺活量(FEV_1)明显降低,一秒率(FEV_1%)和呼气中期流速(MMEF)无明显差异.石棉工人最早出现的肺功能异常是DLco 降低,接尘5年时DLco与接尘工龄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接触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煤矿矽肺病人肺功能损害情况,探讨接尘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矿局职防所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200名煤矿矿工为研究对象,其中113例无矽肺,即为对照组,87例有矽肺,即为观察组,对两组FVC、MVV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矽肺患者肺功能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87例矽肺患者中,肺通气功能轻度损伤26例(占29.9%),中度损伤47例(54.0%),重度损伤14例(16.1%),对照组113例肺通气功能均正常。同时,观察组FEV1、FVC、FEV1%、MMF、MVV、V25、V50、Vmax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矽肺病人肺功能损害明显,肺通气功能的检测为临床诊断矽肺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煤矿工人也应注意肺功能的监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呼吸、心血管系统异常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进行体检的152例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不吸烟的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呼吸、心血管系统状况,其中呼吸系统指标为用力呼气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_1),1秒率(FEV_1/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_(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_(75%));心血管系统指标为心率(HR)、血压(BP)、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全血还原黏度(WBRV)、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结果观察组的FEV1/FVC、MVV、FEF_(50%)、FEF_(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WBV、PV、WBR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呼吸、心血管系统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状态,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主要参数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2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48例设为急性加重期组,同期选取经治疗缓解后8周无急性发作的COPD患者48例设为缓解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群3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血清IL-25、EOS、N、M水平及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VC、FEF_(25%~75%)、FEV_1%pred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25及各炎性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缓解期组与急性加重期组IL-25、EOS、N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急性加重期组高于缓解期组,而M、FEV_1、FEV_1/FVC、FEF25%~75%、FEV1%pred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25、N与FEV_1、FEV_1/FVC、FEF25%~75%、FEV_1%pred均呈负相关(P0.05);EOS仅与FEV_1/FVC呈负相关(P0.05);M与FEV_1、FEV_1/FVC、FEF25%~75%、FEV_1%pre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IL-25水平异常,其可能参与了病情的发生、发展,且与患者肺功能关系密切,对其检测在COPD患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功能参数在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中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296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4例处于急性发作期,108例处于慢性持续期,74例处于哮喘缓解期,另将同期到本院体检并行肺通气功能检查的健康儿童25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型肺功能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儿童及不同分期哮喘儿童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用力呼气时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75/25)、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出25%肺活量最大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最大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最大流速(FEF75)]的差异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患儿主要肺功能参数FVC、FEV_1、FEV_1/FVC、PEF、MMEF75/25、MVV、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哮喘缓解期患儿主要肺功能参数FEV_1、PEF、MMEF75/25、MVV、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哮喘儿童肺功能参数由低到高依次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哮喘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肺功能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不同分期哮喘儿童肺功能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性,进行肺功能检测对小儿哮喘的临床诊断、病情判定、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炭黑尘可致炭黑尘肺,并伴有肺功能障碍[1]。目前有关炭黑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测定的报道尚少。本文对我市两个橡胶厂接触炭黑粉尘的工人进行了肺功能测定,并以不接触尘毒的健康工人为对照,调查了肺功能的改变及其特点。对象与方法  两厂接尘工龄5年以上的工人均为受检组,共58例(其中男38例),年龄22~51岁,接尘工龄5~22年,平均10.7年;对照组为机修车间工人63例(男37例),年龄22~52岁。两组年龄构成和男性吸烟率(55.3%和48.7%)无明显差异(女性均不吸烟)。用FJD-80型肺量计测定,测定项目为FVC、FEV1、MVV、MMEF,并计算气速指数AVI。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佛山市三水区陶瓷行业职业有害因素,分析其对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佛山三水区3家陶瓷企业的工人30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生产性粉尘浓度,分析其对肺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粉尘作业中喷釉新线的总尘与呼尘浓度最高,其次为修坯、自检,原料(釉、坯)中的总尘与呼尘浓度最低;接尘组肺功能重度损伤率为27.78%明显高于不接尘组7.69%,肺功能正常率为33.33%明显低于不接尘组65.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年工龄、吸烟、接尘者肺功能损伤占比明显较高,是造成肺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生产性粉尘是陶瓷行业的重要职业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0例健康工人肺通气功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钢铁厂120名健康工人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根据通气功能测定曲线求出VC,FVC,MVV,FEV_1,_(75),_50,_25,FEF75-85%等8项指标的均值,并利用电子计算机逐步回归法计算上述指标的预计值回归方程式,以能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限期手术患者最大通气量(MVV)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限期手术患者的MVV、FEV1和FVC值,并按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80、79~50和〈50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156例患者总体的FEV1、FVC与MVV均呈显著正相关,以FEV1与MVV的相关性更好。分组分析显示,随着FEV1%pred下降,FEV1与MVV间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无明显改变,同归系数呈逐渐增大趋势;而FVC与MVV的相关性却逐渐变差,回归系数呈逐渐减小趋势。结论 MVV与FEV1的相关性较FVC更好,即使肺功能损害程度较重,亦可采用MVV与FEV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来估算限期手术患者的MVV值。  相似文献   

13.
林燕梅 《重庆医学》2016,(10):1364-1366
目的:探讨该市毛线及粉尘厂工人群体肺功能及其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入选519名毛线厂(毛线组)及503名粉尘厂(粉尘组)工人(统称研究组),并以3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呼吸仪进行肺功能检测。对以上厂区及非厂区社区进行空气采样,进行二氧化硒(SO2)、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硅(SaO2)、棉尘及其他PM2.5物质浓度测定,并分析肺功能与上述五者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粉尘组、毛线组工人的肺活量(VC )、用力肺活量(FVC )、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0%)均降低(P<0.05),但毛线组及粉尘组之间的VC及FV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MVV、FEV1.0及FEV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组明显低于毛线组。空气污染情况方面,毛线厂区棉尘浓度显著高于粉尘厂区及非厂区社区(P<0.05),而SO2、NO2、SaO2及其他PM2.5物质显著低于粉尘厂区,且任意两组间的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O2、NO2、SaO2、棉尘及其他PM2.5物质浓度五者当中任意一者,均与VC、FVC、M VV、FEV1.0及FEV1.0%五者当中任意一者呈显著负相关性(均 r>0.60,均 P<0.05)。结论该市部分厂区空气污染较重且工人肺功能受损;毛线厂区棉尘含量高、粉尘厂区SO2含量高,可能是该市毛线及粉尘厂工人群体肺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HI—298型微型肺置计,对邵武煤矿井下作业工人(健康男性,196人)的肺通气功能进行测定,并用自身配对实验方法,对HI—298型肺量计与FJD—80型单筒肺量计测试结果进行性能比较,应用逐步回归数理统计分析,求出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_1)、FEV_1/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六项通气功能指标的回归方程式,以期对煤工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焦炉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焦炉工人134例作接触组,不接触焦炉逸散物、粉尘及其它毒物的后勤人员137例作对照组,测试两组人员的肺通气功能,并对焦炉环境中的焦炉逸散物进行监测,作统计分析。结果:焦炉工人肺通气功能的VC、FVC、FEV1%、MVV、PEFR、V25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焦炉逸散物浓度呈现非焦炉<炉侧<炉顶的梯度,非焦炉、炉侧、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职业性接触粉尘导致的不同结局工人肺通气功能及小气道损伤状况,为早期诊断职业性呼吸疾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矿煤工尘肺患者80例,尘肺合并结核33例,以及无尘肺矿工177例为接触粉尘后的三种不同结局。分别测定各结局对象的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1、FEV1/FVC、V50、V25、MMEF,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各组肺功能各指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尘肺合并结核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单纯尘肺组在FVC%、FEV1%和FEV1/FVC%上损伤分级均属正常(〉80%);各组肺通气功能损伤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尘肺合并结核组肺功能在中重度损伤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而无尘肺组正常的肺功能级别比例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小气道指标(V50%,V25%)在尘肺合并结核组和尘肺组显著减低。结论职业性接触粉尘导致的尘肺及尘肺合并结核肺通气功能显著减低;小气道功能对职业性接触粉尘肺功能损伤较敏感,对职业性接触粉尘工人有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最大运动量期间,用三种方法对正常者(n=13)及轻度(n=11)、中度(n=5)、重度(n=6)慢性空气流量受限者(CAL,FEV1/FVC,39%-68%)的机械通气限度进行评估。为了评估机械通气限度,将最大运动量时的通气量(VEmax)与最大的自主换气量(MVV)[即计算的运动通气最大值(VEmaxcal)]进行比较。此比值与FEV1×37.5的和就是机械通气限度。所有受试者均用梯度循环测力法进行测定。肺功能和评价方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01)。当与正常受试者的肺功能相比,只有重度CAL的机械通气限度[即VEmax/MVV(%)]是显著增高的(83%VS62%,P<0.05);与正常肺功能受试者相比,所有CAL受试者的VEmax/VEmaxcal(%)均有所增高,VEmax/FEV1×37.5(%)在轻重度CAL受试者中也有所增高(P<0.05)。在轻重度CAL受试者中,机械通气度VEmax/MVV(%)比VEmax/VEmaxcal(%)(P<0.05)以及VEmax/FEV1×37.5(%)(P<0.001)有所降低。这些数据表明:在评估机械通气限度时,用VEmax/VEmax和VEmax/FEV1×37.5进行计算比用VEmax/MVV计算所得值大,这种趋势在轻中度CAL受试者中更为明显。据此得出的结论是:机械通气限度的评估可以受到肺功能和VEmax变异度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铬酸盐接触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某铬酸盐生产企业铬酸盐接触的95人为接触组,非铬酸盐接触的42人为对照组,于2010年冬季和2011年冬季,进行了连续2次职业健康体检,比较该人群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2010年铬酸盐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75.38±15.23) L vs. (83.99±26.52) L]、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82.13±16.51) Lvs. (91.24±30.03)L]、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 112.10±13.23 vs.116.18±11.32)、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 (74.31±28.09) L vs. (78.13±28.34)L]、最大呼吸流量[maximal expiratory flow,MEF, (101.23±46.37)L/s vs.(110.02±41.40)L/s]、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ion volume,MVV, (90.82±16.89)L/min vs.(99.95±22.61)L/min]均显著下降(P<0.05)。2011年铬酸盐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肺通气功能指标FVC [(72.34±14.18)L vs.(81.01±20.79)L)、FEV1[(76.04±16.20)L vs.(86.71±24.53)L]、FEV1/FVC(109.10±16.18 vs.114.08±10.79)、PEF[(71.35±24.87)L/s vs.(75.36±20.67)L/s)、MEF[(96.51±30.17)L/s vs.(107.11±34.81)L/s]、MVV[(84.85±21.22)L/min vs.(96.77±22.63)L/min]亦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2011年与2010年相比较,接触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76.04±16.20)L vs.(82.13±16.51)L]、MEF[(96.51±30.17)L/s vs.(101.23±46.37)L/s]、MVV[(84.85±21.22)L/min vs.(90.82±16.89)L/min]均显著下降(P<0.05)。由FVC、FEV1、 FEV1/ FVC,这3种指标对肺功能损伤进行分级和分型发现,接触组损伤程度的分布与对照组无区别,而损伤类型则以限制型为主,且未观察到随时间的变化。对铬酸盐接触工人进行工种分层分析后发现,不同工种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工种对肺功能损伤影响显著。结论:提示长期铬酸盐接触对肺通气功能损伤明显,并受工种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健康成人不同年龄组肺功能正常参考值。方法:通过对徐州地区健康成人不同年龄组共1320例受检者肺通气指标的分析,得出徐州地区不同年龄组肺功能正常参考值回归方程,并与国外正常人群肺功能预计值相比较。结果:徐州地区健康成人肺功能正常值与年龄、身高有明显线性关系,与国外肺功能预计值有显著差别。徐州地区健康成年男性VCmax,FVC,MVV,FEV1低于机器固有正常值,FEV1%F、FEV1%M高于机器固有正常值。徐州地区健康成年女性VCmax,FVC,FEV1,FEV1%F,FEV1%M高于机器固有正常值,MVV低于机器固有正常值(P〈0.01),并通过检测所得回归方程的适用性及准确性,证实徐州地区健康成人肺功能正常值较机器固有值更符合徐州地区健康成人肺功能正常水平。结论:建议使用装有预计值公式的国外肺功能仪时,首先应评价该预计值公式对本国或本地区受检者的适用性。对徐州地区肺功能正常值的研究填补了本地区该医学方面的空白,为本地区肺功能检测的发展提供一个研究方向,对于科研及临床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18名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工人(酸碱组)和88名非接触工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测定,以FEV1/FVC%〈70%,FEVt%〈80%为怖功能异常标准。结果:在肺功能正常的情况F,无论吸烟否,酸碱组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3.82±0.49/3.75±0.49)、用力肺活量(FVC)(4.35±0.56/4.23±0.57)均高于对照组FEV。(3.59±O.43/3.48±0.45)、FVC(4.00±0.44/3.87±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组中亚组分析显示,FEV,/FVC〈80%亚组的FEV1、FEV1/FVC%低于FEV1/FVC≥80%亚组,而FVC相反,若同时有吸烟,则同时存在MMEF、PEFR、MVV、FEF25%~7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可致作业工人大气道功能代偿性增加,但若同时有吸烟,则存在小气道气流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