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例]女,44岁.主因眩晕、伴颈部不适及右上肢偶感麻木、无力半年就诊.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浅,活动尚可,颈肌僵硬,颈5-6棘间、棘旁压痛(+),右手握力较左侧稍差.特殊检查: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右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旋颈征阳性.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5~7椎体后缘轻度骨赘形成,颈4~5椎间隙稍前窄后宽.诊断颈椎病.予颈椎牵引和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5次后,眩晕症状及颈部不适症状缓解,但右上肢偶感麻木、无力症状未改善.详细问诊,患者右上肢麻木症状多在肩关节外展后伸位出现,查体证实,右侧前斜角肌较健侧略肥厚,右侧Adson试验、肋锁试验及举臂运动试验均阳性.诊断:①颈椎病;②胸廓出口综合征.予颈椎牵引及右前斜角肌封闭治疗,并嘱患者做耸肩锻炼,患肢不持重物.经治疗患肢麻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前路减压对颈椎病患者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运用Zero-P椎间融合器方案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钛板固定融合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并发症及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月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分别为(9.31±1.27) mm和(7.61±1.06) mm,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2=8.522,tb1=2.837,ta4=14.889,tb2=5.31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分别为(10.38真1.58)和(10.43 ± 1.90),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46.849,tf=37.659,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1,P>0.05).结论 Zero-P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前减压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颈前路钢板系统-Orion钢板结合钛网容纳自体骨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3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自体骨)、Orion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42、3岁,均为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结果:除1例患者于术后第一周出现钢板及螺钉松动,钛网移位外,其他患者均在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颈椎生理曲度部分或全部恢复。结论: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恢复,并能维持有效的椎间高度,促进植骨融合,从而为脊髓功能恢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500例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500名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的颈椎生理曲度的调查,详实了解现今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的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随机抽调大中专在校学生500名,使用500毫安数字X线机对颈椎进行动态透视,当颈椎达到标准侧位时点片。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正常83人,占16.6%;颈椎生理曲度异常417人,占83.4%;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89人,占37.8%;颈椎生理曲度反曲228人,占45.6%。结论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是保证颈椎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条件,该曲度如果发生异常势必造成一系列病理变化,颈椎曲度异常病变是颈椎病的基础病因。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同青少年曲度异常有直接关系,青少年颈椎曲度异常发病率如此之高,已是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变化,中年人发病率最高,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266例,男性144例,女性占122例;年龄29~72岁,以40岁~55岁最多;职业:教师96例,司机84例,工人47例,农民32例,其它7例。1.2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均有颈痛、颈僵、颈、肩部肌肉紧张,上肢有放射痛和感觉障碍。臂丛牵拉试验阳性;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有骨赘增生,以及椎间孔狭窄。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多采用Borden氏法,本文试图从颈椎曲度角变化来观察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测定颈椎生理曲度角的正常范围,并对500例退变颈椎曲度角进行测量,结合文献对其病理基础进行讨论。资料及测量方法选择我院1983年以来退变颈椎500例,其中男性295,女性205例,男女比为1.4:1。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9.3,各年龄组以40~60最多,共363例,占72.6%。同时选择正常颈椎110例,男性70例,女性40例,男女比为1.7:1。年龄在17~60岁,平均33.3岁。投照  相似文献   

7.
罗家明  郭春生 《淮海医药》2009,27(2):185-187
自从Bohler 1964年首先将颈前路钢板用于颈椎创伤以来,伴随着颈椎外科的发展,颈前路钢板在颈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目前,颈椎前路钢板已成为较广泛应用于颈椎间盘和椎体切除后重建颈椎稳定性的内固定系统,术后有即刻稳定、促进融合、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颈椎前路钢板也在不断地进展。现将颈椎前路钢板在颈椎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壮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壮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及MR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40岁以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且影像学有异常的青壮年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发现其中非骨软骨性改变明显多于骨软骨性改变,非骨软骨性改变中以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最多(100%)。MR对早期椎间盘变性非常敏感。结论颈椎非骨软骨性改变特别是颈椎曲度异常是青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笔者认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意义,MR更能直观显示颈椎间盘的早期变性。  相似文献   

9.
<正>颈椎生理曲度是由7个颈椎椎体形成向前凸出的一种生理性弯曲,其不仅能有效保护颈椎,且对颈部周围的重要神经、血管也有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1],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颈椎病最早出现的病理改变,常贯穿整个疾病病程,已成为早期颈椎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并能通过X线片进行早期检测。本研究通过对受试者影像学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差异性比较,阐述X线影像学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明确颈椎生  相似文献   

10.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于颈枕部软组织损伤、颈椎骨质增生、颈锥间盘变性、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向等因素,造成椎动脉受压变形而引起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一系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颈椎曲度异常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门诊的100名颈椎曲度异常患者,进行颈椎病防治知识教育、开展运动锻炼,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评价干预前后的知晓率,各预防措施的参与率,颈椎曲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患者的颈椎病健康知识知晓率、预防措施的参与率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3%的患者颈部X摄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得到了改善。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颈椎曲度异常,对减少或延缓颈椎病的过早发生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427-428
本文浅析颈椎曲度与颈性眩晕密切关系。认为颈椎曲度的改变,可能引起颈伸肌张力改变,进而引起颈后伸肌群内的本体感觉信息改变,从而导致颈性眩晕发生。为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在青年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青年颈椎平片X征象分析,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在青年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80例35岁以下颈椎病患者的X线颈椎片表现,并对异常征象进行比较。结果235例异常X线表现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所占比例最大有235例。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197例,占70.36%;颈椎失稳性改变69例,占24.64%;软骨变性改变48例,占17.31%;椎骨继发性改变134例,占47.86%。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青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作为一种X线客观诊断标准,对青年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钟惠青 《家庭药师》2012,(12):46-47
颈肩腰腿痛,烦烦烦颈肩腰腿痛,是许多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常见于上班族、体育爱好者、退休老人。办公室工作人员长时间的固定姿势可导致肌肉紧张度增高,甚至由于不恰当的姿势导致颈椎、腰椎扭曲,生理曲度改变,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张春燕 《北方药学》2014,(7):100-101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CT影像特点。方法:对我院确诊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CT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间盘突出情况等。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异常40例,骨质增生20例。结论:颈椎曲度异常是青年颈椎病的主要表现,CT准确、可靠,适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椎间融合器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间融合器(SOLIS)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单纯外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B组、C组),均按相同的标准完成颈椎前路减压术,A组18例植入带自体松质骨的SOLIS,B组16例植入带自体松质骨的syTlcage,C组19例植骨加ACPS行颈椎融合.观察三组骨融合情况、稳定性和椎间隙高度变化,并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于术后3~9个月骨性融合;术后随访平均16.5个月,A组SOILS位置良好,病变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并无丢失发生,术前后JOA评分分别为:(10.4±2.4)、(14.9±2.0)分(P<0.01);B组5例s),Syncage塌陷,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丢失,术前后JOA评分分别为:(10.6±2.5)、(13.2±2.3)分(P<0.05);C组18例ACPS位置良好,1例发生螺钉钛板滑脱,术前后JOA评分分别为:(10.5±2.4)、(15.1±19)分(P<0.01);手术后JOA评分A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同B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OLIS用于单纯外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融合率高,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高,椎间高度丢失低.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其主要病因 ,一是由于颈椎周围和背部软组织慢性劳损而造成颈椎失稳 ,在一定诱因下使关节错位 ;二是颈椎的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老年性脊椎褪性变导致骨质增生 ;三是先天畸形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颈段血管 ,神经继发性损害而发病 ,从而导致临床所见各种复杂症状。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颈椎部疼痛 ,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时有眩晕 ,患侧肢体呈发射性疼痛或麻木 ,肌力减弱 ,颈椎棘突旁有压痛阳性 ,颈椎间孔压缩试验 (+)。X线显示 :颈椎退行性变 ,有骨质增生或生理弯曲改变 ,椎间隙狭窄 ,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稚问融合器+骨粉、椎间融合器+自体骨、自体髂骨三种稚间植骨方法复合颈椎前路钛板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58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分别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复合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其中植骨材料使用椎闯融合器+骨粉(A组)19例、椎间融合器+自体骨(B组)28例、自体髂骨(C组)11例,平均随访10个月(8~17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时颈椎侧位片显示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维持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史益男  赵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02+306-302
目的探讨不同手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颈性眩晕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理筋通督手法推拿治疗,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颈椎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颈椎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组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其能有效改善颈椎曲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康立星  申勇 《河北医药》2009,31(24):3364-3366
目的 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的颈前路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融合材料及内固定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临床资料按减压节段、融合内固定方式分为4组.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对比分析4组病例术后生理曲度(D值)、融合节段椎间高度以及JOA评分的变化.结果 不同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应该过分强调内固定方式对颈前路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充分减压和有效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才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